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女性服装研究

2016-02-23 11:16李诗琪郑辉
西部皮革 2016年20期
关键词:白族大理白色

李诗琪,郑辉

(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4)



白族女性服装研究

李诗琪,郑辉

(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4)

白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秦汉开始,白族就是一个与祖国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不断密切的地区,白族的历史沿革也逐渐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白族尚白,以白色为美,以白为贵,大理金花服装是白族女性服饰文化的典型代表。白族服装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创新,在此过程中,它所体现的美学价值以及蕴藏的民族文化有增无减。反映出了大理白族传统文化和本土民风民俗以及白族人民的智慧和审美情操。

白族;服装;服饰文化

1 白族服饰文化

白族尚白,以白色为美,以白为贵。这也是白族自称“白子”的原因。白色是白族人民最喜爱的色彩,是纯洁、美丽、忠贞的象征,也有吉祥,善良和道德高尚的寓意。夸奖一个人善良、正直、诚实就说这个人的“心白”。在白族里,白不仅指颜色,而是美和善良的代名词。崇尚白色,以成为白族人民的一种文化心理。

白族尚白的文化特点同样也体现在服饰上,白色是白族男女服装的主流色彩。“若要俏,一身孝”说的就是白族的服饰以白为美。

白族在衣着装束上,一直保持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服饰以白为主色调,在配以挑绣精美的刺绣,色彩对比明快,充分展现了白族人民在服装艺术上的高度智慧。

2 白族女性服装特色

“大红领褂白衬衫,艳蓝围腰花飘带,叫人不得不喜欢”,说的是白族金花的服饰。这些聚居于点苍山下、洱海之滨的白族人民,在生活习俗和服饰等方面,一直保持着本民族鲜明的传统特点。白族男女普遍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重。一直以来享有“金花”美誉的白族妇女的服饰,更是色泽鲜美,绚丽多彩。这一服饰的基本构件为白色右衽大襟衣,外加领褂(又称坎肩,无领)和围腰,下穿花边裤,式样多为紧身和束腰,色调上也追求明快大方,对比强烈。大理一带的妇女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是浅蓝色上衣配丝绒黑坎肩,右衽结纽处挂“三须”、“五须”的银饰,腰间系有绣花飘带,上面多用黑软线绣上蝴蝶、蜜蜂等图案,下着蓝色宽裤,脚穿绣花的“白节鞋”。系围腰头的带子。带端呈扁矛形,带面由宽而窄,与腰头加接处最窄。中老年妇女常用黑、蓝色布料,少数用彩绸,较长且宽大。青少年女子喜用白、蓝色,一般用布料较短且窄。均用挑花装饰,以白线为主,少用红线。年轻人的飘带挑花图丰富,有花卉、飞禽等上百种。图案千变万化,带端部位皆挑绣蝴蝶。

白族妇女服饰,虽各地有所差异,但都盛行以白色为尊贵,因此白族妇女不论老少,都爱穿白衬衣,着加工制作精细、鲜美的艳红色、蓝或浅蓝色领褂,下穿灰蓝、绿色布料加绣花边裤角的裤子,脚穿绣花鞋,腰系加工精致,上面镶边处绣有花、鸟等图案的绣花短围裙。白族妇女一身的服饰,不论老少,不仅显得十分协调,而且还给人以美观、大方的感觉。能根据不同性别、年龄、身材、相貌配以其他色彩布料加工制作出精美、鲜艳的外装。一眼望去便给人们美观大方、色彩分明、线条突出的感受,很富有地方民族特色,常给人过目不忘的印象和美感。

3 白族女性服装的发展历史

远古时期:白族的祖先过着群居生活。以打猎、捕鱼为生。以树叶来避寒,遮羞。经考古发现距今三千年前,白彝先民已经掌握纺织技术。剑川海门口、大理挖色鹿鹅山、大理苍山、宾川白羊村等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分别出土了石质纺轮,骨质或角质针具,证明纺织物开始问世。白族先民也开始有简单的服饰,当然服饰由于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一开始的主要功能无疑是保暖、避寒。

南诏时期:大凡华贵的衣服,都要用精丝织成的丝、锦、绢缝制而成。南诏王、清平宫的服饰皆用锦绣,外缀虎皮,异常灿烂,轻且薄,以精丝纺之。为了使服饰更加美丽,人们除了在衣服上制作刺绣图案,达到美化服饰的目的。它将织、染、绘、绣融为一体,是唐代白族地区纺织业和服饰艺术蓬勃向前发展的显著标志。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上层服制、服式的基本形,式相对固定下来,相应的百姓服饰质量也有所提高,出现了刺绣的服饰。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服饰有一个显著特点:注重色调与装饰彩染和刺绣较普遍。服饰的类型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社会习俗、文化情趣及生产力发展水平。构成白族的“服装文化”。

近代: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白族的服饰相应也发生了变化。但白族服饰的形成总是受到特定的习俗、风俗和思想方式剪裁、编排。

4 白族女性服装的特点

白族女性服装的总体特征表现为:大胆的用色,以浅色为主,用深色相衬,追求对比的强烈,颜色明快而又协调,挑绣精美,装饰繁而不杂。

5 形成白族女性服装特点的原因

大理白族是中国西南地区各民族中经济较为发达,文化水平较高的民族。早在3千多年前,考古学家就发现白族先民以磨制的石斧、石刀、骨角器作为生产工具,生息和劳动在洱海地区。长期的劳动形成的审美观和民族风情,突出体现在白族服饰中,崇尚白色,再配以色彩对比明快而映衬协调、挑绣精美的披挂,充分反映了白族人在服装艺术上的高度智慧。

“苍山绿,洱海清,月亮白,山茶红,风摆杨柳枝,白雪映红霞”,这正是婀娜多姿、飘然若舞的大理白族服饰的真实写照。白族服饰最明显的特征,是色彩对比明快而映衬协调,挑绣精美,有镶边花饰,朴实大方,充分反映了白族人民在艺术上的高度才能。

白族服饰能一直延续至今,与善良勤劳的白族人民的民族内部的凝聚力是密不可分的。为了使白族人民更加团结亲密,并能排除各种艰难困苦,向前不断的发展,白族的祖先将会用各种手段和机会来达到这一目的。而坚持穿着白族传统服饰,正是强化这种民族感情的有效手段之一。

[1] 戚嘉富.少数民族服饰[M].合肥:黄山书社,2012.3.

[2] 杨伟林,张云霞,王锋.中国白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6.

[3] 殷广胜.少数民族服饰(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8.

李诗琪(1991-),女,汉族,辽宁铁岭人,学生,硕士在读,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设计学专业,研究方向:服饰品设计与研究。。

K892.23

A

1671-1602(2016)20-0053-01

猜你喜欢
白族大理白色
做梦都要去大理
白族扎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大理好风吹
云南省鹤庆县白族本主庙及演剧活动考论
想念大理
雪为什么是白色的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
白族火把节:一天星斗下人间
总之就是要选白色
总之就是要选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