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丽,刘诗翔
躯体形式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周建丽,刘诗翔
躯体形式障碍;诊断;预后;研究进展
躯体形式障碍(SFD)是一类以各种躯体不适症状为主诉,尽管经多种医学检查仍无器质性损害或明确的病理生理机制,仍不能打消患者疑虑的神经症。在DSM-5 中SFD被称为躯体症状障碍,包括躯体化障碍、疑病症、疼痛障碍以及未分化的躯体形式障碍等诊断。文献报道,在综合医院门诊患者中,SFD患者以诸多躯体不适作为主诉首诊达到37.10%[1]。多数SFD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失眠、抑郁和焦虑症状[2],疼痛、疲劳、头昏、失眠、心悸和呼吸困难是SFD最常见的症状[3]。
SFD产生的病因是多种的,具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当情绪冲突时,体内的神经内分泌、植物神经及血液生化改变,导致血管、内脏器官、肌张力等改变,这些生理反应被患者感受为躯体症状,且导致症状的放大,形成恶性循环。目前研究把SFD的病因主要归为遗传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和生物学因素。新医学模式将躯体症状障碍的病因视为生物、认知、情绪、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1.1 人格特征及不良认知模式 国外有学者[4]通过研究发现,SFD患者存在异常神经质的特性。他们容易把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的躯体不适及其负性生活事件,导致感觉阈降低,对躯体感觉的敏感性增加,而产生各种躯体不适。患者的感觉阈和痛觉阈都较低,显示为神经症的特征[5],即患者倾向于夸大自己的躯体感觉和疾病的负面认识,将其过度转换为有害和痛苦的感受。
1.2 社会文化因素 (1)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可能成为SFD患者发病的诱因,创伤性的生活事件记忆可被储存于意识范围之外,从而以躯体化的症状表达出来。(2)社会支持:社会支持作为社会心理刺激的缓冲因素,对健康产生间接的保护作用。周雅君等[6]研究发现,SFD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社会支持利用度及生活质量均显著低于正常人群。(3)社会文化:有人认为情绪的表露受到患者所处的特定的社会文化的压抑,Escobar等[7]综述了文化因素影响SFD患者的症状形成。
1.3 生理因素 脑区功能异常部位主要位于前扣带回、岛叶皮层和梭状回,这些部位也许参与了痛苦主观体验的诱导,因而产生SFD的躯体症状。Browning等[8]研究显示,SFD患者接受疼痛刺激时边缘系统活性增加,而且灰质密度普遍降低。Hakala等[9]研究发现,严重的躯体化可能与大脑尾状核降低的葡萄糖代谢率有关。Dimsdale等[10]从心理神经免疫学的角度讨论了SFD的发病机制,认为患者烦躁等症状也许和免疫系统与大脑之间的异常连接关联。有关脑功能不对称性的研究把转换障碍的注意、感觉和情感的变化与右半球信息处理过程的方式联系起来,对SFD患者的脑研究指向第二感觉区,此区可能更为适合解释该病的神经心理学机制[11]。
1.4 心理因素 由于多种原因,患者不善于主动表达内心的情感,长时间压抑后可能出现全身不适。Mattila等[12]进行多因素分析,得出述情障碍与SFD之间存在着不依赖于其他因素的独立联系。
1.5 家庭因素 杜晓玮等[13]研究表明,家庭因素中父亲养育方式中的拒绝否认、过分保护和母亲养育方式中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是SFD的易感因素。
(1)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昏、头部沉重感、失眠、困倦乏力、记忆力下降、四肢麻木;(2)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难、咽喉部异物感;(3)循环系统症状:心慌、胸闷、胸腹部血管跳动明显;(4)消化系统症状:腹部多处不固定疼痛、呃逆、腹胀、纳差、便秘;(5)泌尿系统症状:小便灼热、尿频及夜尿多;(6)精神症状:情绪不佳、兴趣减少、四肢躯干不自主抖动;(7)肌肉骨骼系统:腰、颈肩部及肢体疼痛,全身肌肉乏力、酸痛;(8)植物神经系统:口干、畏寒、肢冷、潮热多汗、皮肤蚁走感、胸腹部及肢体烧灼感;(9)生殖系统症状:性功能低下。
3.1 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①有≥1种的临床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稍活动后疲劳明显、呃逆、反酸、胸腹部烧灼感、大小便次数增加等。②至少有≥2种植物神经症状,如心悸、出汗多、口干、颜面发红或潮红、发抖、烧灼感等。(2)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3)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疾病、癔症、焦虑和抑郁性障碍、酒精戒断等。根据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三版)CCMD-3》中躯体形式障碍诊断标准[14],符合≥1个以上症状标准,同时符合病程标准,排除相关精神障碍疾病可诊断为SFD。
3.2 鉴别诊断 患者有1种或多种躯体不适临床症状时,需首先行相关医学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当检查均为阴性后,方能结合患者症状考虑SFD的诊断,同时还需与以下疾病鉴别:精神障碍相关疾病,包括躯体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疑病障碍及妄想障碍等;内科相关疾病,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其他医学上不能解释的疾病,如慢性疼痛,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躯体化症状多[15]。
研究发现,SFD患者的生理机能、社会职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及一般健康状况均显著低于正常人群[16]。疼痛是SFD患者最常见、最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症状之一[17],是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障碍予以合理解释的持续、严重的疼痛。SFD一般采用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也可联合采用多种治疗,心理治疗起效较慢。度洛西汀是一种选择性的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双受体再摄取抑制剂,能使患者大脑和脊髓中的5-HT和NE浓度升高,阻断两者的吸收及转运结合过程,比文拉法辛更有效[18]。5-HT 及NE通过下行脊髓通路抑制疼痛[19],调控情感和对疼痛的敏感程度,提高机体对疼痛的耐受性,能明显改善抑郁症状及疼痛症状[20-21]。近年来已有许多研究表明,帕罗西汀对SFD有良好效果,且不良反应少。邱亚峰等[22]用帕罗西汀治疗60例躯体化障碍患者,疗效显著,可为治疗躯体化障碍的首选药物之一。目前,对SFD的药物治疗主要在于消除患者伴发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文拉法辛缓释片是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性的抗抑郁药,对SFD治疗有效[23]。米氮平是对5-HT和NE都存在双重抑制功效的抗抑郁药物[24]。姜建华等[25]采用米氮平治疗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烧灼感的临床研究表明,对SFD的自主神经紊乱(表现为烧灼感)患者给予米氮平治疗,其不仅安全,而且临床效果好。闵中有[26]在躯体化障碍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研究中提出,小剂量抗焦虑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躯体化症状,而且小剂量最有效。
SFD患者最初常常就诊于内、外科门诊,而到精神科就诊的患者多为其他科室转诊。目前现状:识别率低,漏诊率高,治疗率低,患者长期受病痛的折磨,同时浪费大量的医疗资源。因此,提高SFD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SFD患者的评估,还没有一套可靠的工具。因此,制订一套适用于中国成人的SFD评估工具势在必行。同时,运用评估工具可提高各科室对SFD的知晓率、识别率,且能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并能很好评估疗效,从而消除患者对医生及检查设备的怀疑,提高治疗依从性,并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残留症状,从而避免了患者到非专科诊治,导致不恰当的治疗策略[27],加重患者的SFD的临床症状[28],同时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心理负担,避免医疗资源浪费。
[1] 姚道元,龚震命.综合医院中抑郁症及躯体化症状的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1998,11:85-87.
[2]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 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8.
[3] Lipowski ZJ.Somatization:the experience and commun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s somatic symptoms[J].Psychother Psychosom,1987,47(3-4):160-167.
[4] Amann B,Padberg F,Mergl R,et al.An Investigation of temperamental traits in patients with somatoform disorder:do they belong in the affective spectrum [J]?Psychosomatics, 2009,50:605-612.
[5] 王东林,吴彩云,吴爱勤.躯体化障碍与抑郁症的生物学特征及心理社会因素比较[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0,10(2):68.
[6] 周雅君,郭建设,万晓玮.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状况调查[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1,17(3):200-201.
[7] Escobar JI,Gureje O.Influence of cultural and social factors on the epidemiology of idiopathic somatic complaints and syndromes[J]. Psychosomatic Medicine,2007,69:841-845.
[8] Browning M,Fletcher P,Sharpe M.Can neuroimaging help us to understand and classify somatoform disorders?A systematic and critical review[J].Psychosom Med,2011,73(2):173-184.
[9] Hakala M,Vahlberg T,Niemi PM,et al. Brain glucose metabolism and temperament in relation to severe somatization[J].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2006,60:669-675.
[10]Dimsdale JE,Robert Dantzer. A biological substrate for somatoform disorders: importance of pathophysiology [J]. Psychosom Med,2007,69(9):850-854.
[11]杜晓玮,李泽爱,周晓琴.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父母养育方式与社会支持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0,23(5):351-353.
[12]Mattila AK,Kronholm E,Jula A,et al.Alexithymia and somatization in general population[J].Psychosomatic Medicine,2008,70:716-722.
[13]杜晓玮,李泽爱,周晓琴.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父母养育方式与社会支持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0,23(5):351-353.
[14]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 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2001:108-112.
[15]史继红,李成文,葛欣,等.医学上不能解释的慢性疼痛主诉者临床特征和精神病学诊断 [J].精神医学杂志,2013,26(4):261-264.
[16]Beck T,Breuss M,Kumnig M,et al.The first step is the hardest emotion recognition in patients with somatoform disorders[J].Z Psychosom Med Psychother,2013,59(4):385-390.
[17]李昌俊,郑涌,刘新丰,等.影响躯体化症状的人格因素及其实践意义[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2):125-127.
[18]张璐璐,郑洪波.盐酸度洛西汀介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7,17(4):284-285.
[19]喻东山.度洛西汀的精神科应用 [J].临床荟萃,2010,25(22): 2020.
[20]Clark MR,Treismane J.Perspectives on pain and depression[J]. Adv Psychosom Med,2004,25(1):1-12.
[21]Price DD.Psychological and neural mechanisms of the affective dimension of pain[J].Science,2000,28(8):1769-1772.
[22]邱亚峰,马丽霞.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4,23(9):109.
[23]黄东,何晓艳,郑秀霞,等.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疗效观察[J].精神医学杂志,2009,22(6):437-439.
[24]马荣,钱瑞琴,姚海燕,等.解郁丸抗抑郁机制的初步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0(16):171-172.
[25]姜建华,张录凤.米氮平治疗躯体化障碍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1):52.
[26]闵中有.躯体化障碍的临床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1,18(7):37.
[27]吕红波,李玉英,焦歆益,等.早年创伤与抑郁症和躯体形式障碍共病的关系[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23(3):181-183.
[28]Shidhaye R,Mendenhall E,Sumathipala K,et al.Association of somatoform disorders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in women in low and middle income countries:a systematic review[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iatry,2013,25(1):65-76.
R 749.2
A
1004-0188(2016)04-0454-03
10.3969/j.issn.1004-0188.2016.04.042
2016-01-05)
650032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神经内科、昆明医科大学在职研究生部
刘诗翔,E-mail:shixiang22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