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务工注意事项
出国务工前,要慎重选择劳务公司,查看该公司是否具备有关部门许可的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
我国现在具有经营出国劳务经营权的公司的资质证书分为两类:一类是商务部颁发的《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另一类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境外就业经营许可证》。务工人员可以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查询,对于商务部颁发证书的公司,可向所在地市级外经贸局问询,或在商务部官方网站查询;对于人社部颁发证书的公司,可向当地人社部门问询,或上人社部网站查询相关信息。
在以往很多出国务工上当受骗的案例中,受害人大都是通过一些中介机构签订合同,对这种情况要多加注意。一些地方劳务中介只有当地工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没有国家颁发的合法外派经营资格,不能与务工人员签订正式“外派合同”,也没有国外客户。
这些中介单位只能将务工人员提供给有外派权的正规公司办理相关手续,从中收取中介费用。这时,务工人员需注意,切勿在无营业执照的私人中介处报名,不要听信他们“关系”“渠道”之类的话,更不能缴纳任何费用。一旦发现被骗,应及时报警求助,以减少损失,千万不要听信非法中介各种拖延时间的借口,否则可能会出现人去楼空的结局。
在正式出国之前,还需要了解未来工作单位以及工作地的具体情况。务工人员还必须与雇主以及经营公司签订规范的合同。依据目前国内的情况,出国劳务必须与国外雇主及国内经营公司签订两份重要合同。
一份是与国外雇佣公司的签订的《雇佣合同》,包括职位、合同期、工资待遇、医疗保险、假期、合同中止条款、违约条款、解决合同纠纷条款等。另一份是与国内办理出国劳务的经营公司签的《外派劳务合同》或《境外就业中介服务合同》,这份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出国务工的工种、合同期、工资待遇、工作时间、加班费计算、带薪假期、医疗保险、食宿及交通、解聘条件、违约责任、纠纷处理等。这些是务工人员出国劳务的法律保障。若办理出国劳务的公司不能与务工人员签订这份合同,就需要三思而后行。
来源:《现代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