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楠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安徽省城市辐射力评价研究
高 楠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为了解城市发展新路径、给城市辐射力研究提供新思路,基于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05-2014年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各城市辐射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城市辐射力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城市间辐射力水平差距较大且逐年加剧,皖南与皖北地区共10个城市辐射力水平出现下滑趋势。最后,从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缩小区域差距等方面提出提升安徽省城市辐射力的政策建议。
新型城镇化;城市辐射力;主成分分析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如何实现城市未来发展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新热点,其中城市辐射力研究能为城市提供新思路。城市辐射力是指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综合影响力[1],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吸引能力、辐射能力和服务能力。其中经济辐射力是中心城市辐射力中最具活力的一个方面[2],它是城市之间保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基本运动形式[3]。城市辐射力研究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主要关注于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协调运作,以此实现区域性合作发展。本文以安徽省为例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对现有区域经济理论和城市辐射理论进行补充,为原有理论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撑;另一方面对安徽省城市辐射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以便安徽省实施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政策[4],并以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作为政府未来工作的重点[5],为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借鉴。
关于城市辐射力内涵的研究,比较多地集中在辐射力类别选择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两方面。城市辐射力分为单一辐射力和综合辐射力两类。从现有文献看,城市单一辐射力研究较多集中在城市经济辐射力研究上[6],如龙海明等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选取GDP、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5个指标表征经济基础实力[7]。何龙斌从辐射源、辐射通道、辐射流三个角度选取19个指标构建城市经济辐射力指标体系[8]。当前,更多的学者关注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辐射水平,所选取的指标体系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因素[9],将辐射功能高低作为城市竞争力的直接体现。辐射水平较高的城市可以通过发挥集聚、扩散和创新等功能实现与区域的互动,优化配置区域内各种要素,为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导向示范和带动作用[10]。
实证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数据处理与辐射力水平、范围测度两大方面。在数据处理方面,比较普遍的是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权重赋值[11],消除无量纲化影响。方大春等认为,层次分析法和线性加和法确认权重具有人为主观性,建议通过熵值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12]。在对城市辐射力水平进行测评时,国内学者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13]或因子分析法[14]。在城市辐射范围确定问题上,常用的是城市断裂点模型[1];也有学者借助于GIS技术中的空间分析模块和栅格计算功能[9],或结合康弗斯模型和OVD、WVD方法[13],对核心城市的辐射范围进行测算。
研究城市辐射力,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搞清影响城市辐射力的机理。国内学者多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基础设施角度入手分析[15]。史本林等认为,城市综合经济水平的增强和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可以缩短地区间的时空距离,从而获得直接的空间经济效益,进而强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9]。何龙斌以上海、北京、广州三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认为地理条件、经济基础、行政因素和产业结构是城市辐射力的四大影响因素[8]。党彦龙等从城市群角度出发,认为联通性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平衡性是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之一,主张发展多中心城市群,加强城市间的交通建设,实现城市群协调发展[16]。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关于城市辐射力研究的成果较为丰富,为本文研究安徽省城市辐射力水平提供了借鉴。笔者认为,已有文献大部分都是以全国或是国内发达区域为研究对象,对中部欠发达地区各省辐射力的专门研究相对较少,相关理论体系还不成熟。本文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构建包括经济基础、产业组成、文化实力、基础设施四个方面的二级指标,并细分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18个三级指标,基于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05-2014年数据,对安徽省城市辐射力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提出提升安徽省总体辐射力水平的建议。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国内外关于城市辐射力的指标体系构建主要分为单指标评价与多指标评价两种。由于城市辐射力水平具有较为宽泛的内涵与外延,用单指标评价法难以涵盖,因此,本文选用多指标评价法对安徽省城市辐射力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在指标的选择上,参考陈晓倩关于城市辐射力内涵的界定,综合安徽省城市的实际情况,从经济、产业、文化、基础设施四个方面建立辐射力指标体系[11],如表1所示。
一级指标经济基础由经济总量、经济效益和对外开放3项二级指标表征。经济总量指标用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固定资产投入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末就业人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财政收入7项三级指标表示,经济效益指标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项三级指标表示,对外开放指标由实际利用外资额和进出口总额2项三级指标表示。一级指标产业组成由经济结构指标表征。经济结构指标包括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和经济密度3项三级指标。一级指标文化实力由科技文化指标表征,包括R&D支出和专利授权量2项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基础设施由交通设施指标表征,交通设施指标包括交通设施用地占比和私人汽车拥有量2项三级指标。在确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权重赋值。
表1 城市辐射力评价指标体系
2.2 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文中数据均来源于2006-2015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在处理分析过程中只采用各城市市辖区数据。需要说明的是,由于2011年地级巢湖市被撤销,设立县级巢湖市,巢湖市原管辖的部分区域分归合肥市、芜湖市和马鞍山市管辖,因此研究对象为安徽省的16个地级市,不包括县级巢湖市。经济密度的测算方法参考张改素等人[17]的方法,计算公式为:经济密度=区域国民生产总值/区域面积。
在城市辐射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中,部分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且具有包含性,各基础数值存在较大差异。如果运用原始数据直接计算,会对评价结果造成干扰。因此,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成对比较阵,确定权重,消除无量纲化影响。公式为:
(1)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的关键是确定各个指标对城市辐射力影响的相对权重系数和指标的合成。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进行运算、整理,测算出各主成分权重,公式为:
(2)
以此为基础计算城市辐射力得分,公式为:
F=ω1y1+ω2y2+…+ωiyi
(3)
其中,ωi为权重,yi为主成分值。
选取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和黄山16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以2004-2015年作为时间序列进行实证分析。将无量纲化后的数据载入SPSSStatistics22.0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各主成分贡献率,且均高于85%,证明所提取的因子较合理,所提取主成分的数值变化基本可以代表上述18个原始变量的变化,计算各城市10年期间辐射力因子得分。
总体而言,城市辐射力因子得分排名波动较小,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合肥、芜湖、马鞍山、宣城4个城市辐射力水平居于全省第一梯队,辐射力平均得分在0.19~1.57之间。合肥、芜湖、马鞍山作为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三个城市,城市综合竞争力最强,辐射力水平一直居于安徽省前列。自2010年以来,宣城市抓住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这一机遇,努力实现自身经济发展新突破,跃居安徽省前列。蚌埠、滁州、六安、安庆、阜阳、淮南6个城市辐射力水平居于全省第二梯队,辐射力平均得分在-0.24~-0.09之间。这六个城市具有较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城市综合发展水平也仅次于合肥等中心城市,城市辐射力水平居于安徽省中上游。目前正面临经济发展转型,应抓住机遇,调整空间与产业结构,实现城市发展新突破。宿州、淮北、亳州、铜陵、池州、黄山六个城市辐射力水平居于全省第三梯队,辐射力平均得分在-0.76~-0.24之间。其中,铜陵作为安徽省老牌能源城市,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较好的经济基础,如今却面临城市结构单一、产能过剩、经济发展滞后的困境。要打破这一困境,应将江北新城区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突破点,以此为中心展开工作。其余城市受地理位置、资源、政策的约束,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居于安徽省中下游,相应的辐射力水平较低,处于接受辐射的位置。建议加强与中心城市的交流,引进、吸收优质资源,结合自身基础和特色,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图1 安徽省2005年与2014年因子得分
从时间分布特征上看,安徽省城市辐射力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城市间辐射力差距逐渐拉大。2014年,安徽省辐射力平均因子得分比2005年辐射力平均因子得分增长了16%,城市辐射力水平上升趋势良好。在2005-2014年期间,安徽省紧紧抓住国家发展的新机遇,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省内经济基础建设的政策措施。如积极构建皖江城市带,推动产业结构转移优化,引进新型技术人才等。安徽省实现总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区域间发展水平差距扩大的问题,城市间辐射力差距日益明显。其中,2005年安徽省城市辐射力得分最大差值为2.31,2014年则达到3.14,上升了36%,两极分化逐渐加剧(图1)。在安徽省经济发展初期,由于社会资源的有限性而无法实现省内城市同步发展,只能按照先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再发展周边城市的路径推行政策。政策导向与资源的偏向性积累,实现了合肥、芜湖等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迅速崛起与安徽省经济的快速提升;蚌埠、安庆等二类城市拥有较为丰富的资源并累积了一定的社会财富,由于政策优势不明显、产业结构调整不及时等问题,城市发展面临瓶颈,与一类城市逐渐拉开距离;而池州、黄山等周边城市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与外在动力的不足,经济发展水平增长缓慢,城市辐射力虽然有所提升,但与中心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未来安徽省经济建设的主要工作应以缩小区域间发展水平差距为重点,有针对性地为发展落后城市提供政策支持与人力、物力保障,实现安徽省区域内辐射力水平的共同提升。
图2 安徽省2005-2014年平均因子得分图
从空间分布特征上看,部分城市辐射力水平有下降趋势。对比各城市2005年与2014年辐射力因子得分,只有合肥、淮北、铜陵、宿州、亳州、池州6个城市辐射力得分呈上升趋势,其余城市辐射力得分呈下降趋势。在这里选取合肥、蚌埠、芜湖分别作为皖中、皖北、皖南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进行具体分析。其中,合肥市2005年辐射力因子得分为1.56,2014年辐射力因子得分为2.86,上升了83%,辐射力水平增长迅速。从图2可以发现,合肥市辐射力水平远远高于省内其他城市,处于安徽省辐射力水平核心区域。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省会城市,城市综合发展水平一直处于前列且发展前景良好,这也是其辐射力水平居于全省最高的关键因素。蚌埠市2005年辐射力因子得分为0.1,2014年辐射力因子得分为-0.08,下降了18%,辐射力水平略有下降,处于安徽省中上游水平。蚌埠市利用其先天的资源优势与交通优势,积累了较为稳固的社会财富,随着芜湖、马鞍山等新兴城市的崛起,蚌埠市逐渐失去了资源与政策优势。发展模式没有及时调整,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城市综合竞争力减弱,城市辐射力总体水平不高且出现下滑趋势。芜湖市2005年辐射力因子得分为0.74,2014年辐射力因子得分为0.56,下降了19%。芜湖市作为皖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同时也是安徽省的副中心城市,其城市综合发展水平一直居于全省前列。在新经济发展情势下,芜湖市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原有的经济结构开始调整,经济总量增长有所下降,辐射力水平有所下降,但辐射力总体水平依然处于安徽省第一队列。
4.1 结 论
随着“十三五”规划拉开序幕,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也进入了新篇章。对安徽省而言,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建设、提高中心城市辐射力水平,已不仅是局限于理论而是需要付诸实践的新课题。本文以安徽省为例,构建2005-2014年安徽省城市经济基础、产业组成、文化实力、基础设施四大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城市辐射力水平的实证分析评价,得出以下结论:
(1)安徽省内城市辐射力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近10年来,安徽省结合国家经济发展形势与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有利于城市化水平提升的措施,使安徽省城市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辐射力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因此,促进安徽省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提高仍是重中之重。
(2)安徽省城市间辐射力水平差异较大且逐年加剧,基本上划分为三个层次。合肥、芜湖、马鞍山、宣城作为区域内经济增长极,辐射力水平居于省内第一列队;蚌埠、滁州、六安、安庆、阜阳、淮南六个城市辐射力水平略低,处于省内第二列队;宿州、淮北、亳州、铜陵、池州、黄山六个城市辐射力水平与第一列队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处于省内第三列队。
(3)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安庆和黄山10个城市辐射力水平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以蚌埠市为例,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且依然处于以能源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内在发展动力不足;政策优势不明显,难以为蚌埠市提供资源支持,外在支撑力不够。
4.2 建 议
根据上述结论,结合安徽省城市的发展现状、资源概况、风土人情等特点,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协调区域发展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方面给出针对性建议:
第一,提升安徽省城市综合竞争力。各城市要从经济、政治、文化、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着手,在结合外部发展大背景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挖掘潜在的发展动力,实现经济增长新突破;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实现城市之间资源的流通,为城镇的物资、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的需求提供支持;积极推广科技成果、大力普及人才教育,从而改变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劳动组织结构,为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第二,做大区域性中心城市。要实现安徽省总体辐射力提升,首先需要确立省内中心城市,以此为基础构建城市群。综合安徽省发展现况,可以将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座城市作为区域内中心城市,为其提供政策、资金、资源保障,打造成为省内经济增长极,增强其核心辐射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第三,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安徽省区域内各城市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为实现安徽省总体辐射力的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要加强合作、互补互助、共同发展。中心城市传递先进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生产技术,而周边地区则提供相应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建立合作关系网,确立各城市的发展优势和特色,缩小城市间发展差距,实现安徽省内各城市协调发展。
[1]师谦友,罗晶,赵檐瑾.基于AHP分析的西安城市辐射力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79-83
[2]赵娴,林楠.中国国家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分析与评价[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12):106-113
[3]雷朝阳,陈永秀.我国城市经济辐射力研究综述[J].广西社会科学,2010(1):52-55
[4]李强,魏巍.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非线性效应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12):3-10
[5]李强,魏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会抑制中国经济增长吗[J].财贸研究,2016(1):28-35
[6]赵雪雁.皖江城市带城市经济联系与中心城市辐射范围分析[J].经济地理,2011(2):218-223
[7]龙海明,凌炼,周哲英.现代金融区域辐射力研究:基于长沙对湖南省内其他市州辐射力的实证检验[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3):8-13
[8]何龙斌.我国三大经济圈的核心城市经济辐射力比较研究[J].经济纵横,2014(8):50-54
[9]史本林,孟德友,万年庆.高速公路网构建对河南城市辐射场空间格局的影响分析[J].经济地理,2014(1):75-81
[10]肖奎喜,杨岩.纽约增强城市辐射力研究:兼论对广州的启示[J].城市观察,2013(5):54-63
[11]陈晓倩.山东半岛城市群主要城市辐射能力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6):65-69
[12]方大春,孙明月.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影响力研究[J].经济地理,2015(1):76-81
[13]周潮,刘科伟,陈宗兴.省级边缘区城市空间辐射范围研究:以陕甘宁蒙晋五省交界地区为例[J].人文地理,2011(3):60-64
[14]熊正贤.城市综合实力定位与辐射范围的测算[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1):76-80
[15]李博,贾志永,靳取.桂林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力范围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9(1):37-41
[16]党彦龙,白永亮.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辐射范围和空间结构研究[J].开发研究,2014(5):53-57
[17]张改素.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密度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4(9):19-39
(责任编辑:周博)
10.3969/j.issn.1673-2006.2016.08.08
2016-04-27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财政分权、制度环境与城市蔓延治理研究”(SK2016A0013);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新常态下提高安徽省经济增长质量的路经研究”(A2015005);安徽财经大学科研重点项目“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蔓延的环境效应研究”(ACKY1604ZDB);安徽财经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蔓延的环境效应研究”(ACYC2015065)。
高楠(1993-),女,安徽合肥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增长。
F061.3
A
1673-2006(2016)08-0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