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正
(天津市宁河区乡镇畜牧兽医总站,天津 301500)
奶牛霉败稻草中毒的发生、诊断和治疗
张云正
(天津市宁河区乡镇畜牧兽医总站,天津 301500)
奶牛霉败稻草中毒是由于奶牛采食霉败的稻草、麦草或苇状羊茅草等所致的一种以耳尖、尾端干性坏疽、蹄腿肿烂以至蹄匣和趾(指)骨脱落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国外还称为牛烂蹄病、夏季综合征、牛烂蹄坏尾病、羊茅草烂蹄病或羊茅草跛行等。一般认为是霉稻草中的丁烯酸内酯引起牛中毒所致。该病应与锥虫病、坏死杆菌病、麦角中毒等进行鉴别诊断。治宜消除病因,抗菌消炎及对症处理。
奶牛;霉败稻草中毒;病因病机;症状;鉴别;治疗
该病最早于1939年在巴基斯坦的产稻区发现。随后在新西兰、美国等又发现了真菌感染苇状羊茅草引起的烂蹄病,类似的疾病在澳大利亚、意大利、印度和日本等国也有报道。据报道,我国陕西南部在1949年以前就发生过该病。20世纪60~70年代,该病在我国西南、华南、华中等地相继流行。该病主要是由于动物采食大量霉变稻草所致,自然条件下该病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主要发生于耕牛,在我国南方各省水稻主产区多发,于10月中旬开始发生,11~12月达高峰,至翌年3~4月自行停止。主要发生在饲喂干稻草期间,因收割季节阴雨连绵,导致稻草发霉。曾认为奶牛仅在试验条件下发病,但事实并非如此。据报道,1987年4~9月间,华中某县奶牛场相继发生了以前肢或后肢肿胀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诊断为霉稻草中毒;2008年3月,河北某村奶牛在饲喂了霉变的稻草后发生了肿腿病,确诊为霉稻草中毒。
丁烯酸内酯被机体吸收进入血液,主要的毒害作用是引起动物末梢血液循环障碍。毒素作用于外周血管,使局部血管发生痉挛性收缩,并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以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血流缓慢和血栓形成,进而发生血管炎。由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局部组织破血、水肿、出血和坏死。因皮肤屏障机能破坏,继发细菌感染,使病情恶化,严重者球关节以下部分发生腐败或脱落。环境温度低是牛霉稻草中毒发生的重要促发因素。低温有利于镰刀菌产生丁烯酸内酯,可使牛远端体表末梢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慢,这更增强了毒物的作用,促使疾病发生。
大鼠经口灌服丁烯酸内酯193mg/kg,中毒4h后,肝脏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有所升高,非蛋白巯基含量降低;在体外,丁烯酸内酯也可以诱发脂质过氧化反应,肝匀浆MDA含量随剂量增加而显著升高,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总巯基和非蛋白巯基含量随剂量增加而明显降低,剂量与效应呈负相关,表明丁烯酸内酯的过氧化作用在疾病发生上产生一定的影响。
丁烯酸内酯的结构有N-乙酰氨基,可使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体外试验证实1~2mg/kg的丁烯酸内酯能使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的正常功能受到破坏。研究发现,丁烯酸内酯可以引起人红细胞溶解。丁烯酸内酯使红细胞膜蛋白内源荧光降低,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表明红细胞膜结构变化导致荧光淬灭,进一步说明红细胞溶解与细胞膜被破坏有关,是丁烯酸内酯对机体产生氧化作用的结果。
该病主要发生于舍饲牛。急性型1~2天出现中毒症状,慢性型15天左右就出现症状。病牛跛行,蹄腿肿胀、溃烂,甚至蹄匣脱落;步态僵硬,后肢更为明显;后肿胀向上蔓延,肿胀部位皮肤由微热变凉,无痛感,表面渗出黄白或黄红液体;继之,病牛肿胀部位的皮肤溃烂、坏死,致蹄壳脱落。
①锥虫病:病牛有尾节溃烂、化脓、脱落等症状,易与该病混淆。但锥虫病病畜还有间歇性发热,严重贫血,进行性消瘦,腹下水肿症状。血液检测可见锥虫,马也可感染,而该病多没有体温变化,血液中检测不到锥虫。②坏死杆菌病:与该病相似,有的病牛蹄部坏死、腐烂,跛行症状。坏死杆菌病主要发生于犊牛,病畜发热,厌食,脓性鼻漏,口腔内齿龈、舌、颊部黏膜上有溃疡,肝脏和肺脏有圆形坏死灶,从病灶内能分离出坏死杆菌。该病病畜多无体温变化,只有鼻黏膜和肢体末端有烂斑,但是病灶分离不出坏死杆菌,而且饮食较正常。③麦角中毒:慢性中毒的病牛肢端、耳尖、尾尖有坏疽,易与该病混淆。但麦角中毒病畜还表现消化不良、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消化机能障碍症状。
①西药疗法。方法1:青霉素400万IU、链霉素500万IU、注射用水40mL。此为一次肌肉注射用量,2次/天,连用5天。方法2:醋酸氢化泼泥松250mg,此为一次肌肉注射用量,隔周注射1次。方法3:地塞米松注射液40mg、10%葡萄酸钙注射液300mL、10%葡萄糖注射液2000mL,一次静脉注射。②中药疗法。处方1:茄子杆1000g、辣子杆1000g、花椒30g、大葱1000g,煎水于蹄腿肿胀处热敷,2次/天。处方2:樟脑粉50g、胡椒粉30g、凡士林500g,加热制成软膏,患部涂擦后包孔。处方3:银翘解毒散加减金银花9g、连翘45g、牛膝45g、茵陈60g、蒲公英60g、土茯苓30g、木板25g、秦艽30g、黄芩30g、枳壳30g、神曲30g、陈皮30g、木通30g、荆芥15g、防风18g、甘草12g,水煎一次灌服,1剂/天,连用3剂。
2016-09-02
张云正(1980-),男,天津人,专科,助理兽医师,研究方向为动物疾病防治。
10.19369/j.cnki.2095-9737.2016.12.092
S858.23
B
2095-9737(2016)12-0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