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标志物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的实验研究

2016-02-24 09:07:40沙春艳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白城137000
信息记录材料 2016年6期
关键词:细胞核滤泡阳性细胞

沙春艳(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吉林 白城 137000)

不同标志物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的实验研究

沙春艳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吉林 白城 137000)

甲状腺滤泡癌恶性度较甲状腺乳头状癌高,早期易发生血道转移,预后差,发病隐蔽,常误诊为其他良性病变为提高甲状腺滤泡癌诊断准确率,应探求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等辅助检测手段做出病理诊断。

甲状腺;滤泡癌;乳头状癌;病理诊断

1.引言

甲状腺滤泡癌恶性度较甲状腺乳头状癌高,早期易发生血道转移,预后差,发病隐蔽,常误诊为其他良性病变。为提高甲状腺滤泡癌诊断准确率,应探求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等辅助检测手段做出病理诊断。为此本实验研究CK19、PCNA、VEGF和TTF-1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甲状腺滤泡癌与甲状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2.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收集吉林大学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998年—2007年首次手术治疗67例甲状腺肿瘤标本,标本均经病理复查核诊。其中甲状腺滤泡癌26例,甲状腺滤泡型腺瘤41例;男性22例,女性45例;年龄21~66岁,高峰年龄42.8岁。患者术前均未接受放化疗,临床资料完整。

2.2 主要试剂

CK19鼠抗人单克隆抗体,PCNA鼠抗人单克隆抗体,VEGF鼠抗人单克隆抗体,TTF-1鼠抗人单克隆抗体,U1traSensitiveTM S-P(即用型),多聚赖氨酸,柠檬酸盐缓冲液(0.01M,pH6.0),均由福建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2.3 实验方法

采用S-P法及其试剂盒说明书进行CK19、PCNA、VEGF 和TTF-1免疫组化染色。

2.4 染色结果判定

采用双盲法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以细胞质或细胞核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表达。

CK19表达情况的判断:无阳性细胞,即为阴性记为0;1%~10%阳性细胞为弱阳性(+);11%~50%为中等阳性(++);>50%为强阳性(+++)。

PCNA表达情况的判断:观察高倍镜下每张切片计数100个肿瘤细胞PCNA阳性细胞数,以百分率表达,<20%为阴性。

VEGF表达情况的判断:整个切片未见阳性着色为阴性(-),阳性细胞<25%为轻度阳性(+),25%~50%为中度阳性(++),50%以上为强阳性(+++)。前两者为低表达,后两者为高表达。

TTF-1定量分析:在40倍物镜下,每个样本随机选20个视野,每个视野随机测试10个阳性瘤细胞,用交互式方法测量每个阳性细胞核灰度值,在200个视野中测试背景灰度并取平均值,计算每个目标细胞核阳性单位(PU)值。

2.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

3.结果

3.1 一般形态学观察

甲状腺滤泡癌:肿瘤由大小不等滤泡、梁状或实性巢状滤泡上皮细胞组成,窦样血管丰富。肿瘤细胞有不同程度异型性,核分裂相常见,常有包膜和血管浸润。

甲状腺腺瘤:25例单纯型腺瘤肿瘤组织由大小一致、排列拥挤、内含胶质、与成人正常甲状腺相似的滤泡构成;12例胶样型腺瘤肿瘤组织由大滤泡或大小不一滤泡组成,滤泡内充满胶质并互相融合成囊,瘤间质少;3例胎儿型腺瘤肿瘤组织主要由小而一致、仅含少量或无胶质的小滤泡构成,上皮细胞为立方形,似胎儿甲状腺组织,间质呈水肿粘液样,易发生出血、囊性变。1例胚胎型腺瘤瘤细胞小大小一致,分化好,呈片状或条索状,偶见不完整小滤泡,无胶质,间质疏松呈水肿状。

3.2 CK19在甲状腺滤泡癌与腺瘤中的表达

表达于细胞质,其中见棕黄色颗粒为阳性,两者之间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CK19在甲状腺良恶性滤泡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3.3 PCNA在甲状腺滤泡癌与腺瘤中的表达

阳性细胞可显示颗粒状和弥漫性两种类型核着色,肿瘤细胞核内出现清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两者之间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PCNA在甲状腺良恶性滤泡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3.4 VEGF在甲状腺滤泡癌与腺瘤中的表达

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质或细胞膜,阳性着色为棕黄色,呈颗粒状,甲状腺滤泡癌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P<0.01)。见表3。

表3 VEGF在甲状腺良恶性滤泡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3.5 TTF-1在甲状腺滤泡癌与腺瘤中的表达

细胞核为其在甲状腺表达部位,主要见于甲状腺滤泡细胞,阳性胞核淡黄色,边界清楚,散在分布;两者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TTF-1在甲状腺良恶性滤泡性肿瘤组织细胞中的表达

4.讨论

4.1 CK19在甲状腺滤泡性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意义

本实验表明,3例甲状腺腺瘤患者弱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7.69%;甲状腺滤泡癌中阳性表达强度(包膜浸润处明显)及表达率(92.31%)均明显增强,说明CK19有助于区别甲状腺良恶性滤泡性肿瘤。在良性甲状腺滤泡性病变组织中出现少量CK19明显中强阳性,一定要仔细寻找原发灶,以免漏诊[1]。

4.2 PCNA在甲状腺滤泡性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意义

本实验表明,PCNA在甲状腺滤泡癌与甲状腺腺瘤中的阳性表达范围未重叠,增殖指数分别为67.01%和8.26%,表明PCNA在甲状腺滤泡癌中表达率较高,在甲状腺腺瘤表达率较低,提示在鉴别诊断中敏感性较高。

甲状腺滤泡癌PCNA阳性表达率高证明癌细胞增殖活性较高,甲状腺腺瘤中阳性表达率低说明细胞增殖活性较低。其与肿瘤细胞分化有关,反映了细胞增殖活性与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2]。其增殖指数可作为判断甲状腺滤泡性肿瘤良恶性的参考指标,可提供重要预后信息。

4.3 VEGF在甲状腺滤泡性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意义

VEGF在甲状腺癌生长和转移中地位重要[3],高水平表达并以旁分泌方式刺激甲状腺癌血管生成,促进甲状腺癌发展。

本实验显示,VEGF在甲状腺滤泡癌和甲状腺腺瘤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38%和21.95%。VEGF高表达是疾病活跃标志,在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恶变中可起重要作用,有助鉴别诊断良恶性滤泡性肿瘤。

4.4 TTF-1在甲状腺滤泡性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意义

TTF-1可特异性地在甲状腺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表达,且位于细胞核内,是一种良好标记物。

本实验表明,甲状腺滤泡癌和甲状腺腺瘤患者的PU值分别为(14.9±2.4)和(16.1±1.3),均能很好表达呈由高到低的趋势,但两组表达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既往研究一致[4]。可见该标志物尚不能作为甲状腺滤泡性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指标。

综上所述,联合检测CK19、PCNA和VEGF有助于提高甲状腺滤泡性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TTF-1在甲状腺滤泡性良恶性肿瘤中都能很好表达但对鉴别诊断帮助不大。当怀疑恶性肿瘤来自甲状腺时可检测TTF-1表达情况,为肿瘤来源正确判断提供参考。

[1]腾晓东,王丽君,姚洪田,等.细胞角蛋白19、gelectin- 3、HBME-1在甲状腺病变上的表达及鉴别诊断意义[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4,33(3):212-216.

[2]孙青,鹿伟,张传森,等.甲状腺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1,21(1):17-18.

[3]张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甲状腺癌[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1,21(2):76-78.

[4]魏正俐,姚红,赵丽芹,等.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表达的定量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6,6(11):809-812.

R730

A

1009-5624(2016)06-0178-03

猜你喜欢
细胞核滤泡阳性细胞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vlimid combined with Rituximab in the treatment of follicular lymphoma: A meta-analysis
超声诊断甲状腺滤泡型肿瘤的研究进展
野生鹿科动物染色体研究进展报告
植物增殖细胞核抗原的结构与功能
数码世界(2018年1期)2018-12-23 21:39:47
高频甲状腺超声对滤泡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中药提取物对钙调磷酸酶-活化T细胞核因子通路的抑制作用
大口黑鲈鳃黏液细胞的组织化学特征及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分布
Bcl-6 mRNA在HIV/AIDS患者滤泡辅助性T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人胎脑额叶和海马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发育性变化
秀丽线虫细胞核内小干扰RNA调控基因表达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