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人的安塞腰鼓

2016-02-22 17:36冯亚运
西部皮革 2016年8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舞蹈

冯亚运

(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陕西 延安 716000)



安塞人的安塞腰鼓

冯亚运

(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陕西 延安 716000)

摘要:安塞腰鼓作为西北乃至中国最具黄土气息的一种舞蹈,可更像是一种文化艺术的体现,使陕北贫瘠的土地上多了一抹别样的色彩,这种“精”“气”“神”的表演形式将陕北人这个族群显现的更加富有生命力。夸张的表情、娴熟有力的动作、矫健的步伐、飘扬的红绸子、震耳的鼓声、悠长的唢呐声、整齐划一的群体表演都是安塞腰鼓所独有的特征。从战争到祭祀,从娱乐到表演,从健身到作为文化传播的代表,安塞腰鼓像所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一样在历史的传承与沉淀中骄傲的活着。时至当下,作为安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塞腰鼓不仅仅体现的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融合,更是一种将陕北文化带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艺术表现形式。

关键词:安塞腰鼓;舞蹈;陕北文化;文化传承

1安塞腰鼓的渊源

安塞地处西北要塞,秦汉时期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界地,也是秦汉与匈奴的交界,秦汉设高奴县,宋代设安塞堡。安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上郡咽喉,塞北锁钥”之称,向北可以控制北方地区,向南可以抵御外族入侵。安塞处于黄土高原腹地,西北内陆,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地域与气候的差异使安塞与周边地方的经济和文化有了很大的差异,但长期落后封闭的安塞在文化的传承中却独树一帜,将出生在黄土里,长在黄土里的安塞腰鼓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至今,可以说安塞腰鼓是安塞文化中最原汁原味的一种。

鼓,一种在古代战争中必不可少的装备。遇到敌人突袭,击鼓报警,用以传递信息,两军交战中,鼓更是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战后,战士们的娱乐也离不开鼓,可以作为伴奏来愉悦战士们的心情。后来在欢庆战争胜利的时候,有人便把小鼓系在腰间,用跳舞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喜悦,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当安塞这个地方与鼓这种器具组合的时候,安塞的先人们跳出了陕北最美的舞蹈“安塞腰鼓”,处于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汇点的安塞人民更是将安塞腰鼓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彼此不离。在交通、教育、文化、医疗都不发达的那个年代,安塞人民更多的受到封建迷信和巫术的影响,每逢遇到难治疾病或者自然灾害都会觉得是妖魔作怪,于是又能想到它们可能害怕红色与巨大的响动,所以全身通红的腰鼓便成了现在腰鼓的模样,边打边喊得形式也从那时流传到现在的安塞腰鼓的各种表演上。当安塞腰鼓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的时候,安塞人民开始在祭祀与过年过节中带进了这一隆重的表演。每当在祈求上苍福临百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时候,安塞腰鼓便在震耳的锣鼓与唢呐声中登场了。从除夕到元宵安塞人民为了表达自己对于他人的祝福,便会有安塞腰鼓的拜年表演形式,至今仍然保留这一习俗,陕北人自己管这种形式叫“沿门子”。安塞腰鼓好像逐渐成为了安塞人饭桌上必不可少的“小菜”一样,有和没有已经影响到安塞人民的日常生活了。到现在,安塞腰鼓虽然渐渐地走出安塞,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但它永远非常“接地气”的出现在安塞老百姓的生活中。

安塞腰鼓的演化过程将扭、跳、跺、踢、跃、跨、打都融入其中,又以猛、狂、蛮、狠的动作特点为主要特色。再加上表演者夸张地表情,震耳的吼声和摇摆着的白头巾使安塞腰鼓诠释了不一样的文化体现。安塞腰鼓的装扮也别具特色,“白羊肚子手巾红腰带”这种最为传统的安塞腰鼓装扮无不呈现着陕北人的地域特点与生活习性。植树造林前的安塞可谓是黄土高原的典型地貌,植被稀少,黄土沟壑,放羊人在寒冬头裹白头巾,身穿黑棉袄在贫瘠的黄土地上显得格外清晰。安塞腰鼓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自然也就没有抛弃陕北人的顽强生命力跟纯朴的性格,每次的腰鼓表演中都将安塞人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

2安塞腰鼓的发展

从战争、祭祀、拜年的表演形式到课堂教学和文化传承的体现,安塞腰鼓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象征出现在安塞人的心目中。它又以一种舞蹈的表现形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下,安塞腰鼓经过数年的发展重要成为了安塞中小学必修课之一,安塞人自己对于这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也成就了安塞腰鼓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代表之一。

1942年5月23日,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可关于“安塞腰鼓”进一步改革的讲话, “白羊肚子手巾红腰带”也正是在这一次的改革中成为了安塞腰鼓目前的服装形式,安塞腰鼓也首次出现“好腰鼓”的称号。早在舞蹈艺术十分盛行的唐代,朝廷就颁布过禁止民间乐舞的命令。唐开元二年,颁布禁令:“散乐巡村,特宣禁断”。清代康熙十年以后,曾经多次颁布禁止秧歌的法令,康熙五十七年,颁布禁止《秧歌》、《龙灯》的法令,“时逢岁旦,节庆元宵,唱秧歌舞把戏……跳傀儡贺龙灯…需查究,以靖地方”。同时禁止妇女参加民间舞蹈活动,当然戏中女角也都由男子扮演。延安的这次文艺改革彻底改变了安塞腰鼓的地位,不仅使妇女可以参加安塞腰鼓的表演,而且将安塞腰鼓作为全民健身的可选内容,这可以说是安塞腰鼓走向全国的开始。

1951年,安塞腰鼓第一次走进北京天安门表演,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一致好评。之后更是在布达佩斯世界青年和学生联欢节上代表中国获得金质奖章。1984年,安塞腰鼓首次组成少儿腰鼓方队参加全国少儿歌舞电视调演赛,体现了安塞腰鼓活泼俏皮的另一面,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同年,安塞腰鼓第一次以电影的形式呈现在大众眼前,由陈凯歌编写的《黄土地》在全国上映,以农民为主体的安塞腰鼓队参加了该剧的拍摄,用荧幕呈现出安塞腰鼓的黄土气息。1986年2月,800余人的安塞腰鼓队参加了中日合拍的电视系列片《黄河》,同年在参加《全国民间音乐歌舞电视大奖赛》上获金奖。1987年,安塞腰鼓第一次参加“春节联欢晚会”。1988年,安塞腰鼓参加了全国农运会的开幕式和中国旅游节,并进行了大型场地的表演。

1990年9月,安塞腰鼓以舞蹈的表演形式参加了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第一次将安塞腰鼓呈现给亚洲人民,之后又在在香港回归等重要的节日参与表演庆贺。2009年10月1日,安塞腰鼓受邀参加建国六十周年庆典中农民方队的表演。当安塞腰鼓方阵伴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音乐舞到天安门,1020名腰鼓手成为了所有人目光的焦点,1分20秒的表演时间,安塞腰鼓让世界记住了她。连安塞人自己都说到终于将安塞腰鼓打出了黄土地,打到了北京天安门。庆典结束后,组织方赠送安塞县委、县政府“安塞千人腰鼓舞出爱国豪情”的锦旗,此刻的安塞腰鼓已经成为了安塞人民的骄傲,也从这一刻安塞腰鼓成为了全国人民家喻户晓的陕北文化的典代。

3安塞腰鼓的传承与保护

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2006年,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安塞人民的努力和国家的重视,开创了安塞腰鼓的新纪元。

安塞腰鼓经过数百年的流传,曾一度出现过断带代,所以至今关于安塞腰鼓里最为古老的难度打法已经失传,如“三脚不落地”和“鲤鱼跃龙门二次回旋”。值得欣慰的是关于安塞腰鼓的阵法却都流传下来了,如“秦王乱点兵”、“马弓围城”、“黄河十八镇”、“三角阵”这些古老的阵法都得到了及时的传承,使现在安塞腰鼓的表演更加的宏伟与壮观。

2000年之后,安塞腰鼓开始逐渐走进校园,逐渐成为安塞中小学必修课之一。安塞腰鼓开始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去学习,所以安塞腰鼓出现了不同的年龄段方队,如“老年腰鼓队”、“青年腰鼓队”、“女子腰鼓队”和“少儿腰鼓队”它们丰富了安塞腰鼓的艺术特点。“老年腰鼓队”朝气犹在,动作娴熟,打出了顽强的生命力;“青年腰鼓队”苍劲有力,动作规范标准,打出北方人的豪爽;“女子腰鼓队”整齐优美,红妆两小辫,打出了安塞人的心灵美;“少儿腰鼓队”活泼俏皮,富有活力,打出了安塞人的“精、气、神”。安塞腰鼓的普及不仅仅是农村到城市的传播,最重要的是从黄土地到大江南北的传承。截止2004年,安塞县有安塞腰鼓协会4个,正式注册培训的腰鼓手有4万余人,骨干6000余人,各乡镇都有成立腰鼓协会。安塞腰鼓也逐渐开始由单纯的表演到职业化的演变,越来越多的优秀的腰鼓手开始以腰鼓表演为职业,奔赴世界各地表演。日本、德国、加拿大都有安塞腰鼓的足迹。2011年,在“华侨华人2011年春节大巡游”中安塞腰鼓将最传统的拜年形式拜到了罗马广场,拜到了亚平宁半岛,受到意大利官员及民众的一致好评。

安塞腰鼓如雨后春笋般的遍及全国,是因为它是民族文化的代表,它塑起了安塞人民的一种文化信仰,一种安塞人民的形象,展现的是陕北人的精神风貌。安塞腰鼓独特的表演方式将陕北人热情纯朴的形象表演的活灵活现,这也正是中华民族所需要的民族形象。作为群体性表演的安塞腰鼓,无不体现的是团结的新时代下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陕北人民是勤劳朴实的,这种国民形象的优良典代是中华民族文化所需要的,极大地增加了国民的民族形象认同感和自信心。融入原生态黄土气息的安塞腰鼓正是塑造和谐自然地民族精神风貌的特点,土生土长的民族文化,最具民族特色的表演形式,安塞腰鼓顺应了新时代民族文化传播的潮流,带着自强不息的精神活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它积极向上、热情磅礴的民族形象是国家在塑造国家形象中最需要正能量的一面。“中华第一鼓”这种民族的优秀传承已然成为国家的骄傲,我们的国家与社会也需要这种更“接地气”更能体现我们民族形象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来诠释,安塞腰鼓正是以这样一种表演形式走进我们的生活,走进我们的文化。

4结语

安塞腰鼓具有极为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极为鲜明的地方特色,是安塞县地方文化的宝贵资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下,中华文化的认同归属感显得尤为重要,真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天下第一鼓”的安塞腰鼓更应该顺应中华文化的发展潮流,满足当代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需要,这就需要安塞地方和国家给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足够的重视与保护,正真的将传承与保护结合起来,才能够算作是“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安塞县地方志编写委员会.安塞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2]张新德.安塞腰鼓[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4.

[3]王东.安塞腰鼓“响彻”亚平宁半岛[N].延安日报,2011.2.

[4]杨永林.安塞腰鼓:穿越千年的战鼓[N].光明日报,2014.1.

[5]张立.千人安塞腰鼓队 这样舞过天安门[N].陕西日报,2009.12.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8-0297-02

作者简介:冯亚运,男,汉族,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人, 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生。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舞蹈
你可曾见过父亲的舞蹈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