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词汇感性意义的重要性

2016-02-23 11:16王亚玲
西部皮革 2016年20期
关键词:词义感性理性

王亚玲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词汇感性意义的重要性

王亚玲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语言学界普遍认为,词汇的意义可以划分为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词汇意义又可以细化分为理性意义和感性意义。理性意义即为概念意义或指称意义,感性意义即为附加意义或色彩意义。汉语词汇意义丰富,外国学习者能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能够听懂对方的表达,必须理解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之下的感性意义。因此,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词汇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词汇的感性意义。

感性意义;词汇感性意义功能;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何为感性意义?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词汇的理性意义说起。词的理性意义是指词义反映的概念部分,也就是词义反映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在这里我们将理性意义大约等同于词的指称意义。(实际上这两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如酒精和乙醇的指称意义是相同的,都是指一种化合物,但对二者的解释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当说到乙醇的时候,我们指的是C2H5OH这种有机化合物,更侧重事物的科学内容,而谈到酒精时,则更强调事物的生活内容。)感性意义则表示人们的主观态度、评价或词的使用范围、场合以及形象特点等意义,通常表现为词的附加意义。感性意义是附加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大约等同于词汇的色彩的意义。

一谈到词义,人们往往首先想到或者只想到它的理性意义,也就是“这个词当什么讲”,而忽视感性意义,特别是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是简单生硬的告诉学生一个词汇的概念意义,却忽视了结合具体语境让学生体会同一个词语的不同色彩意义,即词汇的感性意义。有的学者干脆认为感性意义是“词的附属意义”,在教学中不需多做说明,学生一旦掌握理性意义,感性意义便很快会自然习得。但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简单,对于外国学习者来讲,学习汉语词汇是相当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情景,积极引导学生体会词汇的感性意义。

本文暂且将词汇理性意义之外的其他意义都可归入感性意义之列,如词汇色彩意义/语体意义/形象意义/联想意义/评价意义等。因为这些意义都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同词汇理性意义等的客观性相左。虽然如前面所说,词汇的感性意义依附于理性意义而存在,但它在交际/习作/文化传播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在给予客观事物以称谓,表达对客观事物及现象以概括认识的同时,往往还加入人们对该事物的主观意识、主观评价,如喜爱与僧恶,衰奖与贬斥,郑重和诙谐,庄重和幽默。下面我们将围绕词汇感性意义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举例论证说明。

黑格尔曾说:“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式。”词义的感性意义则是用词义所具有的形象感,联想色彩,以生动、具体的形象诉诸人们的感官。词义的感性意义在把词语艺术化的同时,也将客观世界和人类精神世界表达得更加丰富多彩。词义感性意义的功能及其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使词义表达更加准确生动

在汉语高级阶段,让学生对句子中词汇感性意义的体会,对其日常的口语交际,习作等十分重要。

如鲁迅先生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两句诗中的“冷对”一词,曾用过“冷看”。“看”和“对”本身并不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可是在“横眉冷对”里,用“冷对”显然比“冷看”更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敌人的仇恨之情。

再如对鲁迅先生的另外两句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一句的讲解,老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

教师:如果把“忍看”换为“眼看”,“刀丛”换为“刀边”,这样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思考,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师:显然,“忍看”和“刀丛”都带有形象色彩,更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刻骨仇恨,更深刻地揭露了反动派挥舞屠刀,肆意杀害革命者的罪行,表现了作者在险恶的形势下顽强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又如“猫头鹰”,人们就会自然联想到它的猫头面鸟身躯的形象特点;说到“长颈鹿”,人们也就自然会想到它的类似鹿而脖子特别长的形态。

2 显现同义词之间的细微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对相应的词汇进行色彩意义赏析,以便学生能够体会同义词之间的感性意义的不同。例如下面两组词:

A组:顺利、破碎、联系、自不量力

B组:一帆风顺、捏碎、桥梁、螳臂当车

强夯法的核心就是利用重锤的重力自落效应产生的冲击力夯实地基结构。强夯法与其它软土地基处理工艺相同,要明确适用环境和标准规范。结合国内外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发展概况可知,强夯法的关键在于土体颗粒的直径、土层特性及含水量标准。通常,强夯法不适用于淤泥质较厚的地基结构。从土体结构性质分析,地基土的含水量、颗粒直径级配标准和空隙率决定了软土层的强夯效果。不仅如此,软土层的土质也不容忽视。

这两组词构成了相对应的同义词,“顺利”和“一帆风顺”同是有对路途顺畅的美好祝愿,但“一帆风顺”用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这一形态来比喻“路途顺畅”,更具形象感和寓意;“捏碎”比“破碎”更能表现碎的动态感和方式;“桥梁”形象地借用了桥梁这一事物的功能,较之联系,更显形象生动;“螳臂当车”比起“自不量力”来更有画面感,让人产生别样的审美体验。

又如:“表扬”和“表彰”,由于内部形式上有“彰”和“扬”的差异.人们便可以据以领悟到其风格色彩的不同“表扬”只是说什么好人好事加以赞扬;“表彰”则庄重的多,不只是赞扬,还得以特定的仪式、上加以显著的头衔以使其引人注目。

3 凝聚彰显民族文化如颜色词汇的特殊文化含义

在汉语词汇教学中特别要重视文化词的教学,学习者只有掌握了词汇的文化意义,才能正确理解相应的表达意义意义说话者的表达意图。

如:“红”字的理性意义是“象火、鲜血等那样的颜色”,附加在这一理性意义上的意义(革命是一场血与火的洗礼)是该词的伴随意义。“红色”象征“吉祥、顺利、成功、喜庆”,所以有“红榜”、“红利”、“红包”、“红运”、“开门红”等表示与上述意思相关的词语;“红”又指“某人发迹”,所以有“红人”、“红角(Jué)”、“走红”、“红得发紫”等用法。甚至连影视片名也偏爱“红”字,如“红高粱”、“红衣少女”、“大红灯笼高高挂”、“红尘”、“红粉”、“红樱桃”、“红天鹅“红棉袄红棉裤”等。然而,“红色”也有“犯禁”的时候,即汉民族思维中所谓的“丹书不祥”。

再如龙凤/松竹梅等词汇在现代汉语中都具有特殊的文化含义,这也是感性意义所赋予给词汇的。

4 使语句更富于色彩变化、使表达更加得体

这一点主要是有利于外国学习者的习作,让他们的文章感情更加丰富,不至于太过生硬,太过平淡。

如(徐志摩《再别康桥》)在《再别康桥》里:“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短短的28句出现了近20次形象色彩的词,画面感跃然纸上,把我们带进了徐志摩为我们描述的美丽的剑桥之景。

5 使词义产生独特的修辞效果

如在刘绍棠《芳年》中有这样一段话:

这位小姐苗条而健美,雪白的紧身衬衫,墨绿色哔叽的百褶裙,深棕色的浓发波浪起伏,长长地披散在肩上,深深的眼眶里,有一双天真无邪而又热情大胆的蓝睛;她婀娜多姿,脚步清脆地跑进院来。

她的衬衣是“雪白”的,裙子是“墨绿”的“百褶”的,体态是“婀娜多姿的,看了这段形象的描述,读者眼前立刻出现了这么一位千娇百媚的妙龄女郎。

6 总结

汉语词汇有着丰富的感性意义,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一定要将词汇的感性意义与理性意义相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和作文水平。如:在现代汉语词汇使用中,很多数字词也被赋予了相应的感性意义,四“死”,十四“失事”,九“狗”(闽南话),八“发”(广东话)等等。又如“女人”这个简单的词汇,它的理性意义是“与男性相对,<口>妻子,成年女性。,”但事实上,我们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往往惠莲想到它的感性意义,即具有“爱哭”、“善于持家”、“温柔”等内涵义,虽然也有一些女人很坚强、泼辣、不善持家,但这些特征是人们受社会制度、社会心理等因索的制约而形成的共识,这种内涵义我们称之为“社会内涵义”。可见,词汇的感性意义无处不在,那么如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正确把握感性意义,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1] 兰宾汉,邢向东.现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8:18,232,234.

[2] 黄伯荣.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07.

[3] 高名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63:113.

[4] 刘叔新.词语的形象色彩及其功能[J].中国语文,1980,(2):56.

[5] 孙维张.略论词义的形象色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1,(5):87.

[6] 崔梦楼,徐军.汉语形象色彩词语的构成理据及其表达功能[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5):94.

[7] 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87.

[8] 刘叔新,词语的形象色彩及其功能[J].中国语文1980年第2期.

[9] 孙维张,略论词语的形象色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1年第五期.

王亚玲,女,重庆垫江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学。

H195

A

1671-1602(2016)20-0168-02

猜你喜欢
词义感性理性
“诛”的词义演变及其在古籍中的释义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有效积累学生“音乐感性经验”的探索与实践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理性的回归
把握教材从感性到理性认识函数单调性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诗经》词义考辨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