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战略下化工高职学生创业创新实践研究

2016-02-23 07:25:24于清跃薛丽君
现代盐化工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职生化工院校

于清跃, 于 荟, 薛丽君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化学工程系,江苏 南京,210048)

创新驱动战略下化工高职学生创业创新实践研究

于清跃, 于 荟, 薛丽君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化学工程系,江苏 南京,210048)

本文研究分析了化工高职学生创业创新现状,提出了化工高职学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激发创新意识,通过创业创新平台,利用多种途径进行创业创新实践的对策与措施。

化工高职学生;创业创新实践

0 引言

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以及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改变所带来的阵痛使得我国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形成当前包括高职生在内的大学生就业困局。解决就业能力不足,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成为持久的社会关注。为此中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思路,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全民参与创业创新,增加社会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1,2]。化工创业创新可以改变以牺牲环境和能源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给当前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推动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面对化工高职生创新意识不强与创业能力不足的局面,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完善化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化工高职学生创业创新实践,提升化工高职生就业数量和质量具有强烈的紧迫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化工高职创业创新现状分析

创业计划竞赛首创于美国,1997年后在中国高校掀起了创业创新热潮,高职院校创业创新实践则更晚。由于化工属于技术含量高,设备投入大的高门槛行业,导致当前化工高职创业创新实践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1.1 创业理念

我国中等教育阶段的创业创新实践基本空白,高校毕业生每年选择创业比例仅为1%~2%,化工高职院校对创业创新实践认识更是处于“高热情低实践”的状态。化工类高职院校也存在即使开设相关课程,授课和考查往往流于形式。

1.2 课程体系

创业创新实践在化工高职院校处于边缘化地位,这种边缘化的内在原因在于创业创新教学大纲不完备,没有明确的实践目标与教学任务,整个环节没有真正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与专业结合不紧,缺乏创业创新实践理论,缺乏与理论相结合的具体实践活动[3]。以非主流课程授课方式的教学形式,客观上给学生以课程要求低的错觉而重视程度不高。

1.3 实践平台

化工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实践平台由于资金短缺基本忽略建设。高职院根据专业设立的技能大赛以及创新实践训练计划项目,往往出现“为项目而做项目,为比赛而比赛”现象,只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本身[3]。

1.4 师资力量

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具的双重要求对创业创新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4]。化工高职创业教育师资多数来自行政和教育口,普遍缺乏化工创业创新经验,本该呈现在眼前的教学效果结果停留于纸上指点江山。由于化工创业创新难以短期取得成效,高职院校一般也不愿意在创业创新实践投入足够师资,往往停留于应聘一些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和优秀企业管理人员,以讲座形式为学生介绍创业创新经验,而没有完善的教学体系;所以尽管场面宏大,但是难有出色教学成果。

1.5 化工生产客观条件

化工行业复杂,一种产品可能有多种生产工艺路线,形成创业创新安全生产与管理的诸多困难;另外,化工产品种类繁多,工艺差别大,对从事创业创新实践学生知识储备要求高。化工生产工艺多数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中毒、易腐蚀的特点[5],过程危险性大。化工设备容易产生跑冒滴漏,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使用的设备仪表管道阀门选材、制造及维护上的任何缺陷,都会给生产带来危险,设备稳定性难掌握。由于化工生产大多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连续化生产的特殊性,客观上制约了化工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有效开展。

2 对策与措施

2.1 激发创业创新实践意识

创业创新实践不足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化工高职毕业生输出质量下降,不能满足化工企业以及社会对化工高职人才的需求,进而反作用于学校的招生就业,迫使学校将更多精力投入生源大战,最终影响化工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积极、充分的创业创新实践,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化工高职毕业生质量,满足社会对高素质高职化工人才的需求,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6]。

化工创业创新是推动包括化工学生在内公民就业、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原生动力,属于创造性劳动。

2.2 构建化工高职创业创新实践平台

建立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化工高职创业创新实践课程体系,明确的实践目标与教学任务,完备教学大纲。

多方位筹措资金,建设化工专业范围内高职生创业创新实践平台资源。充分利用化工技能大赛以及化工创新实践训练计划项目,建设通用型化工实践平台,在重视技能大赛和实践训练结果的同时,侧重研究大赛和训练过程本身的规律,从而发掘创新实践平台的更高层次的应用价值,实现创业创新后的再创新。

2.3 建设化工创业创新实践师资力量

通过有吸引力的措施,从社会引进具备化工创业创新实践理论和资历的师资,充实到现有师资队伍;对年轻教师通过“帮、扶、带”等措施,培养其创业创新实践指导能力,实现化工高职创业创新实践能力的传递和自我更新[7,8]。

2.4 提供化工高职生创业创新实践途径

以教师科研项目做支撑:利用专业教师承担企业的真实科研项目做支撑,吸纳学生参加项目研发实施的全过程。

积极开放专业实验室:引导学生进行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自主开发实验。

着力高端技能训练装置建设:由传统的实验装置到虚拟的仿真加实操装置,逐步向高端智能化训练装置过度,实现实操、分析、预警、改进、纠偏等多功能复合,为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保障。

丰富社团活动: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广泛开展与高职化工专业紧密结合的社团活动。

3 结语

化工高职生在校阶段是培养创业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激发他们的创业创新意识,引导他们将化工专业知识和技能融入具体化工创业创新实践,达到启迪思维、激发兴趣和勇于实践的效果。化工创业创新实践在注重提升高职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实验操作技能与实验实训思维的架构及拓展。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导师横向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将化工高职学生培养成化工岗位就业者基础上,成为化工岗位的创造者。

[1] 李华琴,罗英.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制度设计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5,33(6):16-19.

[2] 曲宁,娄雯,虞冬青,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J].天津经济,2015,252(5):28-35.

[3] 梁坤伦.新常态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模式创新[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5,17(6):116-118.

[4] 易顺明.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校企组合模式的比较研究[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9,12(4):36-39.

[5] 化工生产-百度文库.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enku.baidu.c),2012.

[6] 史志陶.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位的研究[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3,16(2):37-40.

[7] 于清跃,许宁.以建设示范性院校为契机,打造化工类高职高专精品课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81(25):28-29.

[8] 于清跃.在市场导向过程中构建高职化工课程体系[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103-105.

Study on entrepreneurial innovation practice for chemical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under innovation-driven strategy

Yu Qingyue, Yu Hui, Xue Lijun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Nanji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Nanjing 210048, China)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trepreneurial innovation for chemical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was analyzed in the pape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ublic business and masses innovation, a series of ways for entrepreneurial innovation practice were presented through entrepreneurial innovation platform with inspiring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chemical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novation practice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6SJB880035。项目名称: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项目编号:PPZY2015B179。

作者介绍:于清跃(1970— ),男,江苏海安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化工过程与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高职生化工院校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2022年30期)2022-11-15 05:05:10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2022年15期)2022-11-15 04:12:20
一起化工安全事故的警示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应用化工第43卷(1~12期)目次
应用化工(2014年12期)2014-08-16 13:10:46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