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桃5号
审定编号 豫S-SV-PP-012-2015
申请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特征特性 杂交品种;果实圆形,果顶微凹,缝合线浅而明显,两半部对称,成熟度一致,平均单果质量263克;果实表面茸毛中等,底色浅绿白,成熟时多数果面着红色;果肉白色,肉质细,汁液中多,风味甜,近核处红色素中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6%~13.9%,品质优良,黏核;果实7月下旬成熟。
栽培要点 在淮河以北及山区干旱瘠薄地区,建议采用行距2.5~3.0米(主干形)或4米(Y字形),株距1.2~1.5米;在淮河以南及平原肥水充足地区,建议采用行距4~5米(多主枝Y字形),株距1.5~2.0米。定植沟(穴)要求宽、深均为80厘米,将原土与适量秸秆、粪肥等混匀后回填,浇透水后等土壤沉实再挖小穴定植。注意加强肥水管理和整形修剪,每667平方米产量控制在2 500~3 000千克。4月底至5月初,大、小果分明时进行疏果,疏除畸形果、病虫果和多余果。病虫害多发地区建议套袋栽培,选用内黑或红的双层果袋。采前3~5天摘袋可促进果实转色。早期注意防治蚜虫、红蜘蛛,果实发育后期注意防治桃小食心虫、桃蛀螟等。
适宜地区 该品种适宜在河南省桃适生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