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式继承及创新路径探讨

2016-02-24 12:09:06周柏玉李凌华
求知导刊 2016年35期
关键词:高职课程模具设计创新路径

周柏玉 李凌华

摘 要:在高职模具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探讨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在综合实训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模式设计与选择中,教师应该开展分层次、递进式的教学计划设计工作,显著提升学生的岗位实习适应性。本文从高职模具专业课程教学重点展开分析,提出几点有利于优化高职模具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教学模式;创新路径;模具设计;高职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高职模具专业教学模式继承及创新内涵分析

在高职模具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确立正确的模具人才素质能力培养目标,建立科学的课程教学模式。在模具专业人才培养中,注重教学方法的继承与创新。

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设计,确保学期教学目标符合高职模具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构建以培养高职学生层次能力为主的教学计划,设计教学重点突出的板块式模具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在課程教育活动中,强调以工学结合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实践应用能力。强调理论实践相结合,确立学训一体的教学中心。组织高年级的职校学生参与顶岗操作实训活动,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在教学模式创新设计中,以从业资格证书为考核手段,使学生能够在技能培训中取得模具钳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重点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岗位实操技能转换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强化学生的模具认知实训培养,让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生产中遇到的一般问题,成为生产厂区的技术骨干。组织学生参加模具单项实训活动,实现从学校学习到就业的零距离过渡。

二、教学模式继承及创新路径具体探讨

1.建立以基礎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

建立以基础应用能力培养为切入点的高职模具专业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基础设计能力,引导学生在实习训练中进行实践探索,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实用性人才。

在基础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对学生的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模具使用技能进行培养。

2.培养学生模具使用与结构认知的核心能力

在高职专业模型课程知识教学训练中,培养学生准确分析塑料模具结构、工作过程及零件使用功能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常用模具拆装工具认知能力以及模具零件尺寸糙度设计与检测能力。

在能力目标建设活动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核心能力进行培养。在教学活动中,强调以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

3.培养学生常用模具拆装及尺寸精度控制能力

在高职模具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模具零件尺寸精度控制与检测能力。在课程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接受检测模具零件尺寸精度的训练,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操作意识,引导学生在模具生产与调试中控制误差,提升产品生产的合格率。

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模具装配图进行冲模设备的装配,并且结合模具实物分析和归纳出其类型特点以及结构组成方式。

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针对典型的能力培养过程进行分析,优化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产品测绘及分析能力,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模具的作用、成型工艺特点以及分类。先从冲模分类的知识进行学习,了解不同种类模型结构的组成及工作过程,然后学习注射模的分类知识,学习不同类型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其工作过程。

参考文献:

[1]李舒燕.多层次高职模具专业实践教学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50-53.

[2]林明山.基于做中学 学中做的高职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 模具工业,2012(10):68-70.

猜你喜欢
高职课程模具设计创新路径
探讨补偿回弹冲压件模具设计的方法
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课程改革途径分析
高职《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教学设计与实践
价值工程(2016年31期)2016-12-03 00:11:42
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改革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浅析高职高专“模具设计”课程中“课程设计”的设计
基于OBE模式的模具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2:54:52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29:55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