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敬
(黑龙江省林口县莲花镇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黑龙 江林口 157699)
家畜风湿症的诊断、鉴别及预防
李云敬
(黑龙江省林口县莲花镇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黑龙江林口157699)
风湿症是常见且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非化脓性炎症。其特征是胶原结缔组织发生纤维蛋白变性以及骨骼肌、心肌、关节囊中的结缔组织出现非化脓性局限性炎症。各地均有发生。
(1)本病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是变态反应性疾病。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溶血性链球菌是上呼吸道和副鼻窦的常在菌,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侵入机体组织并引起隐在的局限性感染,由于链球菌产生的毒素和酶(溶血毒素、杀白细胞素、透明质酸酶及链激酶等)使机体产生抗体,一旦机体抵抗力降低时,链球菌再次侵入产生的毒素和酶类则成抗原物质,与体内先前形成的抗体相互作用即引起传染性变态反应而发生风湿症。(2)如将使役曾出大汗的家畜拴在过道(过道风的风力强劲)或在窗户较低的畜舍与对侧的窗和门形成穿堂风,容易诱发风湿症。(3)有些畜铺用石条、水泥构筑,坡度较大,虽利于粪尿排泄,但站立时四肢必须用力才能保持体躯平衡而易于疲劳,卧下休息后不愿站立,遇气候寒冷时易受寒发病。(4)畜铺潮湿,家畜常卧潮湿处。(5)家畜患有骨软症,四肢关节不能持久负重,一旦卧地久久不愿站起。受潮受寒易发病。(6)使役中突遭雨淋,不予擦拭,任风吹干。
从病程可分为急性、慢性。根据发病组织分为肌肉风湿及关节、心脏、蹄风湿。而肌肉风湿又分为颈、肩、臂、背腰、臀股风湿。
(1)肌肉风湿:表现四肢运动不协调,步态强拘不灵活。常发生一肢或两肢,跛行,并有游走性,即今天为左前肢单独或与右后肢同时跛行,明天或后天又仅见右前肢单独或与左后肢同时跛行。如牵遛运动时刚出门起步时跛行严重,甚至挪步也困难,走几十米或几千米后跛行减轻或消失,休息后再运动跛行又再出现。触摸肌肉有僵硬感,且有疼痛表现。急性时体温升高1.5℃。食欲减退,眼结膜充血,心跳、呼吸增数,重时精神沉郁。(2)颈两侧肌肉风湿:整个颈僵硬,不能上下左右转动,若吃地面上的草,常伸一前肢向前方能勉强吃地面草。如一侧颈肌风湿,则头颈弯向健侧。(3)肩臂肌风湿:患肢在站立时呈前踏姿势,如两前肢同时患病,步幅缩短,关节伸展不充分。(4)背腰肌风湿:背腰僵硬,转弯时腰干不能随之弯曲,按压时疼痛,并向下沉,卧倒后起立很艰难。(5)臀股肌风湿:两后肢运步缓慢而困难,关节常呈屈曲状态,不能充分伸展,触摸有疼痛。(6)关节风湿:亦称风湿性关节炎,常为两侧同时发生,行走显跛行,有游走性,关节肿大,触诊疼痛,有微热,有时腕关节向后弯曲,蹄尖向上翘。转为慢性时,热痛均减轻,但关节活动范围减小更显强拘。
初发病时多为急性,发病突然,疼痛和机能障碍明显,也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拖延未治或治疗不彻底,则转为慢性,虽疼痛和全身症状缺乏典型性,但运动强拘和不灵活现象仍很明显。血检时,家畜的血红蛋白质增多,嗜酸性白细胞减少,单核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
本病多因家畜受到风寒雨淋而发病,初运动时跛行,强拘明显,持续运动时跛行减轻或消失,休息后再运动时跛行又明显,触诊关节肿大疼痛,而肌肉僵硬疼痛,不采食地上草,腰部不能转弯。
4.1骨软症
类似处:运动强拘,起卧艰难。不同处:按捏关节无热痛,肌肉无痛,不板硬。马腭凹狭窄,下颌肥厚;牛尾梢柔软可折叠。均表现吃草缓慢,时多时少,咀嚼无声,有异嗜。运动时强拘,持续运动强拘增重。
4.2肌炎
类似处:运动有跛行,按压肌肉有疼痛。不同处:运动中跛行增重而不减轻。
4.3关节炎
类似处:关节增大,按捏有疼痛。不同处:关节热痛较重,运动中跛行加重而不减轻。
4.4腱炎
类似处:运动之初跛行严重,运动中跛行减轻或消失。休息后再走又显跛行。不同处:腱炎患部肿胀、疼痛、硬固。
4.5慢性纤维性关节周围炎
类似处:运动之初显关节不灵活强拘,持续运动减轻或消失,休息后再运动则更显不灵活强拘。不同处:患病关节有界限不清的坚实性肿胀,无明显热痛,关节粗大,外形稍平坦,关节活动范围变小。
4.6慢性变形性跗关节炎及骨关节病
类似处:运动之初关节强拘有跛行,运动持续时跛行减轻或消失,休息后再运动又显跛行。不同处:关节肿胀无热无痛,骨赘多发生于跗关节内侧,骨赘大小形态不一。初病支跛,站立时关节屈曲,蹄尖着地(蹄尖磨损)。
4.7腰带肌束肌肉病
类似处:臀肌、背最长肌有疼痛,显跛行。不同处:一侧肌病轻度跛行;两侧同时发病,步样紊乱,共济失调,关节腔和腱鞘有渗出液,不因运动而减轻跛行。
畜舍的窗户应高于家畜头部,避免穿堂风。家畜使役出汗后,应牵遛使汗干后再拴,不要拴在过道内,以免过道风侵害,畜铺坡度不宜过大(尤其石条、水泥畜铺),以免家畜为防滑而使劲,因疲劳而久卧受寒,畜铺要保持清洁干燥。
10.3969/J.ISSN.1671-6027.2016.1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