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莉
【摘要】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白蛋白尿和血清尿酸水平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 86例冠心病患者, 将其中43例在24 h内尿液中白蛋白为阳性的患者作为A组, 43例阴性患者作为B组。患者住院的第2天对血清尿酸(UA)、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空腹血糖(FPG)指标实施监测。结果 检测后, A组患者的UA、BUN、Scr和FPG等方面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尿酸是造成冠心病患者出现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对危险比是0.97, 95%的可信区间是0.97, 1.02(P<0.05)。结论 患者患有冠心病后, 白蛋白尿与血清尿酸存在关联, 血清尿酸可被视为诱发冠心病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隐患的独立因素,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
【关键词】 冠心病;白蛋白尿;血清尿酸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4.076
冠心病的发生在临床中较为普遍。有研究显示其和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等方面的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当前人们的生活规律发生很大变化, 冠心病在社会范围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随着时间推移, 比例逐渐增大, 使患者的正常生活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临床研究证明, 白蛋白尿和血清尿酸的出现有一定的关系, 是诱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本研究分析冠心病患者白蛋白尿和血清尿酸水平之间存在的关系,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 男49例, 女37例, 年龄41~87岁, 平均年龄(69.46±6.35)岁。全部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术支持下确诊为冠心病。排除同时患有糖尿病、心力衰竭、肝肾功能缺失等患者, 治疗前没有患者使用雌激素、血尿酸药物、利尿剂等, 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参照住院第2天测定的尿液白蛋白含量进行分组, 43例24 h内尿液中白蛋白为阳性的患者作为A组, 白蛋白≥30 mg/24 h的水平;43例阴性患者作为B组, 白蛋白<30 mg/24 h的水平。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患者入院之后第2天的清晨, 在空腹状态, 抽出患者的肘静脉血2 ml, 以分离的方式获得血清, 需要测定的指标分别为血清UA、BUN、Scr及FPG。并对住院第2天内的白蛋白尿量进行记录, 注射碘海醇, 展开股动脉路冠和桡动脉造影等治疗。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各项指标对比 A组患者的UA、BUN、Scr和FPG等方面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Logistic 回归分析 对患者的UA、BUN、Scr和FPG等方面的指标水平信息进行整理, 经过回归分析之后发现, 血清尿酸是造成冠心病患者出现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对危险比是0.97, 95%的可信区间是0.97, 1.02(P<0.05)。
3 讨论
社会经济持续向前发展, 心血管类型的疾病在人群中出现的比例开始逐渐增高[1]。冠心病是对人们健康可以形成重大威胁的疾病。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之后, 生活习惯也开始出现巨大的变化, 吸烟、酗酒等情况十分普遍, 而且很多人也养成不爱运动的习惯, 导致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迅速下降, 最终导致冠心病的患病几率逐渐增高[2]。实际上, 冠心病是一种慢性血管疾病, 使用药物干预的方式展开治疗能够对病情的继续恶化起到十分良好的作用, 但达到治愈的目的非常难。患者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 还要在饮食方面进行调节, 对治疗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3]。临床实践表明, 良好的食疗方式能够对血压形成良好的控制作用, 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体内积累的毒素, 让患者的身体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在食疗方面首先可以尝试绿豆粥, 选择合适的北粳米, 清洗干净, 然后对绿豆浸泡2 h, 将绿豆和粳米同时放到砂锅之中, 加入1 kg 水, 持续进行蒸煮, 直到豆烂、米粒裂开、汤汁变得浓稠为止[4]。2~3次/d顿服。但是这种食疗方式也有一定的限制, 脾胃虚寒和容易有腹泻症状的人不适合使用, 冬季也不适合使用。
尿酸是嘌呤在分解作用之后代谢的最后产物, 在临床之中, 如果血尿酸的水平增高, 会在一些情况中体现其意义。急慢性肾炎患者这个指标的水平升高时, BUN等指标就会更加明显, 出现的速度也就越快。在肾病晚期, 比如肾结核、肾积水等疾病, 其指标水平也会升高。因身外因素产生的影响程度较深, 因此其增加的程度并没有和肾功能受到损害的程度呈正比例关系。在痛风疾病当中核蛋白与嘌呤代谢失衡, 血尿酸的水平>595 ?mol/L。在白血病之中, 很多情况会出现骨髓瘤, 这些症状会在核酸代谢分解增强导致血尿酸随之增加。血尿酸含量降低的情况通常比较少见, 比如恶性贫血、乳糜泻等病症中会出现这种情况。
本次研究当中, 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可知, 冠心病患者的白蛋白尿和血清尿酸增大有一定的关联, 血尿酸的水平出现升高之后, 患者的白蛋白症状进展会更加深入, 会对肾脏等部分器官造成一定的损害作用, 其能够对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发展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粥样硬化情况在发生之后, 尿酸的含量就显著上升, 抗氧化功能会出现改变, 氧化的速度因此加快, 很多氧自由基随之出现, 动脉粥样硬化的恶化程度加深, 而且出现的炎症反应中, 高尿酸血症的具体情况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这个过程中很多局部炎性介质被释放出来, 同时对动脉的内膜形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平滑肌的增殖开始呈现出加重的情况, 动脉硬化开始发生。在尿酸的含量处于较高的层次时, 血小板的集聚情况就会加重, 血液的粘稠度就会增高, 这种情况就会造成冠状动脉之内形成血栓, 具体的病情业也就会随之加重。研究表明血清尿酸会对冠心病患者产生一定影响, 是白蛋白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 韩荣凤, 江霞.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及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的关系. 中国医药, 2015, 10(2):115.
[2] 杨婷婷.葡萄膜炎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及白蛋白浓度分析.眼科新进展, 2014, 21(4):358.
[3] 高超.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尿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4, 30(1):256.
[4] 高云飞.随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用于子痫前期诊断的价值.中国现代医生, 2014, 7(3):43.
[收稿日期:201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