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平
摘要:豫西剪纸作为农民满足精神需求的主要手段,是承载豫西当地民俗,民风的主要艺术平台。本文通过对陕县剪纸在民俗应用中主题的搜集、划分、考证,采用以实证考察为主,结合古史文献相互印证,以期通过对陕县剪纸民俗应用的分析为以后的传承保护,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民间传说 三省交界 道家思想 美好愿景 时代性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2-0080-02
引文
民俗文化凭借着它悠久的历史沉淀,从古至今的地域发展,代表着当地居民最朴实的真切愿景,成为每一个城市的艺术名片。陕县,古名陕州,基于史前黄河肥沃的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经历了仰韶文化的艺术巅峰时期、夏文化的尚黑风俗影响、以及道家思想的熏陶,留下了包括尚黑剪纸在内的一系列古朴肃穆的民俗文化。
一 陕县剪纸的历史发展脉络
有关陕县剪纸的最早历史已无从查证,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司马迁在《史记·晋世家》中所记载的“剪桐封弟”的典故。周成王幼年和其弟叔虞在一起玩耍时,突发灵感,顺手从地下捡起一片桐树叶,并用剪刀剪成“玉圭”状赠与其弟,戏言封其为王。若干年后戏言成真,叔虞果然做了唐国第一任诸侯。除史记记载在册之外,相关陕县所在的豫西剪纸还有着一个很古老的传说:道家始祖老子修道成仙后,骑青牛过灵宝函谷关,沿途发现贫苦农民耕地缺少耕牛,便立即用金箔剪出许多牛,赐给当地百姓。这也是造纸术出现之前,有关剪纸记忆相关的民间传说。可见造纸术出现以前,早至周代,已经出现与剪纸相关的手工技艺来满足当地人民的精神层面需求。这对于当时正处在地势肥沃、农业发达、文化昌盛的黄河流域并不足为奇。
后续通过豫西巩县的大诗人杜甫在《彭衙行》中的诗句:“暖汤盥我足,剪纸招我魂。”可得知唐代剪纸已经作为具有宗教性实用功能的民俗艺术流传在民间。剪纸发展至宋代,已出现剪影等许多相关行业。据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当时北宋首都汴京(河南开封)一派繁荣盛世,文化产业发达。京内盛行“剪字”、“箭簇花影”、“每一事率数十人,各专籍以衣食之地,皆他处所无也”。周密还在《志雅堂杂钞》一书中生动地描述了京城剪纸艺人中的一些高手:“向旧都大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每剪诸家字皆专门。其后,忽有一少年,能于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技艺更精于前者,于是独擅一时之誉。”由此可知,剪纸技艺在北宋百家齐放,艺人辈出,已繁荣到出现剪纸行业的商业竞争。以唐宋为时间界点,原本服务于宗教祭祀,上层社会的相关工艺铸造(青铜器、漆器、陶器、丝、绢)的剪纸已经走进大众生活,逐步发展为民俗工艺,岁时节令的审美规范中去了。这一历史悠久,并广泛发展的剪纸文化随着时间推移,延续至今已在陕县根深蒂固,其造型、纹样、工艺都极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
二 陕县剪纸的地域属性
不同的地域文化经过时间的洗礼、文化的沉淀,往往给当地的民俗民风留下了它们独特的历史印记。陕县位于黄河西部黄河南岸,东于渑池县交接,西邻灵宝市。所在的三门峡市属于河南西部,与山西,陕西交界。在民俗文化等方面,与山西,陕西的文化交融已久,在陕县剪纸上的风格也有所影响。山西凭黄河水土一路繁衍而来,其民俗风情向来粗旷豪放,朴实敦厚。晋南剪纸虽然承袭了北方的朴实与雄浑,但粗中有细,拙中藏巧,且刀笔道劲,酣畅淋漓,山西剪纸以各个因地适宜,造型多变的窗花为代表,一个个精致造型,整齐修剪的窗花带有山西独有的豪迈却不失精细的气质与性格。陕西剪纸素来是北方剪纸的代表之地,与山西剪纸不同,陕西剪纸除装饰窗棱的窗花以外,其剪纸种类繁多,应用纷杂。由于陕西剪纸较完整地继承了中华民族的阴阳哲学以及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如古老的造型纹样“鱼身人面”、“狮身人面”,与周文化相似的“抓髻娃娃”,与汉画像相似的“牛耕图”等,其剪纸作品更多以一个个形象生动,造型活泼多样的造型类剪纸为代表。其风格醇厚、粗壮、线条有利、且剪纹简洁;虽造型神态透漏着古拙不羁,但其一竖一横多为直线,且边缘流利奔放,明朗整洁。总的来说风格粗旷,寓意明朗,包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尽管中华文明的发展模式是“多元一体”式,但黄河中游的中原文化,其重要性是无可取代的。这个从远古时期就依靠着黄河发展起来的中原地区,从新石器早期开始,经历了新石器时代,中原龙山文化,夏代第一个文明国家的建立,商周时期的文化繁荣,之后的泰国统一帝国,以及后来的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可以说,以黄河流域为主体,陕县所在的河南西部,山西南部,山东省西部,河北省中南部,陕西省的中东部结合而成,是黄河中游的三角地区,即是人类黄河流域文明的发源地。而陕县所在的三门峡市区正是这个黄河三角地区的中心位置。
陕县所属的三门峡境内发现的300多个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可分为141个聚落群。其中大部分聚落群位于三门峡市区,陕县,灵宝京内的三门峡盆地。足以看出历史上的三门峡盆地是一个资源富裕、物产丰盛、人丁兴旺、生产力发达、意识形态先进的古文化部落。
三 陕县剪纸在民俗应用中的文化内涵
陕县剪纸历史悠久,经过了2000多年的文化积累,如今的剪纸种类已经十分丰富。剪纸在陕县的应用十分广泛,几乎一年十二个月,红白喜事,男女老少,月月有,事事用,人人有。
3.1 源于道教文化的宗教礼仪
陕县剪纸最早已无从考证,但其出现缘由与其他剪纸相同,最开始都是用于巫术,后来相继发展到宗教,祭祀,殡葬,以及窗花和婚庆等民俗活动中。相比较其他剪纸,陕县剪纸的宗教性质由于与道教的渊源关系,发展最早并最盛。道教与陕县的渊源自远古时期便已开始,当时陕县所在的三门峡盆地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一片文化繁衍的沃土。森林、草原、湖泊、泽地等多地并存,使得当时是黄河流域最为繁华的文化中心。公元前491年,出生于河南鹿邑的老子来到三门峡灵宝函谷关,并在此完成了警世之作《道德经》,更留下了“老子剪春牛过函谷”的传说,这样的传说也使得包括陕县的豫西一带仍保留着正月二十三,家家剪春牛的习俗。endprint
道教作为五大家文化之首,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世界七大宗教中,道教是名副其实的多神教,谈及所遵奉的神、仙、灵、圣之多,道教当属首屈一指。其供奉之神仙谱系十分庞杂,从最初的太上老君,发至至“三清”、“四御”,其中囊括了众多天神,以及地官。除此之外,民间被誉为圣贤之才以及忠孝义烈英雄,例如关羽,岳飞等,都为道教所奉祀。民间口口相传的“八仙过海”、“八仙庆寿”传说,皆来自于道教。随着这一得天独厚的宗教文化在陕县的发展,并融入陕县的本土生活中,剪纸用于相关殡葬,祭祀活动的种类如今亦是分门别类,并格外规范。大到典型的丧事祭祀活动,小到新家落户时用于镇宅在门前张贴的门神,给老年人过寿时剪制的“八仙过海”,以及过年时候,给神龛的外面做了门帘的装饰,无不体现“神”的重要性,以及源自道家思想中对于“神”深厚的尊崇与敬仰。除神之外,陕县人民对于鬼,魂之类的尊敬和信仰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传闻在豫西民间,有着这种“剪倒捆驴”的民间信仰,先用纸剪个“倒捆驴”的纹样,在贴在一张配有“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一念,一觉睡到大天亮”的文字,贴在大门口,可防止幼儿夜里啼哭,这种风俗至今还很流行。这样招魂的民间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安史之甜时,祖籍豫西巩县的大诗人杜甫举家外逃避难,途径陕西彭衙县(今白水县)时,受到一位姓孙的小官吏的热情接待与安抚,并按当地风俗剪纸为其压惊,杜甫深受感动,并为此赋诗一首,即《彭衙行》,诗中有“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之句。就是在这酋诗句中,“剪纸”一词被首次作为专业名称提到,并沿用至今。
3.2 对美好生活的追崇
作为陕县民俗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剪纸的应用场所包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占据最大比重的内容仍然是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寄托与期望。春节是一年中最盛大的民族节日,整整一个正月,可以说是展现剪纸艺术最丰盛的时期。即便夏文化素来朴实,内敛的国风熏陶了陕县干百年,但丝毫不影响朴实的村民对与美好愿景的期许。节日期间,屋里屋外,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挂上“门笺”(谐音“门钱”)预示来年好的收入。墙墙上贴“春牛”,窗户上贴满窗花,屋顶上要贴“吉祥团花”。炕上,床沿儿上都有“墙国花”(万字连续纹饰,俗称“富贵不断头”),厨屋,灶间有“灶头花”,走亲访友送“礼花”。这样一个以黑剪纸闻名的村落,家家户户处处张贴着代表村民对于生活美好愿望的黑色剪纸,整个陕县在春节里充满着朴实肃穆却毫不逊色的别样年味。
除去每年的节日时令以外,婚事嫁娶也是展示剪纸文化的一大盛事。每到好事将近,村里的剪纸老艺人都会格外的忙活。新人会提前亲自上门向老艺人请一份婚事剪纸,由老艺人亲手剪出的剪纸仿佛承载着更多更好的祝福和寓意(图1)。祝福新人的剪纸主要以多子多孙为主题,在那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人丁兴旺是生活幸福美满最典型的象征。剪纸在婚嫁场合最主要的应用场所是新人的婚房,其装扮规格盛大;墙国花,屋顶上寓意幸福美满的顶棚花,以及墙面中段的祝福爱情甜蜜的主团花,团花四周镶嵌着代表多子多孙的瑞兽麒麟,搭配墨汁书写的爱情诗句,新房满目黑色,整齐饱满的剪纸装饰承载了对新人满满的祝福,格外盛大古朴。除此之外,在新娘的陪嫁品上,剪纸的应用也面面俱到。如脸盆里要放置寓意“鱼戏莲”、“富贵有鱼”的“盆花”;被褥上装饰着“鱼连娃娃”、“榴结百子”、“福寿娃娃”、“连生贵子”、“麒麟送子”的“床花”;喜镜上张贴“镜花”等。
陕县由于多年受老子思想和夏文化“尚愚朴”,“尚俭”、“尚忠”的朴实严谨的思想熏陶,非常重视对孩童的文化思想教育,于是剪纸也适时成为村民教育晚辈忠孝仁义的主要民俗媒介。例如,每年正月十五闹花灯中,老艺人们会剪出“二十四孝”来提倡青年人应多尽孝道。同时,诸如此类的具有教育性的神话传说也会成为艺人们的主要素材,例如《西游记》,《三国》等。
3.3 新的时代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方式的变革和传统思想观念的变化,农村和农业人口的城镇化,导致剪纸一类的村落民俗艺术迅速消亡。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同时也引发了社会的反思。民间剪纸至此再次受到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的重视,于80年代中国成立的中国剪纸研究会,举办了一系列学术活动以及剪纸艺术展览,各地的剪纸文化中心积极相应,各地剪纸艺术家的生存状态得以被关切,使得剪纸这一近乎陨落的民俗文化再—次走进人们视野。
剪纸艺术的再次兴起,改革开放的时代性赋予了这次剪纸文化的重兴许多新的主题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陕县剪纸老艺人怀着对北京奥运的期许和自豪感创作了一系列北京奥运主题的剪纸作品,并参加了北京奥运期间的剪纸艺术展。除此之外,与国画颂扬祖国大好河山的主题相贴合,陕县剪纸自80年代以后以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代表被再次带入民众视野,为迎合国家对剪纸文化村旅游业的发展策略,一系列具有时代性的剪纸主题随之出现,主要包括颂扬祖国大好河山和祖国发展的新型社会型题材。
结语
尚黑剪纸起初凭借剪纸的“黑”,不同于视觉习惯中象征吉祥和喜庆的“红”剪纸,受到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虽然仰韶文化和夏文化的积淀赋予了陕县剪纸别样的艺术风貌,但承载村民的美好愿景是一切民俗艺术存在的根本,寻常意义中代表黑暗,神秘的黑色在陕县村民的意识里干百年来意味着源源不断的力量和一切真善美的期许。这样一个充满肃穆和能量的黑色空间里,手工艺人在剪纸中将世世代代陕县的民俗风情,村民愿景寄托于此,并为世人传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