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中无障碍设施的应用研究
修茂菱
(四川外国语大学南方翻译学院艺术学院环艺一班, 重庆 400000)
无障碍设施(Barrier-Free Facility),源于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 Design)概念。它是20世纪初由西方建筑师提出的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旨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广大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一个行动方便、安全的活动空间,创造一个平等的、全民共同参与的社会环境。随着理念的不断发展,无障碍设计己经成为为全社会所有人服务的一项设计。我国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是从规范制定开始的。1986年,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共同编制了我国第一部无障碍设计规范《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设计规范》。
纵观整个人类历史,由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始终存在着这样一个综合性的群体:既存在着身心健康的年轻人,同时也存在着行动不方便的老年人、残疾人、幼儿及身体病弱的病人等。复杂的社会群体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同时也给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一个难题:如何解决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无障碍问题。
从目前可查阅的文献资料中看,我国行动不方便人群面临以下问题:
(1) 残疾人士比重大: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502万人次(数据截止2013年6月3日),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6.34%。但由于行动不方便,或城市建设中无障碍设施的不齐全,他们无法独自参与正常的社会活动,给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巨大压力。
(2) 城市老龄化情况加剧:自2005年以来,我国60岁以上人口呈线性增长,截止2012年统计结果,我国有19390万人次老龄化人口,占全国人口14.3%。
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服务对象是人,优质化的设计是需要满足所有群体的使用功能的。从上文背景资料来看,对于行动不方便群体的关注,往往才是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与此相关的是,合理的采取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和应用,以达到优化城市景观设计的目的。
早在20世纪初,为保障第二次大战后出现的大量伤残人士以及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特殊弱势群体更加安全、方便的生活,西方国家率先提出了一种新的建筑设计方法—无障碍设计。从而无障碍设施也随之应运而生。随着社会民主意识的增强,科技的快速发展,无障碍设施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际上对于无障碍设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初,当时在瑞典、丹麦等国家就建有专供残疾人使用的设施。从1961年美国制定了第一个《无障碍标准》开始,包括英国、加拿大、日本在内的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制定了有关残疾人的法律和无障碍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如今,已经由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施逐渐开始关注无障碍环境的整体营造,并逐步把物质环境的无障碍建设与观念、制度等非物质环境的无障碍建设结合起来。
在城市景观中,国外采用了很多细心独特的无障碍设施设计,来达到保护行动不方便人群。美国克利夫兰市“植物园”城市景观设计,其花园中栏杆无障碍设施非常人性化。该设施的设计要点在于,在栏杆把手外侧刻有盲文。盲文显示了该点所在的一切环境信息,包括地点、周边植物环境等。这使得行动不方便人士能更好的体验景观带来的趣味和休闲性,人性化十足。诸如此类的设计比比皆是。公共座椅设计成圆弧状,既满足了艺术设计上的形体造型,亦可以减少棱角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同时合理的设计高度,也达到了区域分割的作用。这样年幼的儿童(标准水平身高)就无法翻越座椅到达另一侧的危险植被区域。同样的,在公共区域放置一个圆形花台,高度正好合适,能让座着轮椅的人轻松的与花草对话,设施光滑的边缘也不会伤人。
与国外无障碍设施规划建设情况相比,我国无障碍设施规划建设起步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在实施中不断摸索、逐步规范、持续提高的过程。虽然经过了多年努力,并且国家和政府在无障碍设施中投入了大笔经费,但是却面临着使用困难的局面。
城市景观无障碍设施中,盲道是比较重要的一点。但是据笔者调查,有不少盲道或因为施工质量问题,破坏严重;或是被商家、车主占道。图6显示了杭州西湖景区北山路的特色街区的盲道使用情况。一些露天茶座占据了原本供市民和游客行走的步道,街区沿途铺设的盲道也一并被占用。从另一个案例中看出,在设计方面,设计师也未能考虑行动不方便人士对坡道使用要求。各种桥、阁、楼、台,甚至博物馆都极少配套能让轮椅上下的无障碍通道,而有坡的地方,不是不够宽,就是太陡,非得几个人抬轮椅才能过。
虽然国内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有诸多不足,但在另一些案例中也可以看到闪光点。苏州盲人植物园设计时采用了全部平整的园路,没有一个台阶,精心设计了缓坡铺道,并且沿着园路设置了1200m长的不锈钢导盲栏杆。园中设置了六十多台的植物语音介绍设备,同时也有盲文介绍牌,让视觉障碍者和听觉障碍者都能很好的体验景观。行动不便者在生活中的诸多不便,遇到的各种障碍并不是他们自身的缺陷,而是由所处环境的缺陷而造成的,在无障碍设施设计中,认识到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在设施设计中才能够从人的需求出发,改造环境,使对人产生障碍的设施最小化,直至不存在。
常见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无障碍设施主要包括各类建筑及园区景观入口、水平与垂直通道、洗手间、浴室以及相关服务设施如服务台、公用电话、客房、观众席、停车车位、室外通道、人行道及无障碍标志等。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则主要包括缘石坡道、过街天桥、过街地道及盲道等的设计。显示了一类合理的无障碍设施。从人本主义入手,结合人体工程学相关知识合理设计尺寸大小、布置位置,并考虑了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功能,不仅方便了行动不便人士的使用,也使得整个设施不显得那么突兀。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空间环境和生活质量在不断改善,城市公共景观建设也正在不断的发展与革新。城市公共景观建设应本着“以人为本”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宗旨,更应注重社会弱势群体的需要,加强城市公共景观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建设,与国际化城市建设接轨。城市公共景观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是一个综合的系统问题,它不仅是城市物质环境的构造,也是城市空间景观环境的组成,同时也是城市社会人文的表现。城市公共景观无障碍设施设计的物质性、景观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城市公共景观的创造和实现在城市的环境建构中将是必要而不可回避的。因为一个自然社会的环境中不能满足所有人的内在需求(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和有特殊需要人的内在需求,就是对环境资源的极大浪费,更是对人本身的极大漠视和不平等的体现。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8-00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