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洁
摘要: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与我国旅游业发展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培养旅游人才的重要途径即旅游高等教育,想要加快旅游人才的培养步伐,就必须改变目前旅游高等教育相对滞后的局面,否则旅游业的发展就会因为旅游高等教育的滞后而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旅游高等院校作为重要的旅游教育机构,要想适应旅游产业的发展,进一步适应国际市场日趋激烈竞争的需要,就必须立足现实,根据旅游从业人员工作岗位的特点和旅游业的结构特点对旅游教育进行改革,以培养具备不同岗位和不同层次能力和知识的旅游人才。
关键词:旅游教育现状;行业需求;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8-0110-02
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基本思路与方法
为使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凸现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与用人单位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本次调研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的要求,通过紧紧依靠行业、企业,深入与本专业联系较为紧密的行业协会、企业等单位沟通,从而能从宏观上把握行业、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培养目标及专门化方向等,提出旅游管理专业改革思路和建议。
二、旅游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旅游高技能人才需求广阔。在当前旅游边界越来越模糊,产业形态越来越多元,消费方式越来越多样的“泛旅游时代”下,湖北旅游围绕推进“两转一提”目标、实施“六大工程”,加快我省旅游业全面转型升级。为旅游发展营造力争到2015年,全省年接待旅游者5亿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4200亿元以上,相当于全省同期GDP的13%以上。提供直接就业150万人,带动城乡间接就业800万人以上,使湖北成为国内外游客最满意的目的地之一。由于旅游业服务的对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量海外游客的增加及本国人民生活需求提高,使旅游业高技能人才需求大幅增加。因此旅游业人才培养有广阔前景。
2.休闲旅游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中将休闲作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制定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设立中国旅游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提出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引导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建设。有序推进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规范发展高尔夫球场、大型主题公园等。这就从国家层面上再次将休闲度假发展与旅游业统筹起来考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则提出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目标:到2020年,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实,城乡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水平大幅增长,国民休闲质量显著提高,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国民旅游休闲体系基本形成。纲要重点体现了提倡绿色旅游休闲理念、保障国民旅游休闲时间、鼓励国民旅游休闲消费、丰富国民旅游休闲产品、提升国民旅游休闲品质等五大亮点。
3.在线旅游蓬勃发展,急需大量人才。在今年12月份成都举办的旅游交流论坛中发布了2014年度中国旅游集团10强。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在线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市场交易规模较2008年翻近五倍,达到2204.6亿元,再线旅游预定使用率持续上升,发展潜力巨大。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市场,旅游电子商务技术发展方向,从目前市场需求来看,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旅游联盟大网络连接等方面的需求比较突出。从技术上看,旅游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将向高智能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目前,很多传统旅行社在市场竞争压力下,也被在线旅游的前景所吸引,纷纷借助电子商务不断做强做大,由线下发展到线上,加入到了在线旅游的市场竞争中。
三、旅游管理专业现状调研
1.课程设置偏离旅游行业发展需求。多数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缺乏灵活性和前瞻性,未能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相应调整所设专业及课程。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很多旅游高校在设置课程时没有深入了解所在地区旅游行业特点,对所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信息知之甚少,没有深入调研当地旅游企业的用人需求,只是根据本校固有的资源优势来设置课程,课程设置偏离旅游行业发展需求,培养的旅游人才难以符合旅游人才市场需求。而有的学校为了在设置课程的时候体现紧随旅游行业发展需求,针对性地对一些热门的、新兴的旅游行业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由于政策、资金、师资等方面的局限,这些课程“没有深入了解这些新兴行业具体的产生背景、人才需求的数量和人才的能力要求,导致人才培养不适应旅游人才市场需求”。
2.教材使用情况。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来看,我国旅游高等院校普遍存在教材使用陈旧的问题,部分旅游院校依然沿用以往的教学理念,对旅游人才市场需求调研不充分,不能够随旅游人才市场需求变化而调整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导致人才培养难以适应旅游人才市场需求。同时,一些旅游院校缺乏与其他兄弟院校的信息、资源共享,缺少与国外旅游高校交流合作的机会,无法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教材为己所用,导致难以培养出国际化标准的旅游人才。
3.实训条件的配备欠缺。由于实训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市场实训项目在校内依靠现有教学资源完成,实训教学手段大多数使用案例讨论、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均积极建立和扩充自己的校外实习基地,与很多企业盲目签约,但从实际的运行结果来看,大多数校外实训基地在专业实训效果中作用不大。很多实训单位仅仅起参观作用,大多单位不让学生接触其核心部门和有关的管理事务,学生到实习岗位却接触不到本岗位的实质性工作。除此之外,实习基地提供实习内容的有限性也造成了实习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4.师资情况。作为人才培养关键条件之一的师资,大多来源于各院校原专业教师,半路出家较多,加之接受继续教育、外出考察和进修的机会很少,“缺少对旅游业发展的同步跟踪和深入研究,没有将最新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尽管各院校旅游已经拥有了一批知识结构比较系统完整,且从事旅游教育条件必备的旅游专业师资,但是由于缺乏旅游业的实际锻炼和旅游行业经验,缺乏开阔的知识视野和解决旅游实证问题的综合能力,理论脱离实际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人才培养脱离旅游人才市场需求。
四、旅游管理专业改革建议
1.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方向调整建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行业人才标准为依据,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方针;立足高等教育层次,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旅游管理类专业应以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主要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中层和基层旅游管理专门人才。在线旅游发展势头迅猛,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市场,旅游电子商务技术发展方向,从目前市场需求来看,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旅游联盟大网络连接等方面的需求比较突出。从技术上看,旅游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将向高智能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依据行业发展,今年旅游管理专业应该朝旅游管理(在线旅游)方向来发展。
2.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建议。根据旅游行业岗位设置及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确定旅游职业综合能力。对现有导游、旅游管理专业已开设的课程整合优化,开设旅行社计调实务、旅游市场营销等课程,把专业思想教育、旅游职业道德教育列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实施全方位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以适应旅行社不同岗位、部门人才的综合需求。坚持德育为先,强化实践教学和基础课两个系统建设。基础课程系统和实践教学系统两个系统相互交融。基础课教学要成系统,要解决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实践教学也要成系统,应区别于岗位培训,是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解决学生的岗位适应性问题。培养完整的“社会人”,而不是片面的职业人。
3.旅游管理专业师资与实训条件配置建议。①坚持定期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出去培训和到旅游企事业单位实践,通过项目合作和挂职锻炼相结合等方式,系统地获取实践经验和最新的行业信息,提高教师实践、科研能力,同时,也为教师开设新学科提供素材。②改善硬件设施,建设与课程相配套、互为补充的实验、实训设施。建设仿真旅行社情景实训室、仿真模拟导游室、典型景点沙盘等校内实训设施,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③坚持校企合作。首先,应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内校外“双基地”。其次,拓宽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渠道。一是建立多家实践基地,根据专业特点,以灵活的方式、不定期的分散实习(调查了解到多家企业有进行合作的意愿,愿意接受人数不等的学生实习);二是开发景点景区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景区服务管理的实质性工作,充分发挥校企联合办学较强的教学师资及资源优势,把企业的实践经验、资源与学校的师资力量结合起来,与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学生学习、实习、工作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李燕军,魏红涛.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36.
[2]原哲.基于旅游人才市场需求下的旅游高等教育改革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25.
[3]谢苏.旅游市场需求与旅游人才培养的有关问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85(1).
[4]郎玉屏.未来旅游人才培养的方向和途径探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24(10).
[5]原哲.基于旅游人才市场需求下的旅游高等教育改革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