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与公众期望契合浅议

2016-02-24 23:30郭丹刘国秋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公共卫生农村

郭丹++刘国秋

【摘  要】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公共卫生工作的基础。笔者从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相关理论、现状及解决办法等方面对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做出初步思考。

【关键词】公共卫生服务  人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3-0001-0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意见》还指出,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由此可见,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公共卫生工作的基础。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渴望得到更高更好的公共卫生服务,另一方面也对我国政府特别是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围绕如何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提升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的质量,满足公众公共需求这一课题,我们做出了初步探讨。

一、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相关理论

结合中国农村实际情况,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分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两部分。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主要指县级行政区域内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组织或个人组成的整体。农村公共卫生范围主要包括疾病(主要是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预防与控制服务、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健康教育、环境卫生、医疗保障等服务内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作用在于降低农村居民群体的健康风险。农村医疗服务的范围主要指疾病的诊治、康复治疗等临床服务,作用是为患者提供治疗和帮助康复[1]。

二、当前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一)政府投入不足,农村卫生资源严重不足

我国长期以来处于一种城乡二元化的经济结构,卫生投入也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政府对农村地区公共产品投入不足尤其表现在公共卫生领域。政府长期以来将投入重点集中放在县级预防保健机构,县级防保机构又因经费短缺难以兼顾所有的农村地区防保工作,而广大农村地区才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县级防保机构无力顾及农村的话,农村公共卫生几乎没有直接投入。此外,村一级没有独立的防保机构,大多数的防疫机构都依附于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本应是农村居民转诊的首选,但由于医疗设备简陋,人员素质较低而无人问津,以至于多数乡镇卫生院名存实亡。

由于国家对农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投入不足,致使乡村医疗设备陈旧老化,乡村医护人员长期得不到培训,技术骨干大量流失,再加上农村医药卫生领域管理混乱,对乡村医护人员管理难度加大。在这种大背景下,农民普遍认为乡村没有有效治疗疾病的技术与设备,医护人员素质今非昔比,即使参加基本医疗保障也于事无补。经济及技术上的依附地位阻碍了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

(二)对农村公共卫生工作认识不足

农村居民中普遍存在重医轻防意识,不能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倒逼机制,使得公共卫生人员工作的主动性不强,许多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出现了公共卫生经费结余的情况。同时,由于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内部分配机制存在缺陷,使农村公共卫生业务骨干的积极性受到打击。据调查,约1/3的乡(镇)疾控人员每2年要变动1次。1/5的乡(镇)疾控人员每年变动1次,且80%以上的乡镇疾控人员要同时兼任,医院院长和/或额型农村合作医疗微机管理、医院办公室、医院出纳、门诊医生、药剂等多个岗位工作,且只有同时兼顾多岗位工作。才能保障个人月薪收入,因此,根本无暇顾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甚至连接受上级单位布置的工作任务及业务技术培训都不能按时参加或根本就不参加。

三、思考

(一)进一步完善政府对农村公共卫生各项制度

缩小城乡医疗差距,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建设的投入,提

供公平、有效的卫生服务环境,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构建和财政投入上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措施。将卫生投入重点转向农村,在县、乡政府对农村卫生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中央和省、市政府有责任对不同项目实施农村卫生的专项转移支付。

在设施、人员、资金、制度和计划等方面进行农村卫生体系的进一步优化,加快农村卫生改革步伐、健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改善农村卫生资源配置、增强农村卫生服务力量,建立起统筹规划、合理配置、综合利用农村卫生资源,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社会化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二)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人才建设

重视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工作,建议各级政府应增加对公共卫生工作人才培训的投入。让有专业学历的公共卫生人员定期到专业的医学院校进行短期培训;对没有专业学历的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政策,采取财政补助、单位支助、个人自筹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其到医学院校脱产学习或间歇性专业培训,对学习成绩好的给予适当奖励,以提高公共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需要。

(三)树立正确公共卫生健康理念

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大力度宣传卫生健康知识,使卫生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社会新闻媒体组织要加强卫生宣传,重视群众关心的公共卫生问题,使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和监督公共卫生管理。经常性地开展市民应急训练等一系列活动, 增强市民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敏锐性,提高市民的应急处理能力是必要的,这也有利于市民的身心健康。

总之,当前我国农村卫生工作比较薄弱,特别是农村公共卫生发展水平与飞速增长的农村健康需求水平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日渐突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对于促进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晓燕,谢长青,吕杰,韩巍.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政府绩效力口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J].商业研究,2007(6):176-178.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公共卫生农村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多元协同视角下宿迁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到“公共心理服务体系”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快递企业在高校快递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分析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大连成为首批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试点
公共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