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国友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现状的研究综述
田国友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摘要: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是公共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一个事关农村公共事物管理能力提升的课题。本文综合叙述了几篇研究农村公共服务的论文,最后提出了自己的评价。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现状
1当前农村公共服务研究的现状
在张卫静《我国新时期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研究》中关于新时期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的论述,对于我国新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参考使用价值。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陛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理念的重大理论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取得长足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经处于世界第二位,信息化建设已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镇化率达到52.6%。农业现代化是“四化”中的重点与难点,要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必须发挥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引领带动作用。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打破,农村人口流动加速,农村生产方式发生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服务由自我服务向社会化服务转变,农业生产要素由内部配置向社会化配置转变,农民的生活供给由家庭自我供给向货币化、社会化供给转变,农民逐步由“家庭人”变为“社会人”。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必须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构建新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制。
夏玉珍、杨永伟《淡漠与需求:农村公共服务表达研究》论述了农村公共服务表达的有关内容。农村公共服务表达的困境主要表现在:1.农村公共服务存在供需矛盾。一方面是,政府的公共服务提供数量不足,另一方面是,农民对于公共服务的淡漠。2.农民在公共服务中角色定位存在问题。尽管农村公共服务偏离了需求,但多数农民选择“沉默”来应对。农民在公共服务需求表达中的角色定位模糊,在表达主体、表达对象以及表达方式上都模糊不清。3.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角色问题。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缺位、错位问题。具体表现在: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供给偏差。文章最后指出了如何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表达存在的问题。第一,提高农民对于公共服务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农民公共服务利益表达机制,增强农民话语权。第二,深化政府机构职能改革,完善政府关于公共服务的政策表达机制,规范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行为。第三,优化供给主体分工机制,允许不同供给主体利益的形成并实现利益表达,建立“一主多元”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杨新海、洪恒伟、赵剑锋《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苏州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论述了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问题。文中论述了在城乡一体化下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要求。在政策层面,城乡居民同等化、服务均等化、村镇服务品质化、服务效用最大化。在空间层面,调整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内容、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标准。
王薇、李燕凌《农村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方法创新研究》提出农村公共服务绩效评估要以农民满意度为绩效评估创新的导向,注重公共服务需求者的意愿;同时以市场化价值标准为创新的归宿,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此基础上,作者建议从公共部门投入产出比的工具性效率测度和农民满意度的非工具性效率测度两个层面综合评价农村公共服务的绩效。
鲁梅《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重塑》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论述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重塑的必要性,其有利于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满足广大农民需求;有利于构建农村多元化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有利于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发展。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农村公共服务需求量庞大,政府财政支出不足;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公共服务能力薄弱;城乡差异较大,公共服务供给非均等化;农村公共公共服务体系单一。功能不够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市场化程度较低,效率有待提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重塑的策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面;积极支持社会组织成长发育,提升其公共服务能力;打破二元体制,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健全农村多元化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其公共服务功能;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高韧《社会管理转型中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改革研究》论述了社会管理转型中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改革研究的战略意义;社会管理转型中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改革研究的趋势;加快社会管理转型,深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改革的措施。
2对农村公共服务相关研究文献的评述
我国关于农村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任然存在很多不足,还有亟待继续深化,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的时期,农村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更是要加强和深化。
2.1农村的公共服务能力对于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及其重要。让农村的面貌和城镇的面貌差距缩小,让农村居民享受到和市民一样政府公共服务,尽量缩小城乡二元结构差距,这对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非常的重要。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也新农村建设应该努力的方向,这也有利于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
2.2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提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能够提升农村的生产能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同时使得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拥护党和国家的农业生产政策,积极改进生产方法以及合理使用农业科学技术来指导。
参考文献:
[1]张卫静.我国新时期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4,(7):182-187.
[2]夏玉珍.淡漠与需求:农村公共服务表达问题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34(6):88-99.
[3]杨海新.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苏州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3,(3):22-27.
[4]高韧.社会管理转型中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J].求实,2014,79-31.
[5]鲁梅.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重塑[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44-46.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4-00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