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占风口要抓住“精准”这个关键
——精准扶贫,成败系于精准,要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的要求,切实做好扶贫工作。
2015年12月,又到生姜成熟时。
重庆市潼南区新盛镇中峰村,连绵姜田长势喜人。
60岁出头的贫困户罗吉发,挎着篮子猫着腰,正从地里刨生姜。
2015年,中峰村成立了生姜专业合作社,老罗流转土地入了股。
“每年土地租金有2000余元,卖了生姜后还可以分红,我在生姜基地打工每月也有1500元……今年脱贫不成问题。”老罗怀抱满篮生姜,就像抱住了幸福的明天。
在重庆扶贫攻坚的号角声中,在潼南田间地头,这样的希望正越烧越旺——2015年年底,在区级脱贫验收中,全区50272名贫困群众全部越过扶贫标准线。
责任到人砺劲旅
——着眼于“人”,创新扶贫攻坚组织机制,强化脱贫包帮对接模式,选拔优秀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完善扶贫考核测评,既推动各种扶贫资源向贫困村聚集,又精准对接到村到户。
罗吉发在生姜基地忙活时,潼南区人民医院纪委书记廖中文也忙得不亦乐乎。
2015年夏天,廖中文接受组织任命,到米心镇竹台村当了“第一书记”。
接到任命第二天,廖中文就拎起行李包,到竹台村住下了。
他的到来,让村党支部立即感到了不同。
“廖书记有思路、有闯劲、有见识。他一来,村支‘两委’班子的眼界一下就打开了。”村党支部书记张琦说。
光有思路还不够,廖中文又率领干部群众打响了筹资金、搞基建、育产业三大战役,一时间,扶贫工作风生水起。
“廖书记就是我们的主心骨。”乡亲们乐了。
潼南50个贫困村,每个村都配有一个这样的主心骨。
对贫困农村而言,脱贫致富的第一大挑战是人——缺乏有战略眼光、组织能力和懂得调动发展资源的领头人。
如何跨过这道坎?潼南区委、区政府的回答是:打造“3+1”包帮机制,整合全社会力量,分解责任,细化到人。
整合有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整合国土、交通、农业等各部门力量,建立“一名区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驻村工作队帮扶一个贫困村”的结对帮扶机制。
第二个层面是整合部门、镇街、村三级资源,对口帮扶贫困户。
而“3+1”机制的前端,正是“第一书记”。
2015年7月7日,潼南区扶贫攻坚誓师大会召开。
廖中文等50位“第一书记”,面对全区干部群众,作出了“不脱贫、不撤离”的庄严承诺。
和他们一样“不撤离”的,还有参加“一对一”结对帮扶的6000余名干部、100家重点龙头企业,以及105名科技特派员……
来自党政部门和社会的各种扶贫资源,开始向贫困村奔涌。
全程护航降“门槛”
——成立扶贫救助基金,创新专业合作社折资入股、委托代养等“零本钱”或“低本钱”扶贫产业项目,同时配套技术和信息保障,为贫困户产业脱贫提供全程护航。
多年来,柏梓镇中渡村村民张天才一直想搞点产业,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别人种生态蔬菜赚了钱,他也想种,却没本钱。
别人养良种鸡鸭鹅赚了钱,他也想养,却没技术。
别人捣鼓农产品赚了钱,他也想搞,却没渠道。
…………
面对致富路上的各种“门槛”,张天才只能望“财”兴叹。
对张天才这样的贫困户而言,因为资金、技术等资源严重匮乏,就算有致富项目也进不了门,就算进了门,也难以招架应对市场风险。
如何助其越过“门槛”?
潼南的做法是:沿产业链各个环节多路并进、集中突破,进行“全产业链”帮扶——
在资金保障环节,确立了蔬菜、粮油、生猪、经果、水产、乡村旅游六大主导产业,设立2000万元产业扶贫专项资金,协调8家金融机构为贫困村贷款授信5亿元;同时,创新折资入股、委托代养等新兴业态,降低贫困户进入门槛。
在技术保障环节,以龙头企业和科技特派员为战略支点,为贫困户提供定向保障。
在市场营销环节,吸引贫困户加入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市场主体,变分散“游击队”为规模化、品牌化“集团军”,提高贫困户议价能力。
…………
2015年9月的一天,扶贫工作队进了中渡村。
“镇上推出了生猪‘托管代养’模式。深度贫困户可以低价买猪,委托给养殖场喂大了再卖,坐地分钱!”工作队干部说。
“天上掉馅饼了?”张天才有些不敢相信。
抱着试试的心态,张天才从指定畜牧公司买了三头仔猪。
“进价真比市价低。”他有些信了。
随后,张天才把仔猪送到委托喂养基地——温氏畜牧有限责任公司开办的高科技生猪养殖场。
“真的是免费帮我饲养。”张天才信了。
一转眼,年底到了,张天才三天两头就往猪场跑,看着一天天长大的猪儿,他掰着手指算计起来。
“猪长大了,会有专门的农业公司用保护价收购,净赚2000元没问题!”他笑着,双眼眯成一条缝。
锁定“特困”兜底线
——针对无劳动力贫困群体,成立区级贫困专项救助基金,综合运用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拓展救助保障基本面,实现对特困群体的全覆盖。
2015年11月,潼南区龙兴镇经堂村。
沿着弯曲的小路,周绵才一步三歇地攀上高坡。
站到坡顶,他感觉像被人掐住了喉嚨。
又歇了一阵,周绵才抬头远眺。
在经堂村6组,周绵才是出了名的苦命人。
因患先天性心脏病和肺气肿,周绵才失去了劳动能力。妻子熬不住清贫生活,抛下他和一双儿女离家出走。
周绵才很坚强,面对艰辛生活从未放弃;他也很无奈,因为无论自己怎么努力,也很难摆脱贫困命运。
直到那天,包帮干部陈祖良与村社干部一起来到他家。
“我们会帮你争取兜底帮扶。”了解周绵才的情况后,陈祖良对他说。
“兜底帮扶”四个字,让周绵才重新燃起希望。
“他们会怎么帮我兜底?”周绵才琢磨着。
周绵才的问题,是扶贫攻坚绕不过的又一道“坎”——因患病或残疾,像周绵才这样的深度贫困户基本没有自我脱贫能力,帮扶难度极大。
难度大,也要帮。
针对无劳动力特困群体,潼南提出了兜底保障的对策。
如何兜底?
成立区级贫困救助专项基金,对其他专项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覆盖后仍有困难的贫困群众进行救助,采取为城乡贫困群众购买补充商业保险、实施社保补贴、发放临时救助金和实物的方式给予贫困救助。
周绵才很快从中获益。
这天,经堂村小路上出现了一群人。
周绵才老远就认出了来人,是干部们来了。
“老周,经审核,你的低保申请通过了。”包帮干部说。
周绵才本想说声“谢谢”,一张口,眼泪却差点掉下来。
逗硬验收脱真贫
——按照国家扶贫线完善脱贫指标体系,进村入户逗硬验收,既看当期扶贫攻坚效果,更着眼长远增收稳定性和群众自身感受,杜绝“数字扶贫”“纸面扶贫”。
2015年12月14日,潼南区崇龛镇柿花村。
对2组贫困户蔡昌映来说,这天可是个大日子。
这天,扶贫工作队要来他家验收。
晌午刚过,扶贫干部龚晓燕和陈本喜就到了。
蔡昌映两口子掐着手指,开始算计。
“代养了6头猪,能赚3000元。”
“流转了土地,能赚2000元。”
“对了,我们还买了养老保险。”
…………
“2015年至少收入8000元,完全脱得了贫。”算好账,两口子笑了。
龚晓燕和陈本喜也跟着笑,却不忘将账目一一记下。
如何精准测评扶贫效果,是扶贫攻坚最后的难题。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和部门为争取扶贫摘帽,或急功近利抓短期效果,或堆砌数字搞“纸面扶贫”,导致扶贫工作流于表面,凉了贫困群众的心。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潼南制订了严密的脱贫目标体系。
首先得有明确的扶贫目标——针对贫困村整村脱贫,潼南提出了“八有”目标,即每个贫困村有一个特色主导产业、一条硬(油)化村社公路、一个便民服务中心、一套落实社保政策到户的具体措施、一个整洁的村容村貌、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级班子、一支稳定的驻村工作队、一个有效的结对帮扶机制。
针对贫困户脱贫,潼南又提出了解决群众“八难”的目标,即解决稳定增收难、便捷出行难、安全饮水难、住房改造难、素质提升难、看病就医难、子女上学难、公共服务难。
目标有了,验收也得逗硬。
因此,潼南又规定,采取镇街初验、区级复核、第三方评估“三道关口”对精准扶贫效果进行验收,按照“先查房,后算账,重在机制看保障”的原则,结合脱贫标准,对贫困户作调查,实事求是算好收入账,逐条逐款核实教育、医疗、低保贫困救助等惠民政策的落实情况。同时,还要对照“八有”标准,对50个贫困村整村脱贫实施情况进行自查验收。
工作队上门查账后,蔡昌映夫妇很快通过了“三道关口”。
截至2016年1月,潼南50个贫困村、50272名贫困人口全部通过区级脱贫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