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史系列篇之——鞋山的爱情故事

2016-02-23 14:01文北京全岳
西部皮革 2016年19期
关键词:绣花鞋仙姑叔父

文北京/全岳

中国鞋史系列篇之——鞋山的爱情故事

文北京/全岳

【广州市的花鞋山和鄱阳湖的大鞋山,流传着两桩凄美的爱情故事,都与鞋子有关,花鞋山说的是惠州书生与歌妓秋娟的鞋故事,大鞋山说的是渔夫胡春与瑶池仙姑的鞋故事。两段情最终演化成两座山名,流传千古。】

花鞋山的故事,说的是清朝咸丰年间,有一个叫曾其的广东惠州书生,因进京赶考路经广州,顺便拜访了一位在白鹅潭妓船上谋生的本家叔父。曾其与叔父在船上小酌之间,只见白鹅潭一带有数千妓船热闹非凡。叔父说,“众多奢华的妓船排列成行,如履平地。船上莺歌燕舞,风情万种,一派繁华景象,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如果不来白鹅潭,简直就如同没有来过广州一样。”此时正逢明月初升,晚潮乍起,笙歌悠扬。白鹅潭的繁华景象,不由得令曾其好奇不已,浮想联翩。便问叔父道:“白鹅潭为何叫白鹅潭?如今又为何是妓船云集之地?”

叔父知道侄子从小就好奇心极强,凡事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此时又逢侄子进京赶考之际,不由兴之所至,娓娓道来:

环绕广州的水系叫珠江,珠江有一段水域叫鹅潭,鹅潭的神话故事传古今。说的是明朝年间,南海的百姓们不堪忍受剥削压迫的苦难日子,于是揭竿而起,势如破竹,浩浩荡荡攻入广州。在珠江上的百艘起义军战船,一举打败了气势汹汹的官兵。在这次战事中,人们隐隐约约地看到,有两只美丽的大白鹅随军游弋,为起义军引航导路。不久,广西的官兵大举增援珠江,起义军浴血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节节败退。正在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的紧急关头,两只美丽的大白鹅飞快从江心游到江边,引颈拍翼背着两个起义军首领后向远方飞去,消失在茫茫迷雾之中。人们称这是神鹅助了起义军一臂之力,于是就将这片起义军浴血奋战的水域称作“白鹅潭”。三百年后的今天,有数千妓船聚集在此,热闹非凡,成为商贾游人必到之地。特别是那些达官贵人和花花公子之流,常常流连于此,于是就成了广州最繁华的地方。

叔侄俩一边小酌,一边闲聊风土人情,忽闻不远处有一女子的低泣之声,曾其甚觉好奇。叔父告诉他说,这位女子名叫秋娟,也是惠州人氏,其父早早去世,其母前年又撒手西归,一贫如洗的秋娟无奈之下,只有卖身葬母,不幸落入烟花柳巷。每每想起自己悲惨的身世,所以才常有低泣之声。

曾其一听原是同乡,怜悯之心油然而生,就让叔父叫来见上一面。叔父听了侄子的话,开始犹豫了片刻后,便放下酒杯,走了出去。不一会儿,叔父便领来了秋娟姑娘。秋娟姑娘掀帘而进,便向曾其道了个万福之礼。落座之后,曾其只见她打扮入时,虽强颜微笑,却难掩隐隐悲苦之态,更掩饰不住楚楚动人之貌。

曾其与秋娟,简直是一见钟情,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曾其在粤几日,与秋娟亲密之情,溢于言表。当离粤进京那天,又与秋娟指天盟誓,共订白头之约,对秋娟许诺从北京回来后与其完婚,并以银两相助。

后来,曾其京试落第,决定留京继续攻读,准备再考。于是托人带信给秋娟,说明未归原因。不料此信落入鸨婆之手,怨恨秋娟怀有私情,怀疑有逃脱之嫌,气愤地将来信撕毁。不几日后,刚好有个老财主愿出高价买一美妓作姨太。鸨婆一听大喜,就逼迫秋娟嫁人,免生后患。秋娟如雷轰顶,暗自饮泣,恨自己竟如此命苦!她不甘嫁给老财主受辱,更对不起曾其的一片深情,只求一死了却情缘。

一天明月初升,秋娟约曾其叔父来到一个僻静的船头,苦诉鸨婆逼她嫁人的心境。孤苦伶仃的叔父,听罢义愤填膺,可又无力相助。秋娟趁叔父低头叹气之时,站在船头,仰望苍天道“曾郎,来世再见吧!”说完纵身跳入江中。叔夫一见不好,急忙伸手去拽,但只抓得她一只绣花鞋。月冷风凄,白鹅潭波涛汹涌,秋娟顿时被滔滔江水吞噬得无影无踪。叔夫捶胸顿足,对苍天长叹,悔不该当初把侄子介绍给秋娟,最不该俩人一见钟情,竟酿成今日人命关天的大祸!悲愤之际,收好秋娟的绣花鞋,好日后对侄子一个交代。

再说曾其考中进士后,即刻回广州为秋娟赎身完婚。当叔父说出秋娟殉情之事,并将一只绣花鞋交给了曾其。曾其手捧绣花鞋,睹物思人,肝肠寸断,低声哭道:

“秋娟啊秋娟,我对不住你了,功名误我,我误卿卿!我虽高中,但你却不在了,功名利禄对我有什么用呢?我要设法找块好地方,安葬你的绣花鞋,令你魂有所归。”

他来到江边不远处的大元岗,把绣花鞋安葬在大元岗的山丘之上,并立碑祭拜。正是:“红颜薄命遭残害,多情书生葬花鞋。”

后人为了纪念他们的忠贞爱情,就将大元岗改称花鞋山。更有一曲歌谣唱道:“碧空明月照鹅潭,谷埠笙歌彻夜生。珠江饮恨秋娟泪,花鞋山上有传闻。”

话说曾其办完秋娟后事,离粤返京。为调解郁闷之心,绕道江西,登上庐山,远看飞瀑锦绣,近观仙人洞天,再到望鄱口俯视鄱阳湖,远望碧波荡漾的湖泊之上,忽见一个小島,一端尖尖,一端圆圆,似鞋非鞋,时隐时现地浮于水面,不由得若有所思,心有所动。正巧有一老者在旁,便恭敬地询问道:“老伯伯,请问那湖中的小島有何来历?”

老者打量一下眼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便笑道:“问得好!别看这个岛小,名气可大着哩。这岛不大,却偏偏不叫岛而叫山,就是远近闻名的大孤山。你看它像不像一只鞋,那可是仙女的绣花鞋呀,所以又叫大鞋山……”曾其听得如痴如醉。

原来,鞋山之所以古今有名,是因为它不仅山形似鞋,更因为它是瑶池仙姑所穿之鞋演化而成。相传年轻厚道的渔夫胡春,有一天在湖中打鱼,网上了珍珠一颗,便高高兴兴收网回家。路上巧遇一个美丽的绿衣少女啼哭不止,一问方知是因丢了一颗珍贵的夜明珠而伤心。胡春见状,就将网来的那颗珍珠还给了她。又过了几天,正在打鱼的胡春突遇狂风暴雨,在万分危急之中幸而绿衣少女及时赶到,救了胡春性命。从此,二人互相爱慕并结为夫妻。谁知渔霸见胡春娶了个宛若天仙般的妻子,就垂涎三尺欲占为己有,于是伙同一帮打手到湖中将胡春的渔船打翻,企图置胡春于死地。胡妻闻讯后急忙赶来相救。

再说玉皇大帝得知瑶池仙姑私自下凡与胡春结为夫妻,勃然大怒,便派了天兵天将捉拿仙姑回天,巧遇仙姑为解救胡春与渔霸酣战正急。在上有天兵下有渔霸的紧急关头,仙姑急中生智速将所穿绣花鞋踢下一只,化作一座小山把渔霸一伙压入湖底,救了胡春一命,自己随天兵天将回了天宫,从此两人天各一方。后人为了纪念仙姑和赞美她同胡春的爱情故事,就在孤山大兴土木,修建天宫和梳妆台等亭台楼阁,植树造林美化风景,并命名孤山为大鞋山,遂成旅游胜地。

曾其听罢老者说的大鞋山的神话故事,便即刻下庐山,涉湖水,登鞋山。他乘舟远远侧望大孤山,其山形呈三角形状,如鞋尖一般的末端从湖面缓缓向上,倾斜至顶峰后便突然急转垂直向下,与湖面形成矮帮鞋的侧向轮廓,山与湖面相连段犹如平状的鞋底。从顶峰垂直向下的轮廓,宛若鞋子的后帮部分。但见越来越近的满目碧绿的山色,半腰处还有或橙色或红色的色调点缀其中,如同绣上去的花朵一般。临近“鞋尖”即将靠岸之际,再向鞋山望去,竟没有了鞋的影子,只有顶峰与峭壁形成的孤零零的孤山。此时的曾其恍然若悟:此景此情,正如苏东坡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曾其弃船登山,从“鞋尖”处沿着“鞋帮”的轮廓径直向上,一路但见古树参天,遍山绿荫,或成片橙叶或红叶树林,或天宫,或梳妆台,或亭台楼阁,尽收眼底。忽见石壁之上镌刻着遒劲有力的“大孤山”仨字,不由得忆起陆游的《入蜀记》中描写大孤山的文字,欣然吟道“始见庐山及大孤。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以拟小孤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大孤山,其形如鞋,其景如画,其文绝妙,令曾其依依不舍、流恋忘返。

在“花鞋山”的故事150年之后,如今的花鞋山一带,竟纷纷建立了鞋厂,到处都是鞋的山,鞋的海。如今广州和惠州一带,已成为名闻遐迩的制鞋基地,大批鞋产品远销到海内海外。说广州惠州处处是“鞋山”,一点也不夸张。为了扩大规模和增加效益,广州的鞋业还北上向江西扩张,在江西的鄱阳湖沿岸,许多的“鞋山”纷纷崛起,大有一展鞋业宏图之势,往昔“鞋山”的爱情故事更为当地鞋业平添了几分神秘。

(下期刊载《郁达夫的买鞋风波》)

猜你喜欢
绣花鞋仙姑叔父
何仙姑避嫌
谁认识的人多
精美“中国鞋”
客家传统绣花鞋的工艺与文化特征探析
由新见阳小叔父鼎看叔姬鼎等铜器及相关问题
血浓于水的亲情(中篇小说连载十)
小二黑结婚(节选)
花腰姑娘绣花鞋
云泥之外冷清秋
爱上做“迷你”绣花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