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治含
(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浅论比喻修辞
谌治含
(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比喻”是修辞学中历史最悠久、运用最普遍的第一大辞格,对比喻修辞格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德国语言学家穆勒所说:“比喻是人类语言中的最有力的手段,没有比喻,语言的发展就不可想象。”比喻具有着清新自然、生动形象、新颖奇特的特点,本文就比喻的构成及分类进行论述,并对比喻在文学作品以及日常写作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从而使比喻更好地为我们的写作服务。
关键词:比喻;分类;运用
古语有云:“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我们不难看出,比喻就是根据心理联想,抓住和利用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另外一个事物来描绘索要表现的事物。
我们常说:“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这就是个比喻句。把“我们的祖国”这个较为抽象的概念用比较具体的事物“花园”来比方,形象地说明了祖国的美丽富足。由这个例句可以看出,一个比喻句通常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所描绘的对象,也就是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如例句中的“我们的祖国”;二是用来作比喻的事物,叫喻体,如例句中的“花园”;三是连接本体与喻体的部分叫比喻词,如例句中的“是”。比喻的构成还有两个不可忽视的条件,一是本体和喻体不同质,有差异处。如“我们的祖国”和“花园”是两个完全不同性质的事物。第二个条件是,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点。“我们的祖国”和“花园”均是美丽的,丰富多彩的。通常情况下本体比较抽象、深奥,是交际对象感到生疏的;而喻体则比较具体、浅显,是交际对象所熟悉和了解的。从而达到具体、生动、而又形象的表达效果。例如:
月亮挂在天上,星星眨着小眼睛,像一群顽皮的小孩子,挤在妈妈的旁边。(陈辉《月光曲》)
星星围着月亮,孩子挤在妈妈身旁,这是两件不同的事物,但有着某种相似之处。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个相似之处,用孩子挤在妈妈身旁来描绘星星围着月亮,把远在银河,遥不可及的的星星和月亮,具体到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孩子和妈妈。使我们对于所描绘的对象有一个更具体、更亲切的印象。
比喻一般主要分为三种,即: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就是清楚的说明是在打比方。明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常常用“像”、“好像”、“如”、“如同”、“好比”、“似的”、“一样”、“犹如”、“一般”、“像……似的”、“像……一样”等词语来联结。这些词便是 “比喻词”。李煜《虞美人》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用“恰似”来表明是比喻,用形象而具体的源源不断的春水来描绘不可名状的忧愁,新颖别致,耐人寻味。
所谓暗喻,就是不明确表示是在打比方,是一种不用比喻词的比喻,直接把本体说成喻体,将事物当作实有其事来陈述。暗喻常常用“是”、“做”、“为”、 “变成”、“等于”、“当作是”等词语来联结本体和喻体。有的修辞学著作把这些词语叫做“暗喻比喻词”,而严格意义上讲,这些词语并不是比喻词。我们所耳熟能详的诗歌《乡愁》中,就成功的运用了暗喻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思念祖国,渴望统一的赤子之心。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面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弯光光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是一种摸不着、闻不到、看不见的情思,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暗喻的方式,把它作为“邮票”, 来邮寄“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忽而又把它比作出了“船票”,衬托“我”对“新娘”的留恋之意。把“乡愁”化为“坟墓”,表现我对母亲的孝子之心,最后诗人思想升华,把“乡愁”化为“海峡”,抒发思乡的情绪,表现了台湾同胞思念祖国,渴望祖国统一的心情。诗中巧妙的暗喻,令人回味。
借喻,是本体不出现,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的比喻。本体和喻体各代表的必须是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如鲁迅在《故乡》中这样写道:“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以“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距离。再如杨朔在《泰山极顶》中所写:“这轮晓日从我们民族历史的地平线上一跃而出,闪射着万道红光,照临到这个世界上。”用“这轮晓日”来比喻“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这两句话中均没有比喻词,同时也没有出现本体,因而借喻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
同明喻相比,暗喻和借喻增加了人们理解的难度,但同时也增强了艺术魅力。除了以上三种分类方式以外,比喻还有许多变式,如:倒喻、反喻、强喻、迂喻、曲喻、博喻、连锁喻等,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说明了。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例证,我们不难总结出比喻的两个主要作用:一是用浅显的或人们熟悉的事物对深奥难懂的的事物加以说明,便于人们深入理解;二是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总的可以概括为: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因此,自古以来,比喻在文学作品中一直被广泛运用。
在中国传统的写作文化中,比喻作为一种表达范式,不仅不重视“本体+比喻词+喻体”的语言结构形式,甚至还发展演化为一种“托物寓意”的表达手法。所谓托物寓意就是把深刻的涵义寄寓于某一客观物景故事之中,通过对客观物景故事的形象描绘来传达或暗示出作者的旨意。例如《诗经·硕鼠》便是一首托物寓意的诗,全诗就是一个整体的比喻,把搜刮百姓财物的贪官比作大老鼠来进行控诉。
在庄子的散文中,我们仍然看到了这种表达。如庄子著名的《养生主·庖丁解牛》,也是一个托物寓意的整体比喻,用庖丁解牛去比喻养生的道理。
宋代大学者朱熹也用这样一种“托物寓意”的比喻方式来清楚地阐明学习的道理。他在《观书有感》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用方塘清水来自源头活水的道理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
一代文豪鲁迅在其作品中就将比喻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鲁迅小说的小说中,几乎运用了所有的修辞方法,这也是他的小说富有文采的一个重要原因。鲁迅先生的作品中不仅大量使用比喻,而且往往用的新奇巧妙,出神入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他的作品中,几乎篇篇都有比喻,鲜明活泼丰富多彩。在鲁迅笔下,巧譬妙喻,纷至沓来,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取材面广。天上飞的、地下走的,很多是我们熟视无睹的,可是一经鲁迅妙笔点染,就成了精彩的比喻。《华盖集·夏三虫》中写的“你看那‘一声不响地就是一口’吮血的跳蚤”,比的是军阀;“那不叮之前,亦哼哼地发出大篇大议论的蚊子”,比的是政客。对于人物的刻画和生活细节的描写,鲁迅先生更是使比喻修辞得到创造性的运用。在《药》中:“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向上提着。”这里用“仿佛被无形的手向上提着颈的鸭子”来比喻踮着脚、伸着脖,围在刑场周围看热闹的人们,形象地反映出了他们的愚昧和麻木。“小栓坐在里排的桌前吃饭,大粒的汗,从额上滚下来,夹袄也贴住了背心,两块肩胛骨高高的突起,印成一个阳文的‘八字’。”“一个阳文的八字”比喻得新颖而奇特,显示出了鲁迅先生敏锐的观察力。《故乡》中的另一个描写更生动,“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突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的面前,两手插在髀间,没有系群,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在这里首先对杨二嫂进行具体的外貌描写,用了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来刻画她的形象,鲜明而生动,一个活生生的杨二嫂跃然纸上,使人过目不忘,意犹未尽。
除此之外,鲁迅先生很善于运用比喻将晦涩难都的道理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这无疑又是比喻在其作品运用中的又一大成功。他在《故乡》中写道:“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用“正如”一词明确表示这是在比喻。而这样一个看似简单而又无意的比喻,却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希望存在的偶然性。再如《未有天才之前》:“所以我想,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这里用“譬如”显示比喻,鲁迅用花木生长需要土来比喻天下的产生需要适合的民众条件。用一个浅显的事理来说明一个深奥的道理,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鲁迅的比喻具有一种冷酷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它对历史和现实毫不妥协的揭发。比喻因此而获得了一种高贵的品质,从此展示了它的另一种可能性,而不再是简单轻描淡写。比如,作为先觉者,鲁迅时时感到独醒的寂寞,这寂寞给他怎样的感觉呢?“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鲁迅对比喻的革命,主要体现在对喻体的选择上,本体却还是那些我们常见的本体。喻体选择的独特性来自鲁迅特异的生命体验和对生活深刻的洞察。华老栓买药途中遇见的那“一堆人”,“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似的,向上提着”。群众的被动性,就从这“一堆”和“鸭”中显露无遗;至于“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似的闰土,“仿佛是木刻似的”祥林嫂,则让我们在两个揪心的喻体里,深入普通人悲苦的命运,这便是鲁迅深刻的思索。鲁迅的比喻与趣味性无关,与文人情调无关,它直接指向现实存在,入木三分,淋漓尽致。甚至可以说鲁迅的比喻,是真正的现代的比喻。
比喻在大家笔下的运动自如,总是让我们与那独特而又奇妙的表达效果不期而遇。我们也应从中学习到一些比喻修辞运用的方法。喻体应为读者所熟知,这样的比喻才是好的比喻。比喻是提高话语表达效果的很好的手段,但是,并不是用了比喻就能够提高表达效果,不恰当地运用比喻,或者滥用比喻,可能影响到表达效果。因此我们在运用比喻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两类事物,运用比喻时,先要明确想表现本体的什么特点,然后根据这一特点积极展开联想和想象,寻找一个和本体相似而又完全不同类的事物来作比。如果没有相似点,那就不能构成比喻。例如:“她笑得真甜,像个哈密瓜。就是没弄清“甜”的不同含义,“笑得甜”指面部表情舒展姣好,而不是味觉的甜,和“哈密瓜”的甜完全不同,这便是比喻的错误运用。二是比喻的运用应通俗易懂,贴切生动。喻体应该是大多数读者、听众熟悉的事物,而且与本体显得贴切才好,才能引起读者、听众的想像,产生趣味。“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典故就说明了这个道理。三是比喻的运用,要新鲜,贴切,不落俗套,因循守旧,陈陈相因,丧失趣味。比如最初把某一快速运动的事物比作“闪电”,显然是有创造性的,但如果凡是类似的事物都比作“闪电”,那就太使人腻烦了。 “光阴似箭”,最初也许是一个有创造性的好比喻,但现在还说“光阴似箭”,就成了陈词老调了。四是比喻的运用要注意感情色彩、民族色彩、时代色彩、地域色彩等。即注意感情色彩的褒贬,民族的文化背景、共同心理、风俗习惯,以及不同时代的文化背景、心理变化等因素。最后,应注意风格的协调,也就是要考虑到语境、对象、内容、表现手法等。
总之,比喻的运用原则是得体。即在两者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不能过度追求新奇感、审美感,为追求奇巧而晦涩费解,妨碍意义的表达;也不能过分讨好读者,一味追求解读方便而降低标准,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总的说来,能否用好比喻,不仅仅技巧上的问题。要使比喻有高度的思想性,贴切生动,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就需要我们有敏锐的视角,洞察事物的本质,熟悉群众的生活和语言,这样才能用好比喻,为我们的文章增色添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8-0251-02
作者简介:谌治含,渤海大学文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