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金融对我国央行职能的影响及对策

2016-02-22 13:42张小兰
西部皮革 2016年22期
关键词:电子货币中央银行传导

张小兰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浅谈网络金融对我国央行职能的影响及对策

张小兰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网络金融是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网络时代的金融运行模式。本文回顾了网络金融的发展态势及其对传统金融产业产生的深刻影响,探讨网络金融对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两大职能的影响,并提出了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建议。

网络金融;电子货币;金融监管;中央银行;货币供给

1 引言

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与全球金融的高度紧密结合,使全球金融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网络金融时代。网银、手机银行、支付宝、微信红包、余额付、亲密付都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快捷完成操作。网络它不同于传统的以物理形式存在的金融活动,其存在的形态上虚拟的,运行方式是网络化的。网络金融的发展在提高金融服务率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金融理论和实践问题。由于电子货币和电子金融工具的出现并迅速取代传统的货币和金融工具,传统金融理论的立论基础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社会资金流转方式的变革也同样会对传统的货币传导机制及相应的货币政策理论提出诘难,面对被网络金融重塑与再造的金融产业,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依据、监管体制和监管手段将面监同样严重的挑战。

2 网络金融对我国央行职能的影响

2.1 网络金融对货币供给理论的影响

(1)网络金融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实行法定准备金制定以控制存款扩张和货币创造的一个特殊的货币层次。随着电子货币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当电子现金可以成为新形式的现金货币,加入基础货币行列时,则可能使得基础货币虚拟化。电子货币的发展将减少流通中的现金,在银行准备金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基础货币将呈下降趋势。

(2)网络金融对利率的影响。利率是货币供给与需求均衡的产物,如果货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利率水平也将发生变动。电子货币的出现导致货币供给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央银行的控制,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可控性下降,货币供给主体的拓展使得货币供给更多地取决于经济运行的需求,而不是中央银行的意图。

(3)电子货币交易平台和电子金融市场的开放性、全天候和无疆界限制,使网络经济趋于全球化发展。一国的货币政策已很难不受其他国家经济和政策的影响。中央银行在测定电子货币量和执行货币政策时将不得不与相关国家进行政策的协调,从而增加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及执行的复杂性和难度。

2.2 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1)电子货币的出现将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发生彻底变化。在电子货币尚未出现之前,商业银行在传导机制理论中,主要充当导体角色,中央银行的意图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传达到经济社会。但是由于电子货币的兴起,对货币有主管作用的单位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商业银行,社会中流行的电子货币的发行单位以及一些证券经济商将成为中央银行的传导主体,中央银行的意图将主要通过他们来传达。

(2)电子货币的出现将增大货币政策传导时滞的不确定性。传导时滞是指从采取货币政策行动到取得最终效果所需要的时间过程。由于货币政策行动后中间要经过金融机构这个导体做出反应才能最终影响到经济变量。电子货币的出现改变了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行为,使货币需求和资产结构处于复杂多变的状态,从而加重了传导时滞的不确定性,使货币政策的传导在时间上难以把握,传导过程的易变性较高,给货币政策效果的判定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3 对我国央行适应网络金融发展职能改革的对策建议

面对网络金融迅速发展的态势、可能产生和深刻影响经及我国网络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金融部门应该采取积极的监管对策,在引导网络金融健康发展的同时,改革监管体制,加强对网络金融的监管。

(1)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监管方式。金融监管部门应动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金融业务审批和监管机制,成立专门机松对网络金融机构的设立、管理、具体业务及硬件和软件系统的开发应用等进行研究,为网络金融的发展提供技术服务、支持的指导,并利用网络等先进技术进行非现场监管,确保金融监管手段能够适应网络金融的发展。

(2)加快网络金融立法,改进金融运行规则。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在“保护竞争、促进效率”的前提下,尽快就网络金融的市场准入、安全认证、技术标准、控制权的法律责任等保护措施和争端解决的适用程序等问题加以立法制定或完善各类有关网络金融和在线支付的操作标准及法律规范。

(3)改革“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金融管理体制。由于网络金融扩大了竞争所能达到的广度和深度,这种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可能会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提供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而打破行业的划分界限。网络金融能够融合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业务,提供全能型的金融服务,促使金融业务日益多样镪、混业化。这与当前我国实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原则存在着较为激烈的冲突。

(4)研究网络金融风险的形式和特征。加强对网络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由于网络金融业务的间接性和服务载体的虚拟性,增大了产生金融风险的可能性,需要建立一种依托于安全认证和保密措施的新型信用关系,而其普遍性与连动性的特征,则有可能导致金融风险更激烈的连锁反应。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监管方式加以改革,通过加强金融监管信息化、网络化的步伐,根据网络金融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对提供网络金融服务的各类机构实施有效监管。

[1] 段晓乐.关于中央银行职能研究的文献综述[J].时代金融,2014(20)

[2] 石乐.中央银行职能与我国金融稳定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2010(15)

[3] 刘丽巍.金融创新视角下的中央银行职能变革[J].财经问题研究,2009(04)

[4] 刘俊奇,陈冉.欧美网络金融监管模式的借鉴与启示[J].社会科学辑刊,2008(01)

[5] 周科.浅析网络金融[J].新西部(下半月),2008(03)

[6] 杨力.试论金融全球化条件下的网络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07(03)

张小兰(1975.05-),女,江苏海安人,毕业于武汉工业学院,本科,经济师,主要从事学校财务工作。

F830. 31

A

1671-1602(2016)22-0075-01

猜你喜欢
电子货币中央银行传导
电子货币风险及防范探讨
从纸币到虚拟货币的转变将增强中央银行的力量
神奇的骨传导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对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思考
理解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电子货币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电子货币的风险及防范策略分析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涵盖电子货币虚拟货币新的货币层次划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