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断已停,市场反弹可期

2016-02-24 11:14崔博
经济 2016年3期
关键词:股灾股市A股

崔博

对于很多人而言,熔断已不再是单纯的电学词汇,而变成了包含千愁万恨、令人刻骨铭心、让人交了大笔学费的资本市场热词。虽然2016年1月8日起熔断机制暂停至今已有数日,但仍旧处于被“喊打”的阶段。《经济》记者回顾采访经历,可总结成一句话:专家学者骂得多,市场人士不愿谈。

2016年1月12日,没有了熔断机制的大盘指数午后再次跳水,两市指数延续来回拉锯的局面,沪指盘中一度失守3000点,创业板则是在2100点辗转徘徊,分时图再度在盘中走出新低的格局。许多人疑惑,熔断机制会不会再重启?为什么会出台熔断机制?又为什么已暂停了熔断机制,股市仍一片飘绿?未来的股市将会何去何从?

引入熔断本意为何?

散户在最初面对两次“熔断休市事件”及熔断这一“新生事物”时,现出了迷茫、懊悔、震惊、愤怒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绪及状态,市场谣言在各个朋友圈中迅速传播,持有股市“败掉了7万亿元”观点的人也不在少数。有些散户还是在经历了“自认为电脑坏了、致电营业部询问为何不能交易、指责券商交易系统不稳定”心路历程之后,才听说股市引入了熔断机制这一新制度。

很多投资者原本并未把熔断机制当回事,但是2016年1月4日一开盘,熔断机制就给市场来了一个“下马威”。当日股指暴跌,千股跌停,两度熔断的出现,让很多投资者心情沉重。由于熔断现象出现,让很多股民猝不及防,无奈“提前收工”。

紧接着到了2016年1月7日,沪深两市早盘低开,开盘后一路下探,9点42分左右沪深300指数跌幅达5.38%,触及5%的“熔点”。但在9点57分复盘后,沪深300指数于1分钟内跌幅便达7.21%,再次触发7%的“熔点”,随即停盘至下午3点,A股当日交易时间仅为13分钟。当晚,证监会便决定要停掉熔断机制。

事后有人评说,大盘是受大股东减持解禁临近、人民币加速暴跌以及注册制临近等消息影响,熔断机制无奈成了利空方的“推进器”。

形容熔断机制是“一个被迅速推出,又被迅速雪藏的机制”并不为过,那么熔断机制最早是怎么摆到台面上的?证监会又为何会关注熔断机制?

据悉,2013年市场发生“光大乌龙指”事件,引起了市场的强烈异动,正是那时,证监会开始关注熔断机制。证监会主席肖钢曾设想并举例称,“当交易出现特别异常情况时,如2分钟内股票暴涨5%,就要暂停交易10分钟,有些交易需要取消,这在一些境外市场是普遍做法”。

到了2015年,多年不遇的A股股灾的发生,使得熔断机制再一次被提及。那时出现了千股连续跌停并引发了流动性困局的情况。市场有观点建议仿照国外熔断机制建立A股熔断机制,以预防“极端市”的出现。证监会很快就接受了这个意见。

2015年9月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发布征求意见通知,拟在保留现有个股涨跌幅制度前提下,引入指数熔断机制。后经有关部门同意,2015年12月4日正式发布指数熔断相关规定,并宣布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证监会发言人邓舸曾说,熔断机制对稳定股市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是为市场提供“冷静期”,避免或减少大幅波动情况下的匆忙决策,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设置熔断机制的目的是让投资者在价格发生突然变化的时候有一个冷静期,防止作出过度反应。

证监会负责人此前也多次表示,由于股市涨跌有自身的运行规律,政府一般情况下不会干预,但在股市发生剧烈异常波动、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政府绝不会坐视不管,将及时果断采取多种措施稳定股市。这便是熔断机制出台的来龙去脉。

熔断机制该熔什么?

“熔断机制是一个中性机制,无所谓好坏。作为制定者使用之前应该考虑明白想要什么效果,以及熔断机制会带来什么结果”,企巢新三板学院院长程晓明向《经济》记者评论称,“如果没想好就上马,那是鲁莽,如果想好了依然上马,那就是勇敢。”

“熔断机制可以用股票买卖双方打架来形容。一方把另一方打趴下了,就暂停。大盘下跌5%,就好像空方把多方打趴下了,裁判就喊暂停15分钟。期间裁判会问多方和空方架还要不要打,要不要回去搬救兵。按照我们的规则,架还是要打的,因为还有个7%的线在那儿。这样买方、卖方或多方、空方便都回去搬救兵。”程晓明称。

“搬救兵的结果就是卖方的救兵会比买方搬的救兵多得多。因为在目前股市的点位上有泡沫,我认为我国股价是被高估的”,程晓明分析称,“在这种情况下,股市暂停15分钟之内,来卖股票的人就会比买股票的人多很多。这就使得熔断的结果变成了从一个跌停5%必然走向另一个跌停7%。”

也就是说,当股市价格合理时,熔断机制才是有平稳股市作用的,程晓明认为,“如果在大家认为大盘价格合理的情况下发生熔断,在第一个跌停点5%时,多空双方都来人,此时若双方势力相当,市场就不会发生太大混乱。”

熔断机制重要就重要在,特殊情况下能为市场提供一个稳定的机会。“当股市是被谣言所影响而波动时,暂停的15分钟就给了管理者和市场一个梳理和澄清的机会”,程晓明举例称,“熔断机制并不是为了让多空双方都来喊人打架,而是给15分钟让双方都想清楚,到底这个架打得对不对,方向对不对,到底无理性的上涨或下跌合不合理。让大家来看看哪些消息是真哪些消息是假,然后过15分钟再来交易。但很遗憾我们的熔断机制没有发挥这个作用。”

“上马熔断机制,股价跌停其实也并不一定都是坏事儿”,程晓明解释称,如果股票的下跌意味着对股价的矫正,股价虽然是下跌,但是比以前更准确,或是本来下跌就该有,只是熔断机制让其提前到来而已,那我们其实应该欢迎才对。“股市一波动,监管层就会承受社会和市场带来的巨大压力,因为老百姓是肯定不喜欢下跌的,一下跌就会骂娘。监管层此时也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如若即使死扛该下跌还是会下跌,那这时候死扛或许就已是毫无意义的事儿了。”

“推出任何一个制度,首先就应该想清楚制度推出来的结果,如果提前想清楚了结果,那就大胆推,且尽量不要轻易往回退。但如果没有搞清楚机制,或没想清楚可能带来的结果,后来又慌忙地往回退,那就容易引来口诛笔伐,或者造成错上加错。”程晓明如是说。

“其实熔断机制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为用制度化的手段来平抑市场波动比直接使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更为科学”,某证券公司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刘铭向《经济》记者表示,“但问题的关键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制度细节,以及是否能有在熔断期间的有效的预期管理手段。设置不当的熔断指标极易引发情绪恐慌与流动性断崖。”

刘铭分析称,“熔断暴跌与2015年年中的两次股灾同样具有深远影响,A股在短短的半年里经历的3次‘股灾原因虽各不相同,但结果却都十分类似。”第一次股灾源于市场清理杠杆资金,第二次股灾源于人民币贬值引发连锁反应。实际上前面两次暴跌已经给2016年年初的这第三次暴跌埋下了伏笔,市场对熔断机制的不适应加剧了股民恐慌,造成第三次暴跌。无论是什么促因,在信心决堤的恐慌下,流动性这一金融市场最根本的基础出现了崩塌断崖,这既是对中国金融风险的提示,也是对金融监管敲响的警钟。

市场未来如何发展?

2016年1月8日,证监会正式暂停了熔断制度。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组织有关方面研究改进方案,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不断完善相关机制。但对于没有熔断机制的日子里,资本市场又将会如何发展,专家们的意见并不太统一。因为熔断机制虽然停了,但股指仅上扬了一天,大盘便又回归绿色。

方正证券首席市场分析师赵伟向《经济》记者表示,股指跌幅不能只盯着熔断机制是否暂停这一点。从市场心理因素看,由于空头钻了熔断机制的漏洞,并用偷袭手法完成做锁定利润,迫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借助舆论制造压倒股市的“最后一棵稻草”,已经打得市场多方晕头转向,构筑的几道防线瞬间瓦解,导致了市场多方信心的崩溃。从过往A股历史经验看,毁掉市场信心只需瞬间,但要恢复则需很久。所以在一段时间内,空方将会占据比较有利的形势。

赵伟认为,熔断机制暂停后,影响大盘下跌的因素正逐渐淡化,继续杀跌动力并不很足,但让短线大盘立即扭转颓势也并不现实。散户更是需要一段时间来平复一下情绪,因而市场很难在短期内恢复到平稳的状态。此外,由于股市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自我疗伤,因而短期市场会以震荡为主。

程晓明也分析称,从长期来看,注册制将要实行,很多人在解读时都认为,注册制将会导致未来股票的供给量有较大幅度地增加,股票稀缺导致的泡沫会越来越小,但或会因此出现所谓的长期利空。短期来看,正赶上了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经济基本面比较紧张,几个经济指标也不是太好看,各方面都在经受短期打压,因而短期股指下行的概率会比以往大得多。

另外一些专家则对未来的市场持普遍乐观的态度。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便向《经济》记者表示,虽然短期股市有波动,但2016年长期来看,资本市场应该总体还是牛市氛围。因为近年来金融市场化的深入,使得不同资产之间的联动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由于目前余额宝收益率已跌破3%且在继续下行,而银行股大部分个股的股息回报率都在3%以上,因而,未来股票市场出现反弹是可以预期的。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也向《经济》记者表示,股市如果2016年走得好的话应该是震荡市,投资者可以适当做些主题投资和波段交易。“大盘3000点再往下也就几百点,目前对于下跌应该已经不必恐慌,跌到现在已经没有5000点那么空了。此外,从市场长期来看,2016年应该是股权投资的黄金时期。”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刘铭为化名)

猜你喜欢
股灾股市A股
1月A股市场月统计
股市日历
股市日历
股灾一周年重要数据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股市日历
股价创股灾以来新低的股票
股市日历
股灾爆发近一周年 人均亏损46.65万元
股灾带给我们的六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