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功
(苏州市高新区长江小学校 江苏 苏州 215151)
利用网络工具优化城乡小学家校沟通机制的探讨
陈功
(苏州市高新区长江小学校 江苏 苏州 215151)
随着农村居民进城落户政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学龄儿童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生活学习,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在各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对城乡小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是学校老师、家长和社会共同面临的难题。随着网络工具的日益普及,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工具帮助家长、学校共同教育好孩子,是本文探讨的话题。
网络工具;农村儿童;城市教育;沟通机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80后”家长已经成为小学阶段学龄儿童父母的主体。据2007年教育事业统计,进城务工人员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公办小学就读的比例为77%,其余就读于民办学校[1]。农村留守儿童随着父母进入城市并逐步开始融入城市生活,但是环境的改变和学业压力的增加导致农村儿童面临更大的适应性危机,农村儿童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适应性不良率较高[2],生存环境和家庭教育较差导致学生压力较大,心理和道德水平普遍较低[3]。在城乡小学中同时也有“80后”城市父母的子女,这一代的家长学历层次较高,对学校的家庭指导服务的期待也较高[4]。双方家长们对学校教育的期待不同、教育儿女的方法不同,在这个互联网改变生活方式的时代,都正在经历碰撞和微妙的变化,因此亟需创新一种家校合作新途径和新方式,建立学校、家长、学生“三位一体”合力教育模式[5]。时代在变,环境在变,家长和学生在变,都需要学校在沟通机制上发生变革。
按照教育人类学的理解,教育是文化模仿和濡染的过程。小学学龄儿童主要接受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三个方面的教育影响,而家庭教育是小学生的第一主体,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和终生的老师。而农村父母随携带的农村习性,会以规范缺失的方式,呈现给子女文化模仿的对象,从而实现习惯的代际传递。脱离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是不完整的,而农村父母对家庭教育的缺位,是造成学校教育的事倍功半甚至边缘化的主要原因。
城市父母其主要特点是普遍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家庭结构普遍为“4+2+1”,对孩子容易产生过分关注并施加教育压力。同时有研究表明,“80后”非独生父母家庭教育令人担忧,其主要人口构成为本地农业人口和外来人口。在城乡小学中,这两种类型的父母的同时存在,对城乡小学的教育机构形成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方面,城市父母对学校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另一方面,农村父母普遍地存在对孩子的教育“不会管、不愿管、不能管”的令人担忧的状况。城市父母不满足于常规的学校教育,而农村父母则是撒手不管,一切依赖于学校教育。在如此复杂的新形势下,如何用新的家校沟通方式打破僵局?
沟通方式按照家长参与度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参与度较低的,例如发放学生成绩单、校讯通短信等,只是起到单方向的信息传达作用;第二个层次是双向联系交流,体现在家长有一定的参与方式,例如家访、参加家长会,还有互联网工具如QQ、微信、微博的实时互动交流等;第三个层次是家校深度合作联系,例如设立学校开放日,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活动,举办多样的近距离观摩学生活动,校方主动提前向家长告知教学计划及各项重大决定等。
“80后”农村父母虽然存在“不会管、不愿管、不能管”的教育短板,但他们普遍都会使用互联网工具,如QQ及微信等进行沟通。在此基础上通过家访或者家长会等面对面沟通的形式,采取“擒贼先擒王”、“攻心为上”的策略,取得农村父母的信任和支持,改变他们的教育惰性思维和错误的教育理念,同时利用网络沟通工具,持续灌输、交流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先帮助农村父母成长为合格家长,再共同教育儿童成长。不可否认,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因为会受到教师和家长的双重阻力,但这是一条治标又治本的成功之路。
“80后”城市父母,对儿女的教育期待较高,愿意在子女教育上付出更多的心血,更容易接受新思维、新的教育方式。采用第三个层次的沟通方式,将家长视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网络上密切的联系,情感上获得家长理解,行动上获得支持,在教育方式上进行创新尝试也会更容易。
针对城市和农村儿童在教育方式上的碰撞融合,我大胆建议,将已经较为成熟的小班化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工具将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复制转移到放学后进行小班化合作学习。学校事先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以同一年级的学生为单位,学校牵线组织,将相互居住地点较近的几位同学组成课外学习小组,由各位家长轮流负责放学接送、辅导几位学生共同完成课业。此举不仅可以有效减轻家长负担,同时可以让儿童接触到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学生多元化素质的提高。
当然,互联网上的沟通永远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面对面”仍然是最人性化、最有效的方式,但是当今教师面临着多方面的工作内容和考核的压力,难以保证有宽裕的时间与每一位家长进行充分沟通,故利用互联网工具进行日常沟通交流,仍不失为一种高效的沟通模式。
社会、时代及科技在发展,要求学校在沟通机制上首先响应发展的号召,但是学校的变革不能是孤立的、僵化的,而应充分利用先进的工具并注入人性化的管理,结合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力量。否则,再先进的工具也无法帮助任何一个家庭和孩子的健康成长。
[1]第三战略专题调研组(组长:王湛,董奇).基础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教育研究,2010(07),15-19.
[2]李兰兰.上海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调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16-18.
[3]彭敏九.对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思考[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06).
[4]李洪曽,黄鹤,李杨,等.新时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对象的变化及其影响——“80后”与“80前”父母群体比较的实证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4(05):46-48.
[5]马萍.“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合作育人模式[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03)47-49.
TP3
A
1009-5624(2016)05-01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