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煜辰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国画系 四川 成都 610207)
浅谈书法练习对学好中国画的重要意义
白煜辰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国画系 四川 成都 610207)
摘要:文章从山水画大师李可染的话引出,青年画家由于缺少书法练习,而对笔墨的掌控不足,其后论证了笔墨对中国画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自己对书法练习对于学好中国画的四个好处,最后练习以书入画更加说明了书法练习对学好中国画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书法;练习;笔墨;中国画
无论是在中国美术史上还是在中国书法史上,书画同源这个问题一直被古今艺术实践者和艺术理论家不断讨论完善,形成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那么书法练习对于学好中国画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呢?在《可染论画》中有这样一段话,“由于笔墨的功力差,往往使画面软弱无力而又降低了中国画的特色。尤其是书法,可以说青年作者大多数没有在这方面下过苦工,在画上提几个字,就像在一首有没得音乐中突然出现几个不协调的噪音,破坏了画面。比喻总是蹩脚的,其实,我说的‘优美的音乐’——画面本身也往往因为笔墨底气的不足而大大逊色、减少了‘逼人’、‘感人’的艺术力量。”
笔墨是中国画的最具特色的特点,灵魂所在,当然也是中国画学习中的难关的难关,而研习笔墨,最好的方法就是从书法入手,不单单只是为了掌握用笔的方法,更是为了熟练的掌握对墨,对线的掌控力。在画画的过程中,线条要控制到每一个点。好比拉琴出身入化的人,控制琴弦控制琴弦要慢中有力,密切,快中沉稳,连续。每一笔都要掌控到位,不能敷衍,每一笔都要用情感画出来,贴近生活。用笔有干湿浓淡,有参差变化,粗细刚柔,好像动感的音符,组成富有变化也富有节奏的旋律,笔墨传情。
我认为练习书法对中国画的学习有四大不可替代的好处:
其一,毛笔是中国画的工具,学好绘画,掌握工具不可置否。毛笔的运用有中锋、侧锋、藏锋之分,有方笔、圆笔;有轻重、缓急;有提顿、苍润。如果只是单纯的笔线,要有贯通的气势。毛笔的线条的运行,表现出中国画的筋骨,血肉,这对用笔的要求则是极高的。通过书法的练习,能直观的看到用笔的情况,是否软弱无力,是否输入情感,在哪些用笔的方面存在缺陷,而在画作上,则受到画面的影响,无法直观地看出更多问题。
其二,汉字博大精深,每一个字都是一个结体,都可以算的上是一个完美的构图。练习书法能够提高自己对画面的掌控力。一寸画面一寸金,画面位置经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对于关于画面掌控力也有了很高的要求。而练习书法的点画穿插,纵横有像,计白当黑,虚实相生,奇正相依,长短有度,就像在构建一座建筑,也为构建一幅画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三,下笔有神,笔墨带意态。唐人讲法,宋人尚艺。宋字及其富有意态,风度就不同了。书写者的主观意趣,有意无意赋予书法字形一种飞扬的生命力,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有对比,俯仰,顾盼,承接,呼应,形成一种情感互动。这正是我们学习绘画所毕生追求,追求画面的情感铺面,追求绘画的意境,意态。
其四,风貌是书法个性神采、韵味、格调的体现,或张扬卓越,或潇洒飘逸,或秀美迤逦,或端庄大方,写出自然状态下无意识的去带有自己的风貌,也就是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则对于绘画形成个人风格,带有个人风貌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画中免不了题字落款,书法与画中位置,疏密,与绘画立意,情感应该融二为一,不能像文章开头所说,一落笔就是一首优美旋律中最蹩脚的一个音符,瞬间毁掉了整个画面。古人有“以书入画”之说,何谓“以书入画”?历代文人画则表现的尤为明确,书画意境融为一体,书就是画,画就是书。今人多理解为作画的“书写性”,即将书写的笔法移植到作画中,这一点很重要,但是有些片面了。书法要遵循空间结构,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距则是大成,而把随心所欲不逾距能运用到绘画中,则是练习书法对学习中国画的重要意义。中国书画关系深厚,但是历代书家并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的画家,但是一个伟大的画家,必定深谙书法之道,这正是我们现在青年美术学习爱好者所缺失的东西。
参考文献:
[1]《可染论画》
[2]《大师的艺术课》
[3]《书写苍生》
作者简介:白煜辰(1994-),女,河南洛阳人,汉,本科,研究方向;中国画。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0-02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