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恋乡治疗脾胃病经验介绍

2016-02-22 08:56贾冰亚指导程恋乡
新中医 2016年1期
关键词:益气健水谷舌苔

贾冰亚 指导:程恋乡

永康市中医院,浙江 永康 321300

程恋乡治疗脾胃病经验介绍

贾冰亚 指导:程恋乡

永康市中医院,浙江 永康 321300

介绍程恋乡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用药经验,程主任擅长治疗脾胃病,认为首辨寒热虚实,治疗中疏肝理气很重要,而益气健脾、和胃降逆是关键,胃病日久则需要活血化瘀,同时注重饮食调养,疏畅情志。

脾胃病;寒热虚实;程恋乡

程恋乡主任医师系浙江省金华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三十多年的中医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擅长中医治疗脾胃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深受教诲,现将随诊所见所悟整理如下。

1 首辨寒热虚实

胃病初期,多为实证,日久正气渐衰,可变为虚证。寒证患者多表现为恶寒喜暖,食温热食物稍舒,痛处喜温喜按,吐清水痰涎,便溏,舌苔白润,脉缓或弦紧。中医可辨证分型为寒邪犯胃和脾胃虚寒。程主任常用高良姜、干姜、桂枝、丁香等温胃散寒中药。对寒邪犯胃型喜用良附丸加减,高良姜与香附配伍,高良姜温中散寒,香附理气止痛。脾胃虚寒型喜用黄芪健中汤加减,桂枝生姜温阳散寒,白芍缓急止痛,黄芪能补益中焦脾胃之气。

热证患者多见脾胃湿热或阴虚内热,湿热证患者饮食多肥甘厚腻,临床多见脘腹胀满,痞闷不舒,恶心纳呆,口干不思饮或饮而不多,口中黏腻,大便黏滞不爽或秘结,舌质淡红或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或缓。湿重于热者常用苍术、藿香、佩兰、砂仁、薏苡仁、豆蔻仁、菖蒲芳香化湿;湿热并重常用蒲公英、黄芩、黄连清热燥湿。阴虚内热者多表现为口干烦渴,胃脘部微灼痛,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脉细。常用北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生地黄等养阴清热药。

程主任认为,临床上脾胃病往往表现出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证候,故治疗方法需要灵活变通。

2 疏肝理气

程主任认为,脾胃病的发生发展与肝密切相关。一方面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使之通而不滞,散而不郁,而脾胃为水谷精微升降之枢纽,运化水谷需要肝之疏泄调达,气机不畅则运化无力。另一方面,“胆腑者,主肝也”,胆汁为肝之余气所生,直接参与食物的消化,其形成与肝的疏泄功能密不可分,所以说肝的疏泄功能可促进脾胃消化。因此,对于临床上出现胃脘部胀满不适,嗳气矢气,大便不爽,口苦、脉弦等肝胃不和,气滞不舒的症状,程主任常用佛手、代代花疏肝解郁,理气和中。对肝郁化火,肝火犯胃见吞酸嘈杂、心烦易怒者,程主任常用左金丸加减,黄连与吴茱萸配伍辛开苦降,调畅气机,疏肝和胃止痛。

3 益气健脾,和胃降逆是关键

程主任认为,西医的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胰腺炎、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都应归属于脾胃病。虽然其病变部位不一定都在脾胃,但其最终导致的还是脾虚不运,胃纳失常,以致水谷不化,腐浊停留,因此,提出调理脾胃功能是治疗的关键。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临证指南医案》中曰:“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气升,则水谷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脾胃构成了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之间相互为用,脾气之升有赖于胃气之降,胃气之降又有赖于脾气之升。

临床上程主任常用党参、太子参、炙黄芪、山药、炒白术、大枣益气健脾,用旋覆花、厚朴、枳壳、枳实降胃气。常用枳术丸,枳实降胃浊,白术健脾气,共调脾胃升降之机。伴消化不良者,适当加炒麦芽、谷芽、鸡内金、神曲、山楂等。

4 脾胃病日久要活血化瘀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病久痛久则入血络”。故脾胃病日久脾气虚,血液运化不利而致血瘀,到后期往往有瘀血疼痛。对这类疼痛,程主任常用丹参、郁金、当归、九香虫等。特别是胃寒气滞的瘀血疼痛之证中常加入九香虫理气止痛,气行则血行,血行以通络;伴溃疡出血者加白及收敛止血。

5 饮食调养,舒畅情志

治疗胃病“三分治,七分养”,故程主任认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饮食调养很重要。《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故应顺应四时变化,调摄生活。程主任在临床看病过程中常嘱咐患者三餐饮食要规律,不可过饥过饱,进食容易消化的食物,忌食油腻、辛辣、生冷、粗硬的食物,忌烟酒。因为肝与脾胃病密切相关,所以常嘱咐患者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养肝血;同时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

6 病案举例

张某,女,42岁,2014年5月4日初诊,主诉:胃脘部胀满不适2月,加重1周。1周前患者进食不慎后腹胀明显,伴嗳气泛酸,恶心干呕,胃纳差,大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Hp(-)。诊断:胃痞。辨证分型:脾虚湿滞型。治法:健脾化湿,和胃降逆。处方:党参、炒白术、佛手、白扁豆、代代花各10 g,茯苓、海螵蛸各12 g,半夏9 g,薏苡仁20 g,炒麦芽、谷芽各15 g,砂仁、炙甘草各6 g。7剂,每天1剂,水煎分服。

1周后复诊:胃胀缓解,大便较前好转,舌苔薄腻,脉沉。效不更方,原方继服7剂。再诊胃胀已消,大便正常,舌苔薄白,脉沉。在原方基础上去薏苡仁,加山药20 g,再服7剂后,诸症消除,未再复发。

按:本例患者因饮食不慎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气机失调,故出现腹胀,嗳气泛酸,恶心干呕,大便溏。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得运化而聚湿生痰,故见舌苔白腻。方用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用佛手、代代花疏肝和胃,半夏、砂仁燥湿健脾,降逆止呕,薏苡仁、白扁豆健脾化湿,海螵蛸制酸止痛。复诊时白腻苔渐转薄白苔,痰湿已除,故去薏苡仁,但脉仍沉,加上山药增强补益脾气的功效。

(责任编辑:刘淑婷)

R256.3

A

0256-7415(2016)01-0167-02

10.13457/j.cnki.jncm.2016.01.075

2015-08-12

贾冰亚(1981-),女,主治中医师,主要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

猜你喜欢
益气健水谷舌苔
益气健脾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的系统评价*
水谷隼接抢段技战术分析
益气健脾法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①
益气健脾补血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宝宝需要清洁舌苔吗
刷牙别忘清理舌苔
舌苔厚腻 原来是湿气太重
益气健脾法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顽固性面瘫44例
水谷雅子的草根儿“驻颜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