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帅
( 山西能源学院 基础部,山西 晋中 030600)
对高职院校学生体质测试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以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为例
□董 帅
( 山西能源学院 基础部,山西 晋中 030600)
以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2015年对在校学生进行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为依据,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相关要求,对学院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高职高专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高职院校;体质测试;统计;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
全民健身的大力推广,民众健康意识的加强及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使广大群众身体健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各类学校学生的健康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对于经常出现的学生体质健康问题,需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以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为例,采用现场测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并分析,探究影响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因素,为有效遏制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滑的趋势,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研究对象。 以参加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2015-2016学年学生体质测试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仪器测试法。采用北京市京天元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体质测试仪进行测试。
数理统计法。 对测试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并将所获数据用Excel2003等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1000M(男)/800M(女)、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
(一)身体形态。身高/体重指数(BMI指数)与人体脂肪总含量有密切关系,综合考虑了体重和身高两个因素与身体匀称度的关系。在实际生活中,测量计算BMI指数简单、可行,且能直观反映身体匀称度。依据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数值,该数值过高或过低都说明身体匀称度欠佳。
表1 各年级BMI指数评价及百分比
如表1所示,三个年级学生BMI指数正常的比例在65%左右,偏瘦和超重的比例均超过10%,所占比例均值为14.49%和13.26%。正常区间比例逐渐减少,超重和偏胖及以上比例都有不同程度上升。根据高职高专各专业教学大纲和高职高专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体育课时数不低于108课时,但各校为了便于高职高专学生在二三年级进行更多专业课学习和深入一线实习实训,在体育课时数一定且需要集中安排这一情况下,大都把体育课安排在了第一学年。这样产生的问题就是一年级学生有固定的身体活动时间,而到了二三年级身体活动时间无法保证,造成身体素质下降,身体匀称度失调。
(二)身体机能。肺活量测试数值低,说明机体气体交换能力差,氧供应不足时,会出现胸闷、头晕、注意力分散、失眠等现象。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可提高肺活量。
表2 各年级肺活量评价及百分比
如表2所示,三个年级学生肺活量测试结果呈现以下特点:各年级肺活量测试结果基本呈正态分布;及格比例由低年级向高年级有所增加,优秀、良好、不及格比例有所下降。说明一年级开设体育课,增加体育活动,对于学生肺活量数值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在测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年级学生第一次参加肺活量测试,对于正确测试方法理解不到位,不一定能测出自己的真实肺活量,对于肺活量整体情况有一定影响,二三年级学生能基本掌握测试方法,对于最终数据的真实性有积极影响;测试过程中,由于测试仪器设备老化,灵敏度下降,以及测试时间有限等原因,也可能导致测试数据失真。
(三)身体素质。 立定跳远能力反映人体下肢爆发力水平。而下肢力量对于生活、学习、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表3 各年级立定跳远测试结果评价及百分比
如表3所示,立定跳远项目不及格率随年级增长而逐渐上升,三年级不及格达到了31%。及格、良好、优秀比例呈下降趋势。也反映出二三年级不开设体育课,对于学生下肢爆发力有不良影响。立定跳远除了要求有足够大的下肢爆发力外,还要求下肢与上肢的摆动配合起来,因此也需要一定的灵巧性。在测试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协调性、灵巧性不佳,也影响了成绩的高低。 坐位体前屈主要反映躯干、腰、下肢关节和肌肉的柔韧性,评价结果在及格以下说明相关肌肉、关节、软组织伸展性较差。
表4 各年级坐位体前屈测试结果评价及百分比
如表4所示,坐位体前屈项目测试结果整体及格率达到了94.34%,反映学生相关关节和肌肉的柔韧性较好。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及格率下降,不及格率上升的现象。充分的热身活动对于身体柔韧性有较大的影响,在测试中,部分学生对于测试方法掌握不到位,发力过猛或热身不充分造成了拉伤,影响了坐位体前屈成绩。
1000M(男)/800M(女)测试成绩可以有效反映学生耐力素质。良好的耐力素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呼吸系统功能;促进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调节心理。
表5 各年级1000M(男)/800M(女)测试结果评价及百分比
如表5所示,不及格率随年级增加而逐渐升高,良好率和优秀率合计不到5%。二三年级不开设体育课,导致学生身体活动明显减少,耐力素质退步明显。另外由于目前耐力素质练习方法主要以枯燥的跑圈为主,导致学生练习积极性不高,参与度较差,也导致了耐力素质下降。
引体向上主要反映上肢肌肉力量的大小,同时也可用来有效的衡量男性体质好坏。仰卧起坐能够较好练习腰腹力量,而良好的腰腹力量对于女性有着特殊的生理意义。因此这两项也是反映学生体质的重要项目和指标。
表6 各年级引体向上测试结果评价及百分比
表7 各年级仰卧起坐(女)测试结果评价及百分比
如表6和表7所示,参加测试女生腰腹力量较差,三年级不及格率最高达到了25%,三年级参加测试男生引体向上不及格率达到了最高98.17%,上肢力量薄弱。目前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练习方法单一,形式枯燥,同样学生练习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高,成绩普遍较差。
(一)结论。高职高专学校区别于本科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体育课时数也有所不同,而且由于高职高专学生需要有更多的深入一线实习实训的时间,体育课被安排在了第一学年,二三年级不开设体育课造成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多数学生测试成绩集中在及格和不及格区域,随着年级的增长,测试成绩还有下降趋势。说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体质状况整体较差。个别项目的整体情况远低于体质健康评价标准的及格水平。男生引体向上及格率仅有不到7%。
(二)建议。
1.学生方面。加强学生对体质测试的认知。利用体育课、宣传展、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宣传体质测试的重要性,以及体育锻炼对人的重要性。以将测试结果与学生评优评先、奖学金、推优免试等评选挂钩,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体育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方面。对体育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规范操作培训,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在测试工作开始前,体育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要向全体参加测试学生详细讲解各项测试要求,让学生适当热身,避免受伤。
3.学校方面。根据高职高专院校课程设置实际情况,在二三年级不开设体育课后,增加其他形式的课外活动,例如早操、课间操等。一年级体育课锻炼形式应当更加多样化,时间更加灵活,针对学生薄弱项目增加相应的练习,从而做到专项提高;针对高职高专院校体育器材普遍匮乏的现状,可以进行学校间资源整合,也可以与社会企业合作,增加学校体育资源,从而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1]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DB/OL].http://www.sport.gov.cn/n315/n329/c216784/content.html,2015-11-25.
[2]雷秀红.新标准下普通高校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分析——以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为例[J].梧州学院学报,2015(6):37-42.
[3]王永,毛淑娟.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分析——以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 2015(15):9-10.
本文责编:董 娜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n the Physical Fitness Test Results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aking Shanxi Coal-mining Administrators College as an Example
Dong Shuai
(Department of Basic Courses, Shanxi Institute of Energy, Jinzhong, Shanxi, 030600)
Based on the data of physical fitness test of students in Shanxi Coal-mining Administrators College in 2015,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of "The National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Standard", this paper makes the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n the physical shape, physical function, physical qual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colleg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physical health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lated suggestion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itness testing; statistics; Shanxi Coal-mining Administrators College.
2016—09—05
董 帅(1984—),男,山西忻州人,山西能源学院基础部,硕士。
G71
A
1008—8350(2016)04—0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