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士为主体的儒家人生哲学

2016-02-24 16:16赵雅丽
西部皮革 2016年14期
关键词:人生哲学士人知识分子

赵雅丽

(西南财经大学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论以士为主体的儒家人生哲学

赵雅丽

(西南财经大学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摘要:士是指在中国古代社会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社会阶层,后来逐渐演变成对知识分子的泛称。儒家士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关心国家、民族命运,追求人生价值的结果,当代知识分子的价值诉求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士;儒家士文化;儒家人生哲学

士的起源很早,上古时期是掌管刑狱的官员,春秋以前,被称为贵族阶层,多是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才逐渐发展成对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

1士与儒家人生哲学

儒士的人格形象和人生追求。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其人生哲学积极进取,以儒家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而儒士就是传统士人在儒家哲学的熏陶下产生的,是士人精神品格与传统儒家人生哲学的完美结合。

尊重知识,崇尚理性。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儒士要学思结合,把知识融会贯通。只学习,不思考,学习和个人行为做不到一致,不把所学知识用于追求真理,而只是把知识当作沽名钓誉的资本,这种行为有悖于儒士的人格形象和价值追求。

高尚的人格情操和道德风范。儒士是诸多道德要求的承载者和体现者,是理想与道德的化身。首先,儒士必须确立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其次,儒士必须坚持磨练意志和陶冶性情。只有这样,才能在危难之时,担当大任。再次,儒士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风范,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高尚的道德风范是儒士在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完美体现。也正是因为儒士这种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价值追求,才使其得到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崇与人民大众的敬重。

思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追求。纵观历史,作为士人的孔子开办私学,培养了一代有知识、有抱负的士人。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各诸侯国。秦汉时期的儒士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学说,为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作出了贡献。

2以士为主体的儒家人生哲学的当代价值

知识分子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头脑,科学文化的承载者。他们是中国历史文化所孕育出的独特文化范型,高度弘扬了传统士人精神。西方学者常常把知识分子称作“社会的良心”“认为他们是人类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公平)的维护者。”[1]。但是,当今社会所有的知识分子都能够承担起“社会良心”的职责吗?

2.1当代知识分子的异化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思想严重腐蚀了知识分子的价值观,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新闻欺诈。当今社会,新闻是人们了解外部世界最便捷的途径,然而新闻欺诈现象频繁发生。譬如虚假广告,尤其以虚假医疗广告最为严重。据说,全国每年有250多万人因受虚假广告影响而吃错药,造成身体伤害。虚假广告是一种信息欺骗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知识分子作为“社会良心”的这一价值追求,而且是对知识分子人格的践踏。

创作媚俗。在文化行业里,以前的知识分子敢于发声,匡扶正义。而现在,这种传播正能量的作品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为了迎合大众口味的媚俗文化。

为什么当代知识分子会出现这些现象呢?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在当今这个物质社会,知识分子缺少了对知识、理性的尊重和追求;第二,由于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变化,知识分子价值观和道德底线发生了变化,他们缺少了传统知识分子那种理想信念以及坚守气节的人格魅力;第三,当代知识分子忽视了传统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知识分子作为国家的支柱、民族的脊梁,却受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思想的驱使忘记自己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做出危害国家、人民的行为。

2.2儒家士文化对当代知识分子的积极作用

道德教化作用。儒家士文化历来都十分重视义利观、荣辱观。对于义利,儒家一直都是重义轻利,舍见利思义,以义导利,强调个人的主体利益要与社会道德的价值取向相一致。这对于当代知识分子出现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具有极大的教化作用。对于荣辱,儒家士文化一直把“知耻求荣”作为人格完善的目标,这对于当代知识分子文化炒作、文化媚俗这种现象有很好的疏导、正面影响作用。

人格感召作用。对于当今社会知识分子出现的种种弊病,传统士人的这种思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洁身自好、刚正不阿、坚守气节的人格魅力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作用。能够鞭策知识分子谨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敢于挺身而出,批判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不良现象,伸张社会正义,身体力行地发扬传统士人高尚的人格精神和道德风范,践行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追求。

行为警戒作用。传统士文化对当代知识分子还起着行为警戒的作用。像孔子、孟子、范仲淹等人,他们用自己的实践行为,担当精神为知识分子做出了表率,用“慎独”“敬畏”时时刻刻提醒着知识分子,鞭策着知识分子铭记责任,约束自己,反省自己,完善自己。

传统士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尊重知识、理性,高尚的人格和道德风范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对当代知识分子出现的欺诈、文化媚俗等异化现象能够产生正面的导向作用,可以从道德教化、人格感召、行为警戒等方面对知识分子产生正面的影响,对于重新塑造知识分子的道德人格,发挥知识分子作为真正的“社会良心”的职责,维护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鹿林.儒家士文化传统与当代知识分子的价值诉求.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5).

[3]盘剑波.论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崛起及其贡献.中南民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4).

[4]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

[5]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

作者简介:赵雅丽(1991.07-),汉,女,河南三门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B5.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4-0148-01

猜你喜欢
人生哲学士人知识分子
魏晋士人的“身名俱泰”论
用洒脱之笔诠释简静生命哲学——读王蒙随笔《不烦恼:我的人生哲学》
论陶渊明对诸葛亮的接受——兼及士人仕隐之间的矛盾与彷徨
浮石绘话
——《青瓷》作者的人生哲学
浮石绘话
—— 《青瓷》作者的人生哲学
竹林七贤:中国士人精神理想的象征
小人物生活折射出的人生哲学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