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菲
中国人越来越爱生气了。心情不好就生气,办事不顺就生气,遇到问题就生气,为一点极小的事生一场极大的气。而更可怕的是,一生气就以愤怒甚至暴力的方式来表达,伤及无辜。一向以“温良恭俭让”为美德的中国人,为什么变成这样了?
在我看来,中国人的“气”,来自转型期社会人们内在的急迫和不安全感。
中国人的集体愤怒,是社会转型期的特殊产物。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在转型期内集中涌现,原有的社会平衡机制在众多矛盾冲击下逐渐失效;历史传统在转型中出现短暂的断裂,传统信仰和社会准则被视为进步的枷锁。这正是愤怒产生的温床。
一方面,社会急剧发展,带来各种机遇。牢牢抓住这些机遇,成为许多人心中的诉求。人们急于表达,渴望成功,一切都要来得快,晋升、赚钱、买房、出名……一旦上升渠道受阻,一旦现实进展迟滞于理想诉求,失意就转化为压抑和怨恨。
另一方面,转型期社会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也进一步激化了这种狭隘、不包容的情绪。社会生活各领域制度和规章建设相对滞后,教育、医疗、养老等诸多涉及民生的领域尚未实现资源配置的均等化,个人的发展机会未在机制上获得公平化保障,尤其一些“潜规则”和官员贪腐行为的存在,以及当前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的现实,都让许多人有切实的不安全感。往往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一点无足轻重的言词、一个模棱两可的表情,都足以成为情绪的“引爆点”,而个人情绪的“低引爆点”也很容易转化为社会情绪的“低引爆点”。
中国人的“气”,来自公平正义在局部的缺失,导致社会失衡,戾气易燃易爆。
一些体制性的暴力与准暴力行为在传播中走向泛化,如暴力强拆、暴力执法以及个别官员的失当行为,成了某种负面示范。社会矛盾反复堆叠累积,一些地方戾气深重,礼崩乐坏,哪怕只为“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都会横刀相向。
每个人都愤怒于“别人”的特权,但现实的压力以及“特权”的诱惑,却又让每个人都向往着那些“特权”,一旦得不到,则把戾气四处泼洒,不在意是否伤及无辜。甚至有些施暴者和受害者,在另外的情境下,可能就会互换一个位置。
戾气固然是道德滑坡的体现,本质上却缘于社会的不公平。社会上存在的贫富悬殊、官员腐败、滥用权力等现象,使得一些人在与别人比较时,在心理上容易认为自己是被剥夺和被损害的弱者。
中国人的“气”,来自人人心中有数但全体秘而不宣的丛林法则。
爱生气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心态极度敏感而焦虑,对他人缺乏信任感,对周围环境缺乏安全感,认为自己随时可能受到侵犯、侮辱或剥夺。在公共场所,一旦有风吹草动,他们就高度紧张,如临大敌,下意识地要“自卫还击”或“先下手为强”,唯恐自己反应慢了一步,就会被对方视为胆小软弱,成为被攻击、被欺负的对象。
而这背后依然摆脱不了一种丛林心态。弱者害怕恃强凌弱的人来侵犯自己,而一旦与比自己更弱的人发生冲突,立刻选择拳头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而在没有规则或者规则不被尊重的社会,这样的丛林法则大行其道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人的“气”,来自于浮躁的心态——不是某个人、某个群体一时一地的浮躁,而是集体无意识的浮躁。
有人说:“这是一个急躁而喧嚣的时代,我们就像住在一个闹腾腾的房子里,每一个人都放大了喉咙喊叫……这是每个人都要说话但却没有人想听的年代。”置身这样喧嚣而聒噪的环境,人们不想倾听,或者说来不及倾听,更别说对某些东西进行沉淀;如此,人们当然也受不了委屈,不愿意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浮躁本身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火气大了,各种违背理性的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就更高。
中国人的“气”,也来自自身文明素养的缺乏。
中国人爱生气有着客观存在的社会原因,但有一点必须承认,对“坏脾气”爆发的自我抑制能力和收敛程度代表了一个人的文明程度,体现了一个人的个人修养。许多发脾气的人并没有受到什么大的损失,仅仅是因为自己脾气太暴躁,修养太差。那些仅仅一言不合就对别人大打出手的人,怎么着也不能将其发火的责任归咎于“社会”。不加自控地一味发泄自己的坏脾气,并不见得能缓解自己心中的郁结,更无助于缓解社会的戾气。
(选自《杂文月刊》2014年10期)
[解 读]从茹毛饮血到文明社会我们走了数百万年,可是从文明退向野蛮只要一瞬间。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古训的意思是粮仓充足才能知道礼仪,丰衣足食才会知晓荣誉和耻辱。但伴随着腰包和肚皮的越来越鼓,中国人的火气却越来越旺。
龙应台在《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中问道:为什么不对扰民的摊贩生气?为什么不对污染河流的工厂生气?为什么不对不守交通规则的计程车生气?为什么不对生产劣质食品的企业生气?……这些生气都是攸关公共利益的,是公民意识的一种体现,是文明的一种标志。
而反过来看这些上演全武行的都在生什么气,要么为一己私利、要么因言语不和,如同鲁迅当年所说的:中国人,轻家国而重乡土,勇于私斗,怯于公战。为公共利益不敢站出来,为一己之私却可穷尽所有的手段,这并非社会的进步。此生气非彼生气,而是一种暴戾之气。非但不该生,还应该警惕。
当然无论是表达利益诉求的群体事件,还是有着爱国光环的公共行动,批评其暴力倾向不能止于行为的非法性,也不能简单诉诸抽象的国民性。要看到暴力背后的情绪,而要培养健康理性的国民心态,显然亦应当先梳理情绪背后的诉求。
转型期的矛盾、社会的失衡、集体心理的浮躁、个人素养的缺乏,理清情绪背后的诉求,去掉这“火气”才开始了第一步。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