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九瑞
(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豫西民间剪纸艺术中的团花图形
邱九瑞
(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位于河南西部的豫西民间剪纸是黄河中下游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而团花图形作为剪纸艺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千变万化。本文主要是从豫西民间剪纸艺术中的团花图形的历史溯源、分类以及符号文化意蕴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豫西民间剪团花艺术,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进而发扬、流传并加以应用。
关键词:豫西;剪纸;团花
剪纸作为我国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参与者较多的一种民间手工艺术,很早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剪纸使用最普通、最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创作出了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艺术作品,这些剪纸图形恰能很好的表现出来,而团花剪纸是迄今发现最早、民俗功能强大、文化底蕴深厚的重要民间剪纸品类。
1豫西剪纸艺术中的团花图形
我国南方的剪纸精雕细刻、玲珑剔透,北方的剪纸粗犷豪放、质朴夸张。而河南的剪纸很明显带有中原文化风格,构图简洁、厚重凝练、内涵丰富、黑白对比反差大。豫西剪纸作为河南剪纸的主要代表,历史悠久,题材广泛,意趣丰富,刀工精细、作品众多。
团花,也就是圆形图案的剪纸作品,属于豫西民俗剪纸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吉祥纹饰。在圆形图案纹饰的四周,再附加四只内涵与团花相应的“角花”,方与圆相互对应,贴在新婚夫妇洞房的顶棚上,当地俗称为“顶棚花”。它是依据一个中心点,上下左右扩展相同的纹样。“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般都是象征着完整圆满之意,比如说“花好月圆”“破镜重圆”“阖家团圆”等等都是对圆做出的美好意愿。
2豫西剪纸团花图形的分类
2.1节日婚诞之团花。团花剪纸在豫西地区一直被视为民俗剪纸艺术中喜庆、吉祥之最,它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尤其是节日、婚嫁还有寿诞等。春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这样一个能够体现出剪纸艺术的价值、功能的重大节日里,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门画和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团花图形利用喜庆的红色烘托出吉祥如意的氛围。而结婚的时候运用团花图形的更是丰富多彩,顶棚、帐幔、手帕、灯罩、脸盆以及嫁妆之上,都处处可见团花图形的行迹。
2.2人物表彰之团花。人物类的团花主要是指对于人物形象起到烘托作用的佩戴类的团花,这一类在豫西地区也有体现,比如说大会表彰给英雄或者是劳动模范佩戴团花,还有就是像一些企业开业佩戴胸花进行剪彩的贵宾、领导等,结婚的仪式上佩戴鲜花的新娘新郎等。这类场合中,团花图形主要起到了渲染和突出主要人物的作用,这一类主要是以简单的花朵图形为主。
2.3丧葬灵堂之团花。人老送终是每个人都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但是生长在黄土塬上的豫西人们也要将丧事当作一件大事来办。特别是在农村,丧礼办的繁杂与简单,灵堂的设置等等,剪纸团花图形也是不可少的,圆形的“奠”字,还有“万”字是最为常见的丧葬灵堂之团花,一般是采用蓝色、白色、黄色的纸剪成团花贴在白布上,带以庄严、肃穆之感。
3豫西剪纸团花图形的符号文化意蕴
豫西民间团花剪纸中的符号元素能够表达出人们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这些符号元素大都是对于大自然中事物的提炼,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豫西剪纸中的文化内涵,符号语言是带有群体共性的,但是剪纸的风格手法却会因人而异有所不同。
据历史记载,夏代尚黑,而豫西曾是夏王朝建都经营之地,故而在至今的豫西陕县等地依然保留着黑色的剪纸,即便是新婚大喜的“洞房”,还有给老人贺寿送的“寿诞花”等也会用黑色。春节期间大都是会张贴红红绿绿的剪纸窗花,但是唯独老人居住的窑洞里的窗花,则大多会用黑色。当地的老年人会把黑色看成是正色,这是他们淳朴的尚黑观念,也是豫西独特于别的地域的最大的差异性,寓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盛行于豫西民间剪纸的团花纹样会根据内容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并进而更新。一般会采用“和美祥瑞”、“花好月圆”、“龙凤呈祥”、“莲生贵子”、“富贵牡丹”等等,这些纹样常用到的符号元素大多是蝙蝠(福)、龙马(瑞兽)、喜鹊(报喜)、牡丹(富贵)、石榴和莲花(多子)。豫西民间称蝶为蛾,比较受儿童和妇女的喜爱,赋予其多种文化意蕴。民俗中的蝴蝶是良辰美景、春光明媚的象征。而且耄耋之年的“耋”字跟蝴蝶中的“蝶”字谐音,泛指年高寿长的老年人,故而多做此类团花图形纹样祝贺老年人健康长寿之意,常常配以牡丹花,取“寿庆耄耋”或者是“耄耋富贵”之意。
在河南豫西一带的团花剪纸中,往往能够看到葫芦纹样。葫芦不仅仅是一种常见的果蔬食品,也是远古先民重要的生活工具。而葫芦又与“福绿”二字谐音,继而可以传达出葫芦吉祥观念的文化内涵。
牡丹花雍容华贵、娇艳美丽,是美丽、富有还有国富民强的象征寓意。而洛阳牡丹甲天下,这里自唐代起就有栽培牡丹、赏花的习俗。而牡丹也被誉为是“花中之王”、“花之富贵者也”。豫西团花剪纸中的石榴形象也很多见,被誉为是吉祥之果。石榴属于是多子果实,成熟之后表皮会自然干裂炸开,露出饱满子实,而榴跟“留”字谐音,也是对新婚夫妇早日“结果”的美好祝愿。
4结语
团花剪纸作为一种独特而又内涵丰富的民俗文化现象,是当地民众表达思想感情、寄予美好生活向往和审美趣味的民间活动。多年来,豫西团花剪纸一直深深扎根于当地的民俗活动中,发挥着极具代表性的审美装饰和祈福祝愿之功能。用有形的图式表达出了无形的情感观念,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通过豫西民间剪纸艺术中的团花图形,我们不仅可以从侧面了解当地的民间艺术风貌和民俗文化,还可以从中认识并发现团花剪纸中寄予的文化意蕴,利用团花剪纸艺术应用到现代设计生活中,使得更多人们认识并传承下去,让我国民间的这朵艺术之花永不枯竭。
参考文献:
[1]冯骥才.中国民间剪纸集成 豫西卷[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12).
[2]陈玥锟.作为民俗符号的装饰图案—以团花剪纸为例[J].贵阳学院学报,2014(1):113-P116.
[3]徐晓军.民间剪纸中的剪团花艺术[J].大舞台,2014(8):233-234.
作者简介:邱九瑞(1990—),女,汉族,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服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2-00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