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强
(天津市宁河区乡镇畜牧兽医总站,天津 301500)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和防治
王 强
(天津市宁河区乡镇畜牧兽医总站,天津 301500)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临床特征为严重腹泻、呕吐和脱水,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10日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极高,可达100%。该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病原体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只有猪易感。根据临床症状,流行情况和病理变化,一般可以作出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预防;治疗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原体为冠状病毒属中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病毒粒子形态多样,可呈球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直径为90~120nm,有囊膜,在囊膜上有花瓣样突起,长约18~24nm。迄今世界各地分离的毒株属同一个血清型。
病毒对乙醚、氯仿和去氧胆酸钠敏感。在20%乙醚中于4℃放置一昼夜,在氯仿中于室温下放置10min,病毒完全灭活。对0.5%胰酶能抵抗60min,0.5%石炭酸在37℃处理30min,可杀死所有病毒。0.05%甲醛溶液37℃处理20min也可使病毒灭活。病毒在pH值4~8稳定,pH值2.5则很快灭活。病毒不耐热,56℃加热45min,60℃加热10min均可使之灭活;病毒冷冻时较稳定,在-18℃条件下保存18个月,病毒滴度仅降下1个滴度。病毒对紫外线敏感,在日光下暴晒6h即被灭活,但在阴冷处历时7天仍保持其感染力。
该病的流行有三种形式。①大流行多见于在新疫区,最初感染时几乎是所有的猪都发病,呈流行性经过。②地方性流行多发生于疫区,TGEV和易感猪在一个猪场持续存在,地方性流行的特征是发病率低,病情也较缓和。16日龄以上仔猪的病死率可降至0%~10%。断奶猪、育肥猪和成年猪发病后取良性经过,并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康复后,约有50%的猪带毒,排毒时间可达2~8周。③周期性地方性流行一般不再重新感染,但哺乳仔猪和断奶猪无免疫力可发生感染。
该病全年都可发生,但以冬春寒冷季节发病最多,夏秋季节发病较少。这是因为冬春季天气寒冷,病毒易于存活和散播,此时也是仔猪生产的旺季,易感动物较多,极易造成该病的发生和流行。该病还常与大肠杆菌、轮状病毒发生混合感染,而导致哺乳仔猪和断奶猪的死亡率增加。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潜伏期极短,一般为12~18h,最长也不超过3天。该病传染迅速,数日内可使猪群大部分受感染。仔猪发病突然,先呕吐,继而发生急剧的水样腹泻。极度口渴,迅速脱水,常在发病后2~7天内死亡。日龄越小,病程越短,病死亡率越高。架子猪、育肥猪和成年猪的症状轻重不一,通常仅有一至数日的不食,流泪,剧烈腹泻,有时可见呕吐,5~8天腹泻停止而康复,极少死亡。有些哺乳母猪,其仔猪染病,而其本身则毫无可见症状。该病毒对胃肠黏膜上皮细胞具有特殊的亲和力,故病毒进入机体后主要侵害胃肠黏膜上皮,而不侵害其他器官和组织。
检出率和特异性较好的是中和试验,荧光抗体试验和间接血凝试验。
病料采集。剖开腹腔后应立即采取空肠或回肠,以生理盐水洗去小肠黏膜表面的污物,作触印片和冰冻切片。
试验方法。①荧光抗体染色。取腹泻早期病猪空肠和回肠涂片或触印片,或空肠、回肠的冰冻切片,用丙酮固定5min,加入荧光抗体,37℃染色30min,pH值7.2磷酸缓冲液洗10min,再以蒸馏水洗5min,然后以缓冲甘油封片。荧光显微镜检查,黏膜上皮细胞的胞质内呈现亮绿色荧光者为阳性,否则为阴性。此法用时很短,在3h内可报告出结果。②动物接种试验。取病猪粪便或空肠组织,制成5%悬液,离心后取上清液加抗生素处理,经口喂给未吃奶的初生仔猪,并取同窝仔猪作对照,用人工哺育4~5天。如试验组发病,对照组不发病为阳性;两组均不发病为阴性。此法手续麻烦,需时较长,费用较高,实践中很少应用。
该病的免疫机理比较特殊。体液免疫几乎没有作用,经胃肠以外的途径接种致弱病毒疫苗虽可产生大量循环抗体,但不能阻止猪只对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感染。发挥抗感染作用的主要是局部和全身的细胞免疫。患过该病康复的母猪或经喂病毒而感染该病的母猪,初乳中抗体含量很高,可使其仔猪获得保护,即使感染发病也不会太严重。因此,预防该病主要是对哺乳仔猪提供乳汁免疫。目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细胞培养弱毒疫苗,母猪产前45天肌肉注射1.0mL,产前15天滴鼻1.0mL,仔猪出生后吮吸初乳,对仔猪的保护率可达90%以上。该疫苗也可用于未接种TGE弱毒疫苗,且受该病威胁猪群的仔猪,在出生后1~2天进行口服接种,4~5天产生免疫力。
目前,对该病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方法主要有对症治疗,加强护理,供给足量的清洁饮水,最好在水中加入电解质和营养成分,如补液盐、葡萄糖等,对于失水严重的病猪可静脉或腹腔注射适量的葡萄糖、林格氏液。必要时可口服广谱抗菌素和磺胺类药品以防继发感染。
2016-09-03
王强(1978-),男,天津人,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为动物疫病防控。
10.19369/j.cnki.2095-9737.2016.12.100
S858.28
B
2095-9737(2016)12-0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