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的诊断及防治技术

2016-02-23 12:44黄金山黄西梅韦巍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4期
关键词:整群下痢日龄

黄金山,黄西梅,韦巍

(广西百色市右江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百色 533000)

仔猪腹泻的诊断及防治技术

黄金山,黄西梅,韦巍

(广西百色市右江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百色 533000)

仔猪腹泻;症状鉴别;预防控制;对症治疗;体会

仔猪腹泻是仔猪生产中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在实际生产中,仔猪由于受到环境、饲养管理、疾病感染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许多猪场(户)发生仔猪腹泻现象,不仅影响仔猪的成活率,而且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笔者多年调查了解,在当前生猪生产中,仔猪腹泻仍然是最严重的仔猪疾病之一,并且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很多,在生产中只有详细掌握仔猪腹泻的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取得好的防治效果。

1 仔猪腹泻临床特点

仔猪腹泻是一种多病因机制的症候群,其致病诱因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营养失衡、不良应激等,其中任何一种原发病均可能造成仔猪生理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且普遍出现继发或并发性感染;该病对1~15日龄低龄仔猪危害最大,致死率高达50%以上;临床常见的有仔猪黄白痢、仔猪流行性腹泻、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感染等;典型症状为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或下痢,机体逐渐脱水、消瘦、苍白及贫血,偶见重症病例伴呕吐现象,个别急性病例迅速衰竭死亡,多数转为慢性、消耗性病征,成为僵猪的几率极高。

2 诊断要点

鉴于本病复杂的致病因子,常规诊断以症状鉴别为主,一般轻症者伴轻微腹泻(下痢),粪便呈粥状、糊状不等,此类型多为细菌性感染,发病仔猪常排颜色异常(黄色、灰白色、绿色及红色不等)的稀便,饮食欲下降,机体逐渐消瘦及脱水,被毛粗乱,精神萎靡,常整群传染,患猪扎堆、嗜睡,肛周及尾部有排泄物粘结,处理不及时,后期因继发感染增多而导致严重腹泻,多数预后不良。重症腹泻多发于断奶后1~2周,常表现为急性发病和突然死亡,典型代表症是仔猪水肿腹泻综合征。总之,临床检查只要出现下痢、水样腹泻、机体消瘦及脱水、苍白及贫血等几大典型特征,即可鉴定为本病。若要准确鉴定某一原发病,则应进行实验室检测。

3 预防控制

3.1 加强妊娠母猪饲养管理主要是给妊娠母猪产前接种相关疫苗(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供应全价日粮,全面均衡母猪孕产期所需营养,防止VA、VD、VC、VE、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的缺乏,以保证胎儿正常发育,确保母猪健康,同时确保1~3日龄新生仔猪吃足初乳,即可获得有效母源抗体保护,从而降低腹泻率。在母猪哺乳期间不随意改变饲料配方或更换饲料,禁用高能量饲料,防止喂发霉变质饲料。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冬天做好防寒保暖,增强母猪体质;及时清除粪便,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卫生。

3.2 保健预防措施开食前的哺乳仔猪可通过给母猪投喂相应保健散达到过奶防病目的,首选复方散剂包括益母生化散、母子康散、白头翁散、黄芪多糖散等,于产前、产后3~5d及症见个别仔猪发病时,立即采用上述药物拌料饲喂母猪,2剂/d,连喂3~7d,综合防治效果相当明显。低龄仔猪发病群整群防治,优选“苍术香连散”,撒于仔猪睡觉的地点及仔猪身体上,密闭保育舍30min左右,对仔猪轻微腹泻有一定效果,并可避免投喂药物对仔猪肝肾造成再伤害;15~20日龄(开食后)仔猪应逐步完善重大疫病的计划免疫接种,群内发现个别腹泻症状,可日粮添加木炭末(按10g/kg)、黄芪多糖散或用“糖醋蒜泥”水合剂经常饲喂仔猪,防治效果较好。

3.3 环境控制不良环境应激是引发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仔猪对环境适应性很差,应避免或减轻仔猪在断奶、换料和分群等过程中的应激因素。仔猪良性养殖环境构建主要是做到:抓好仔猪保育舍恒温控湿,低龄仔猪是重点防范对象,1~15日龄仔猪适宜的温湿度应控制为室温28~30℃、相对湿度70%;禁止仔猪卧位为冰冷水泥地面,应铺设柔软垫料;勿令贼风穿舍,尤其是初春、秋冬季大幅降温时节,应防止仔猪舍温差波动过大,低龄仔猪舍内昼夜间、日间舍温波动不可超过1℃,否则可诱发即时性腹泻;改变饲料要循序渐进,逐步进行;饲喂要定时定量,禁止饲喂发霉变质饲料及冰冻饲料;定期清扫圈舍并实施必要的消毒,最大化降低猪舍内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含量,长期维持清洁、干燥、无菌、空气质量良好的适宜环境,以降低仔猪感染率。避免一切能引起仔猪腹泻的各种应激反应对预防仔猪腹泻至关重要。

4 常见仔猪腹泻症状及对症治疗

4.1 仔猪黄白痢“仔猪黄痢”又称“仔猪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以1~5日龄仔猪较高发,发病仔猪排黄白色稀便和急性死亡,较少出现呕吐,紧张及运动可致其“便失禁”,肛门冒出稀便呈“共济失调”症状;机体逐渐消瘦、脱水及贫血,病程后期出现神经症状,昏迷、衰竭、窒息而死。“仔猪白痢”又称“仔猪迟发性大肠杆菌病”,常见于10~30日龄仔猪,较集中发病于2~3周龄仔猪,多呈急性发病,发病仔猪突然发生腹泻,初期排乳白色、黄白色或灰白色不等稀便,粪便带消化不全之腥臭味,极易继发感染其它细菌性消化道疾病。因此,“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在临床症状上有所区别,但致病原和防治方法基本相同。笔者推荐实用防治方案:本病发病仔猪,以”乳酸环丙沙星口服液“或“烟酸诺氟沙星膏油剂”口服(灌服、拌料),同时混饮补液盐或复方电解多维液(含动物必须的多种矿微、维生素、能量物质等),效果显著,且对仔猪肝肾保护性较好。

4.2 仔猪流行性腹泻本病常见于哺乳期仔猪,症状较为严重,发病仔猪剧烈腹泻及腹痛,常伴呕吐现象,机体迅速脱水,救治不及时可出现全身症状,症状与“仔猪传染性胃肠炎”大致相似,但程度相对较轻,传播速度相对较慢,断奶应激常诱发本病。防治方法:“硫酸铵普霉素可溶粉+黄芪多糖(颗粒、原粉)+小苏打粉”拌料,1~2剂/d,连喂3~5d;脱水严重者应及时补喂糖盐水(补液盐、电解多维);重症不食病例后海穴肌注小剂量(1~2mL/头)“复方长效磺胺注射液”,1剂/d,注2~3d。

4.3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发病仔猪突然发生呕吐现象,且传染速度较快,常波及同窝(栏、舍)仔猪全数发病,病初体温升高(40~42℃),剧烈水样腹泻,机体快速脱水并逐渐消瘦、贫血及苍白等。整群防治:“诺氟沙星-盐酸小檗碱预混剂”拌料投喂,1剂/d,连喂3~5d,同时混饮“黄芪多糖液+补液盐”,综合防治效果明显;重症病例采用“柴胡注射液(0.2mL/kg)+穿心莲注射液(0.2mL/kg)+氨苄西林钠(0.05~0.1g/kg)”混合肌注,1剂/d,注2~3d,注射治疗期间加强饲养管理,配合投喂相应整群防治药物,综合治愈率较高(70%~85%)。

4.4 猪轮状病毒感染本病高发于1~8周龄仔猪,尤其以10~28日龄仔猪最高发,病猪排黄色、灰白色、暗灰色不等的异常稀便,脱水及消瘦的程度较“传染性胃肠炎”轻,偶见伴呕吐现象。整群防治:“黄芪多糖(颗粒、原粉)+硫酸铵普霉素可溶粉”混饮或拌料,2剂/d,分早晚各一次投喂,连喂3~5d;重症治疗采用“黄芪多糖或双黄连注射液(0.2mL/kg)+头孢噻呋钠或氨苄西林钠(0.05~0.1g/kg)”混合肌注,同时另侧颈部肌注“复合VB注射液”,1剂/d,注2~3d,注射治疗期间配合应用整群防治方剂,同时加强饲养管理至痊愈。

5 体会

实践中,本病治疗时肌注抗菌素应优选复方治菌磺等联合用药,可增效并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适当应用调痢生、双岐杆菌制剂、乳酸菌素片、乳酶生、酵母片等口服,对仔猪肠胃有保护作用,辅治、增效作用明显;巧妙应用阿托品能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的强烈痉挛并减少下痢次数、延长抗菌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可提高疗效;应仔细区分原发病,粥样或糊状下痢多为细菌性感染(抗生素为主),水样腹泻多为病毒性感染(抗病毒+抗生素),粪便见肠道寄生虫或血性下痢(驱除肠道蠕虫、抗球虫为主)等,要对症施用相应药物,方可取得理想效果。

10.3969/J.ISSN.1671-6027.2016.04.084

黄金山(1978~),广西百色市人,本科,中级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预防控制

猜你喜欢
整群下痢日龄
基于整群随机样本评估的简单随机抽样精度探讨
不同初配日龄对二元杂种母猪繁殖成绩的影响
中药喂产仔母猪防仔猪下痢
夏季中蜂飞逃的原因
26日龄肉鸡腹胀后死亡怎么办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
仔猪下痢综合治疗技术
仔猪下痢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