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成
(宁夏海原县关桥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宁夏 中卫 755213)
饲用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薛 成
(宁夏海原县关桥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宁夏 中卫 755213)
饲用玉米的营养丰富、粗纤维含量较少、适口性良好,可以直接饲喂或者调制成青贮料,是饲喂畜禽良好的青绿多汁饲料,可以为畜牧业提供充足的饲料,促进畜牧业的发展。种植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提高产量,因此要加强饲用玉米的栽培技术。
饲用玉米;栽培;品种;播种;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
玉米作为重要的饲料作物具有产量高、饲用价值高等特点,有着饲料之王的美称,其籽粒、茎、叶的营养丰富,均可作为饲料来使用。饲用玉米是指以收获青绿秸秆为主的一类玉米,饲用玉米的茎叶作为良好的青绿饲料,营养丰富,粗纤维的含量较少,适口性好,适合青饲和调制青贮料,都可为畜牧业提供大量的青绿饲料,对我国饲料生产以及畜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虽然饲用玉米的根系发达,吸水以及肥的能力较强,适应力较强,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在不同肥力的土壤或者较为贫瘠的土壤条件下均可种植,但是由于玉米的植株较为高大,根系多,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养分以及水分,为了提高饲用玉米的产量最好选择土地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通透性好、排水以及灌溉方便的地块。要在播种前整地,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为玉米高产创造良好的耕作层结构以及适度的孔隙比例,便于播种后种子吸收水分,利于种子发芽出苗。另外还可以协调土壤肥力等因素间的矛盾,为玉米的发芽和出苗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整地要求精细操作,以使土质松软,将土块耙碎,将土地平整后再开沟起垄准备播种。
饲用玉米的品种直接关系到产量,因此要选择适宜的品种。在选择时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气候特点、土壤情况、以及种植习惯来选择合适的品种,一般要求所选择的品种高度中等、抗病能力以及抗倒伏能力强。在播种前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要对种子进行处理,主要方法有晒种,是将种子摊铺在阳光下晾晒,经过阳光晒过的玉米种子,在播种吸水能力强,发芽早,出苗整齐,发芽出苗率较高,并且幼苗生长粗壮;利用清水浸种,其目的是给种子提供充足的水分,促进发芽;利用化学药剂浸种可以减少玉米患病几率,并且可以提高发芽率,主要选择的药剂为磷酸二氢钾和微量元素,采用此法时要注意药剂的浓度不可过高,并且浸种的时间不宜太长,否则会导致种子中毒,反而会降低发芽出苗率。
地域不同、气候不同以及所选择的品种不同,其最适宜的播种期也不同,因此要想确定饲用玉米的播种期,就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温度、土壤水分、通透性、所选择品种的生育期、品种抗性以及生产需求等来确定。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后即可播种。播种时如果是旱地则要在播种后镇压,以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利于吸收水分。要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玉米可与多种作物间作、套作或混作,如与豆类、甜菜等,可以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来提高饲用玉米的产量,还可起到改善饲用玉米品质的作用。尤其是与豆类作物混作时,可以利用豆类作物的根瘤菌来提高固氮效率。
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减少植株产抢光、争肥、争水现象的发生,可有效提高饲用玉米的产量。玉米的种植密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土壤的肥力、气候条件、土地的状况、管理水平、栽培品种等,要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就要充分的考虑到各影响因素,因地制宜,才可达到种植饲用玉米高产、稳产、优质的目的。一般早熟的品种的发育期较短,植株较矮,种植密度可以适当的大一些,每亩(1亩约为667m2)可达到4000株左右,对于相同的品种来说,如果土壤的肥力较好,灌水条件良好或者雨水充足的地块,种植密度可以适当的密一些,而对于土壤肥力较差,灌水条件不良,降雨又少的旱地,种植密度则要求稀一些。
在播种后要进行查苗、补苗的工作,以保证饲用玉米苗齐苗壮。在幼苗长出3片真叶时间苗,将小苗、弱苗、杂苗剔除,留下大苗、壮苗,在长出4~5片真叶时进行定苗,在定苗时可多留出10%,以便追肥前去除弱苗、小苗及病苗,保证苗齐。进行中耕除草、培土,起到保水、保温、增加土壤通透性、除草的作用,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使幼苗生长健壮。在中耕时要注意在选择在雨后进行,可散去土壤中多余的水分,破除土壤板结,改善根系的环境,在中耕除草、培土时要注意不要损伤幼苗。另外清除玉米地中的杂草还可使用除草剂,可有效清除杂草,提高产量。饲用玉米的种植密度较大,在生育期对水分以及养分的需求量较大,为了保证其生长发育,提高产量,要提供充足的肥料,除了要在播种前施足基肥外,还要进行合理的追肥。
做好饲用玉米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这是保证饲用玉米高产、稳产的关键工作之一,饲用玉米主要的虫害有玉米螟、蚜虫、红蜘蛛。病害主要有玉米大小斑病、纹枯病等。在病虫害的防治时可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播种时实施轮作,并增施钾肥来提高抗病力。及时清除发病植株残体,拔除病株,还要结合使用有效的杀灭病虫害的药剂。
2016-10-25
薛成(1976-),男,宁夏海原人,大专,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10.19369/j.cnki.2095-9737.2016.12.053
S513
B
2095-9737(2016)12-00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