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佳明
(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新世纪网络文学纵横谈
董佳明
(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网络文学是一种新兴的文学现象。如何评价它的价值意义,当前研究界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不过,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看,网络文学是不失其现实价值的。
关键词:网络文学;作品;现实
为什么说网络文学在文化产业中有着一定的价值地位呢?如果注意到它和电子游戏、电视连续剧、动画等文化产业有着很强的潜在的互动关系就不难明白这一点。当前的网络文学实可承担起文化产业链基础的角色,它的庞大数量的原创文本能够成为各文化创意产业天然的原创文学脚本资源库。对于我国的文化产业界来说,网络文学还有另一层重要意义:不论评论界如何臧否,网络原创文学的阅读事实上已成为时下最重要的文学消费形式之一。 网络文学庞大的作品数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特点。网络文学自上个世纪末诞生以来已催生了大量的文本。仍以起点为例,到今天它推出与介绍的网络原创作品已近9万种。当然,当前网络文学创作中的一些根本缺陷也需关注。从思想内容来说,不少作品低俗、偏执;从形式上看,作者多缺乏写作经验,使得他们在开篇之时穷极其妍,但在故事情节展开时却显得难以为继了。大体而言,网络文学目前处在自发、随意的创始过程中,还难以与传统的纸上文学相抗衡,许多作品还相当幼稚。但不少网络文学作者认为,当网络成为人们更习惯和熟悉的媒体时,网络文学将成为文学流通的重要方式。
当计算机网络从文学地平线上升起时,并其快捷的信息处理、自由的虚拟空间,很快就吸引了文学的目光,诞生了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无论人们对于"网络文学"还会产生多少争议,这个词早站稳了脚跟。现今已经没有多少人否认网络文学的存在。 尽管"网络文学"的完善定义有待于理论的进一步修补,但是,网络文学的十年之路,早成为当代人眼中的准主流文学。最近在想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纯文学从始至终根本就是个伪概念,被读者认同的文学才是主流。而现今人们的目光已越过这个事实向后延伸:网络为文学制造了强有力的冲击,因为网络文学的出现,传统文学早已 深刻的改变。这不是臆断,而是事实。试看当年明月、慕容雪村、 蔡智恒、安妮宝贝、李寻欢、宁财神、邢育森等等一大批网络作家世人皆知,他们亦成为图书市场和影视领域呼风唤雨的人物,他们的网络作品如 《鬼吹灯》、《星辰变》《第一次亲密接触》等优秀作品,在网络上的平均阅读率已经超过了2000万次。不仅线上火,线下也火,在这些作品的带动下,网络文学创作进入到一个繁荣时期,据统计,来自于网络的内容线下出版一年总印数已经超过1000万册他们的作品长期占据的畅销书排行榜,他们在制造着阅读流行,他们在引领着小说创作的走向。
网易公司与文学网站"榕树下"的文学评奖也成为现今文学届的关注焦点 。检阅过"榕树下"网站的得奖作品之后,资深作家陈村慷慨地赠言网络文学:"前途无量"。他在"网络之星"丛书的序言之中说:"有人一口否定网上的文学作品都是垃圾,那是精神错乱,我们应该怜悯他。有人说网上的作品才是文学,那是理想,我们要努力。"显而易见,陈村所青睐的是"网络的原创文学"―就是在网络空间写作和发表的作品。
伊格尔顿曾经提议考察艺术的“生产工具”。对于文学说来,书写工具很大程度地决定了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之间的互动关系。从龟甲、钟鼎、竹简、缣帛到纸张,新型的文学生产资料不断地改变书写者与阅读者的范围。这不仅派生出种种特殊的文体,同时还不断地重建文学社会学。如同人们的历史考察所发现的那样,书写工具的日益廉价导致了持续的文化民主。书写工具摆脱了权贵阶层的政治、经济垄断之后,文化归还了大众。大众的通俗语言赢得了文字的记载,甚至赢得了刊印的权利。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事件;这时常还意味了某些发不出声音的匿名阶层开始浮出文化地平线。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文化生产工具以及文化传播体系的改变时常是缔造一个新型社会的重要条件。根据安德森的观点,印刷技术的发明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安德森称之为“印刷资本主义”。他概括说:“资本主义和印刷技术通过作用于人类语言的不可避免的多样性的命运,使一种新形式的想象的共同体成为可能,这种共同体的基本形态为现代民族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作为人类文学活动的结晶,文学经典已经超越了一切文本,具有了相当的稳定性与神圣性。而一部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原因说白了就是由于它们是那个时代里特定知识阶层或精英集体价值观念的显现。文学经典是在文学史上经受住历史考验,被普遍认可的重要文学作品。而所谓经典,它形成的原因很复杂,除去时代、文化、政治、意识形态等外在原因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便是文学经典必须有滋养人们的精神价值。纵观历史,从为后来人展现先秦文化的《诗经》一直到近代鲁迅笔下唤醒国人的《呐喊》,历史流传下来的这些传统哲学、经典文学等,都能够向我们传递一些信息,并且具有教化功能,其教化功能通过历史流传物自身蕴含的人性的、普遍精神的张力而实现。经典文学在流传过程中,新的理解不断地被融合到其中去,丰富着这些历史流传物。因此不难发现,文学经典对于人们精神的滋养是其他文化形式不可替代的。
网络的发明骤然增添了文学两端的张力。一方面,文学赢得了前所未有的传播范围与传播速度;另一方面,文学撤消了作品发表之前的一切审查机制。文化公共空间最大限度地向私人话语敞开。某种意义上说,网络文学似乎返回了文学的原始状态:人人都可以无拘无束地利用文学形式抒情言志,或者叙述种种白日梦。
现在,方兴未艾的网络文学势头强劲,风头正足.”榕树下”“黄金屋”“红袖添香”“幻剑书盟”等原创网站已经享有相当的知名度,新浪、网易、搜狐等门户大网不约而同地都为网络文学开辟专区,加大扶持力度。与此同时,一些传统文学刊物也纷纷与互联网联姻。网络写手痞子蔡、安妮宝贝、李寻欢、宁财神等成为媒体追捧的对象,炙手可热。有人扬言,网络文学是一种全新文学,使文学的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极有可能是未来文学的主流样式:有人则对网络文学不屑一顾,认为不过是文学的卡拉OK和大众游戏;有人慎言网络文学尚在襁褓,还没有形成具有独立成熟的文本样式,目前无定论……一时众说纷纭,各执一词。那现实的网络文学是什么样的状况呢?
1网络写家良莠不齐,水平差距大
网络写家的情况不一,他们的生活经历、年龄状况、个人信念五花八门。对世界的感受和理解的情况也千差万别,共同的特点在于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兴趣。虽说网民的年龄空间很大,下至七八岁孩童,上至八旬老翁。但网民主体是青年和少年群体,网络写家的主体也以“七八十年代的人”为主,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着网络文学的特质。他们基本上没有过巨大的生活冲击,生活于较为宽松的环境之中,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但也缺乏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积淀。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属于学生或工作不久的年轻人,社会阅历浅。上网的最初目的是与人交流、聊天,并非冲着文学而来。《大话西游》的流行从侧面也反映了网上“新新人类”的人生观念。从网络写家的整体特点可以看出,网络文学的参与人由于自身条件决定,网络文学的广度和深度较传统文学都有相当差距。网络文学文体简单,且趋于一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写家年龄群体范围的扩展,网络文学的前景应该是非常乐观的。
2网络文学题材灵活且相对集中、短小精悍、风格独特
结合网络写家们的情况来看,网上写作流行以下几年常见类别:
1.1情爱题材作品:其中爱情又占绝大多数,初期多为青春期的个人经历,网恋种种,文笔随性,感性重于理性。继而部分网络写手有意识地创作此类作品时,或用调侃语气,或精巧设置情节,或撷取片断摄影于文字,行文风格有所变换。但是欠缺全面把握的功力,极少有鞭辟入里的深度,更多充满留恋、失落、惋惜、痛悔诸多情调,或弥漫玩世不恭的迷惘气息,却脱离时代社会的背景点睛。
1.2搞笑题材作品:各种搞笑题材的网文在网上大行其道。譬如 “鸡为什么过马路”的滑稽阐释,为鸡过马路附加了种种意义,最终达到对所加意义的讽刺嘲弄,成为网络文学中不可忽视的“鸡过马路现象”。针对各种节日庆典,每个文化界热点,媒体大腕名流,作者一发而就,典型的网络文学快餐。不追求如何深刻透彻,就是逗人乐呵,对某某人冷嘲热讽,有时近乎无理取闹。除了应景式的时效性搞笑网文,拽古人来表演喜剧作品也络绎不绝。大凡历史名人,从秦始皇到水浒好汉,从七仙女到观音如来,尽皆穿上小丑服装滑稽上场。世间万物,没有什么不能用来搞笑的了。由此可知,此类作品多属快速消化、快速消亡的搞笑网文,与文学本质有很大的差距,能够称得上精品的寥寥无几。
1.3武侠题材,鬼故事 、童话、杂文及其他:金庸古龙是网上永远说不完的话题,大批网民在虚拟的武侠天地中留连驻足,笑傲江湖。郭靖、乔峰、令狐冲、黄蓉……皆是常说常新的焦点,其评论数量也令人叹为观止.网民迷恋于扣人心弦的情节起伏、刀光剑影,津津乐道于主人公性格爱好、行为取舍,从而忽视作品本身的思想内涵,好其表不究其里。因此网民创作的武侠小说鲜有大气之作,谋篇布局短小,中短篇为多,偶有新意.此外,以宁财神为代表的鬼故事系列带来了极大刺激性,然而观者云集,作者却屈指可数。纵观之,雷同者多,模式固定,离纯文学有很大一段距离。杂文则是网文中一大奇观,随心所欲,任性发挥,气象万千。童话在创作中并不突出,但它洁净无尘,折射淡淡光明。
1.4网络文学的创作开始向功利化的方向跃进。不少评论家都曾强调过网络写作的非功利性,但非功利性一说值得商榷。网络作家发布自己的文章,冠之以各种各样的名称,如《爱情蚂蚁》《活得像个人样》《蚊子遗言》等以及为自己取各种各样标新立异的绰号,本身就反映了被“点击”的希望,而且点击次数越多越好,这是一种对被承认、被欣赏或者说成就感的追求。现在,各大出版社纷纷将网络文学结集出版,使之进入商品流通领域,从而在其文学性之外附加上了商品性。同时网络作家的隐蔽性已失去,不少成名作家都从幕后走到前台来亮相,成为传媒炒作和评论的热点。过去默默无闻的网络写家通过自己的特色写作名利双收已是不争的事实。他们将成为网络文坛的新偶像,从而影响和带动广大的创作队伍向功利化的方向跃进。当然也有些写家在名利诱惑中依然故我的存在。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网络文学就如同肯德基麦当劳一样很香很好看很美味可营养却极低。以起点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学网站的兴起,是建立在千字2分钱的基础上。因而在现在来说二十万字的小说不能称之为长篇了,可能只是一部小说的口头而已。小说越来越长。而这类小说的绝对以情节至上。因为只有好的情节才能吸引读者,而每天的不断更新更是造成了小说质量的不断下降。在这类小说中真实性精神价值艺术性已经不再重要的。一切以市场为中心造成的问题必然是文学不再是文学了。美国学者希利斯米勒的《文学死了吗?》中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是文学是虚拟现实还有一个是文学会不会面临死亡。在郭庆光主编的《传播学教程》中也提出一个观点:大众传媒并不是人类的奴仆,它提供给人类的现实不是我们所粗话的真正的现实,而是经过媒介营造的媒介现实,它的权力就在于他有权对真正的现实进行选择过滤加工,然后再以自己所喜好的方式灌输给广大受众。在这里我们很明显的知道变成了消费品的文学所虚化的环境早已不是我们所熟悉的了。而这一切只是为了金钱文学只是一种商品,文学没有了尊重性。似乎每个人都可以对文学说上几句。文学似乎没有了价值。只是某些人的鸦片烟而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8-0179-02
作者简介:董佳明,渤海大学文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