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016-02-22 06:55姜黎
新课程研究 2016年26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青年教师指标体系

□姜黎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姜黎

根据国家对职业院校教师的要求和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青年教师成长的路径,构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用以指导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人生规划,成才成长,也用于指导高职院校制定中长期青年教师培养规划和评价对青年教师培养的效果。

青年教师;高职院校;评价指标;构建

高职院校是国家培养数以千万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基地,而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中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支重要力量,肩负着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而特殊历史使命。本文所指的青年教师是指高职院校中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教师。如果一名本科毕业生,大学毕业后就走上教学岗位从事职业教育,到35岁时,应该至少有12年的教育教学经历。如果按60岁退休计算,12年是人生工作三分之一的时间,35岁这个年龄也处在一个人事业发展的旺盛期。因此,培养青年教师成才,成为职业教育的栋梁,这也是高职院校自身的职责。自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战略实施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效益上取得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国家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但整体来看,教师队伍建设速度较为缓慢,也没有相应的培养效果评价指标。这也使得各高职院校在教师培养,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上处在盲目和随意的状态中。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也要求职业院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以 ‘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完善 ‘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要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创新团队。”文件中还要求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根据职业院校的特点,出台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标准,作为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依据国家相关文件和职业教育法,结合高职院校教师培养的实践,本文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效果评价问题做出探讨。

一、青年教师培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表1 青年教师培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系统、准确、可靠评价的基础和保证,也是正确引导个体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而不能是一组任意指标的简单堆砌。虽然有学者提出了青年教师培养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但受学科领域、地域差异和研究方法的影响,至今,对建立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根据多年的高职院校教师管理工作,并结合相关文件要求,笔者认为青年教师培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性原则

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由多个子系统综合集合而成,各个子系统必须采取一些相应的指标才能反映出来,这就要求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有足够的覆盖面,能充分反映对青年教师系统培养效果的特征。同时评价体系不是简单的堆积,应该按某些原则合理地将评价指标分为若干层次,系统性原则意味着评价指标体系的各层次要能够充分地反映各个侧面的培养效果。各层次指标体系之间相互独立,用来测量和评价青年教师培养的综合效果和整体水平。

2.可操作性原则

在遵循系统性原则的基础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应该坚持可操作性原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数据资料尽可能通过院校的各种统计报表或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等渠道获得,或者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或者是在现有资料上通过简单加工整理获得;二是数据资料可量化,定量指标数据要保证其真实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定性指标和经验指标应尽量少用,或尽量选取那些能通过专家间接赋值予以转化成定量数据的定性指标(或等级);三是评价指标不宜过多,应尽量简化。

3.有效性原则

有效性原则是指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与所评价的对象的内涵与结构相符合,能够真正地反映青年教师培养的效果。由于评价指标是针对个体的,但远期效果却作用于院校的发展。因此,评价指标体系中,应该避免那些与院校发展无关的指标。

4.可比性原则

必须明确评价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的含义,统计口径、时间、地点和使用范围,同时,评价指标对所有青年教师个体应有共性,以确保评价结果能够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不同政策、不同方法、不同区域、不同阶段对青年教师培养所产生的实际水平和变化趋势。

5.动态性原则

人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成长过程受整个社会经济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不易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真实值,因此,在选择评价指标时,既要有反映个体实际水平的现实指标(静态指标),又要有反映发展趋势的过程指标(动态指标),能够综合反映青年教师培养发展的现状和未来成长趋势。此外,由于社会是进步的,学校是发展的,各种评价因素总是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中,因此评价指标体系也就不能长期保持不变,而需要根据政策的调整,学校的发展变化,及时对评价指标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青年教师培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以上的原则,青年教师培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构成,如表(P119)所示。

1.师德

在师德培养中,要注重青年教师的师德素质养成,加强在遵纪守法、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事业心、责任心方面的教育,积极引导青年教师,尤其是才入职的青年教师做好人生规划,热爱专业,热爱教育事业,并定期参加各专业系列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2.资格资历

一方面要激励青年教师在学历上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也要在专业技术职务上给青年教师提供发展的空间。按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要求,在不断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中,不断地培养青年人成为“双师型”教师,有计划地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技能,取得国家认可的相关专业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或相关职业(工种)资格证书,提高专业技术水准。

3.教学能力

提高教学能力,教育培养好学生,这是教师的主业。因此,根据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特点,为培养青年教师成为专业带头人和教育教学的骨干,青年教师培养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中,设置了3个二级指标,分别用以评价青年教师承担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的情况,承担实习、实训课程教学的情况和教学效果评价情况。

4.技术技能水平

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升专业建设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教师自身就要提高专业技能,融入企业,了解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全过程。对此,一方面要培养教师提高专业岗位操作能力,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条件,搭建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和参加岗位实践的平台,还要营造大国工匠脱颖而出的氛围,支持和鼓励专业教师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大赛,甚至是教师亲自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大赛。通过大赛活动,鼓励教师提高技能,奋发学艺,寻找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5.专业建设

恢复经济活力,实行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产业转型升级,都需要职业院校培养出数以千计适销对路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青年教师能够合理把脉国家经济发展,根据区域产业调整的需要,及时制定相关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专业发展方案,以便培养出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6.教研及科研

作为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还要根据国家发展、企业技术改造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开展教研和科研活动。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肩负着培养人才的使命,还有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的要求。教研及科研指标下,设置了5个二级指标,分别用来评价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教学研究、技术改造、承担科研任务等5个方面的能力提高情况。

四、结语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教师队伍建设中,又以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为重中之重。按照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方向,以教科研创新团队为引领,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只要做好中长期规划,营造良好的成才氛围,形成积极的激励机制,按照指标体系培养青年教师,并评价培养效果,指导青年教师成长成才,就一定能打造出一支培养大国工匠的“双师”队伍。

[1]课题组.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3):1-9.

[2]方华,王煜.从浙江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励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35):19-20.

[3]赵庆昕.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现状与问题剖析[J].长白学刊,2011,(6):144-145.

[4]谢红勇.创建国家职业标准高职教学模式研究 [J].兰州学刊, 2010,(6):159-161.

[5]兵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关于印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试行))》的通知[Z].2013-09-12.

(编辑:郝 婵)

G715.1

A

1671-0568(2016)26-0118-03

姜黎,硕士,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轻工分院讲师。研究方向: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青年教师指标体系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