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天赐
(邵阳学院,湖南 邵阳 422000)
浅析甘肃庆阳秧歌小调的艺术特点
邱天赐
(邵阳学院,湖南 邵阳 422000)
摘要:庆阳秧歌小调是长期流传于甘肃庆阳地区的一种具有民间独特色彩的小曲艺术,是当地人民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文化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精神和物质文明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擅长庆阳小调的民间老艺人逐年减少,喜欢或者能够演唱秧歌小调的人越来越少,秧歌小调面临着失传的局面,令人担忧。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和走访,对庆阳秧歌小调做了一些粗浅的探讨,旨在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音乐工作者关注传统音乐文化,重视庆阳秧歌小调的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庆阳秧歌小调;社火;小曲;艺术特点;表现力
1庆阳秧歌小调简述
庆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尤以秧歌最为突出。说起秧歌,我们必须得说一说社火。庆阳社火的起源与古代祭祀太一神等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大多时间在夜间举行。起初人们只是单纯地打着火把进行祭祀活动,后来慢慢发展到把祭祀太一神这一活动演变在元宵节这一天进行。据陕西《靖边史》(四卷,清代刻本二十五年)记载,春节前后几天,市场张灯,扭秧歌,村民着装击鼓,这就是“社火”。在这些祭祀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歌舞“社火”的表演,意为逐瘟,这些歌舞表演大多以小曲的演唱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表演活动慢慢将秧歌、舞蹈、戏曲表演和剪纸、竹扎等工艺融于一体,成为一种综合表演艺术以后,秧歌小调也随着社火表演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不断丰富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受人民群众欢迎。可以说秧歌小调是在社火的孕育中不断发展壮大,并且成为社火中最为核心的节目,深受老百姓喜爱,逐步传扬开来。
2秧歌小调的特点
庆阳秧歌小调是传统的民间艺术,演唱曲目多,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了他们的人生观、信仰、价值观、风俗习惯、民俗文化等等。从内容上看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社会生活类。此类曲目占据了秧歌小调演唱的大多数,如 《两亲家打架》《十二月》、《张连卖布》等等。二是历史故事类。此类曲目较少,但篇幅较长,如《沿唐》、《五典坡》等。
秧歌小调曲调种类繁多,小曲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为过门调,包括柳青调、满天星调、入谱儿调、一串铃调等。一种为演唱调,包括东调、西调、一心调、大哭调、小哭调、黄铃调、紧书调、简花调、月调、彩花调、双、单背宫调等等。曲调大多调为五声调式,七声民族调式较少,曲调优美,朗朗上口。秧歌小调的剧目大多在夜间璀璨的灯火相映之下演出,熠熠生辉。秧歌小调的音域较窄,大多都为半八度,容易传唱,有时音域可用两个八度,音域一般在C1—F2之间。小调音乐节奏自由,速度则根据演唱者和剧情演出需要而自由处理。
2.1秧歌小调的演唱韵味
庆阳秧歌小调的演唱韵味丰富又特别,调尾托腔运用相当多,强调字音开合准确,讲究圆润。咬字是秧歌发音的首要因素,发音时要辨明五音及浑浊、尖团字。咬字要求准确,根据情感的表达,咬字的轻重分寸要恰当。要防止把音咬得过死,而失去了原本要表达的情感。在庆阳秧歌中“润腔”手法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它包括多种装饰音的运用等,有的是为了协调腔词关系而加,有的是为了装饰润色曲调的,起美化情调作用。气口则根据音乐旋律和情绪的需要,采用偷气、取气、换气、歇气等等。有的曲调一气呵成,在气势上给人以咄咄逼人的感觉。腔调较慢时,采用大气口,换气从容不迫。急换气则运用小气口,字多调促。当调连绵不断时采用偷气,以弥补气息不足。气口的安排与换气的运用,在小调的演唱中起着重要的表情作用。
2.2秧歌小调的歌词特点
小调歌词具有浓郁的地 方情调和风味,反应生活气息和本土风味。如秧歌小调《摘棉花》中唱道:你呀十的起来,奴呀十的八来,咱夫妻的娃呀还没养下,人家的娃娃会摘棉花,咱夫妻的娃娃才会叫妈妈,你担上担米我抱上娃呀……
这段歌词描写了陇原地区民间婚嫁准备习俗,语句平实,情真意切,句子字数大致相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调都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秧歌小调的歌词土到了极致,俗到了极致,也形象到了极致。概括起来为三个字:真、善、美。
真。秧歌小调的歌词是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摄取的,表露出的情感非常真实,因而给人感觉是那么的具体真切,一点都不会让人觉得歌词中有一丝一毫的虚情假意,表达的是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安定和谐生活的无限热爱。
善。秧歌小调的语言所展现的是朴实善良的本性,毫无掩饰和真实地给我们展现了当地人温柔善良的宽容之心,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友爱。例如《杏园和番》中唱道: 爹娘泪不干,急忙走上前。说几句话儿娘把心放宽,怕哭坏了二椿……
美。秧歌小调的语言所展现出的淳朴的音乐形象让人近乎痴狂,尽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庆阳秧歌凝聚了足以穿透黄土高原的强悍生命力,这块封闭的土地保存了庆阳秧歌小调所表现出来的纯朴真实、勤劳俭朴、强悍不屈、坚韧不拔精神,在这块土地上闪耀着人性最动人的光芒。
3结论
庆阳秧歌小调是“陇原曲艺上的一朵奇葩”。庆阳秧歌小调来自于民间,创作于民间,流行并发展于民间,是庆阳人民生活文化娱乐的主要形式之一,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民间传统文化。它历史悠久,曲调优美,通俗易懂,深受百姓喜欢,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它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及文化状况,对社会发展史、曲艺发展史具有考察借鉴意义。庆阳秧歌小调也是庆阳人民映射在世界的影像,是庆阳人民群众的心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秧歌小调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值得我们从多个角度、深层次地探索和研究,让秧歌健康蓬勃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伟杰,陈丹布编著.曲式分析基础教程[J].2006,5.
[2]樊祖荫.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干问题的思考[J].音乐研究,2006,(1).
[3]乔振祺.“社火闹春”流行的民俗文化[R].中国报道,2012,(97).48-49.
作者简介:邱天赐(1994.10-),男,汉,甘肃庆阳人,邵阳学院音乐系学生,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音乐学。
中图分类号:J64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0-0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