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
一个小学老师来邀请我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作一场演讲。
我问她:“要谈些什么呢?”那学佛非常虔诚的老师说:“跟孩子们讲讲极乐世界吧!我只是希望培养孩子美好的向往,这种向往不是你最主张的吗?”
我看着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首先在教室里的黑板中间画了一条线,把黑板分成两边,右边写着“天堂”,左边写着“地狱”。然后我对孩子们说:“我要求你们每一个人在‘天堂和‘地狱里各写一些东西。”
孩子心目中的天堂就这样呈现出来:花朵、笑、树木、天空、爱情、自由、水果、光、白云、星星、音乐、朋友、蛋糕、灯、冷气、书本……
在游戏里,孩子也同时写出了他们心目中的地狱:黑暗、肮脏、灰色、哭泣、哀嚎、残忍、恐怖、恨、流血、丑陋、臭、呕吐、毒气……
我于是对孩子们说:“当我们画一条线之后,就会知道,天堂是具备了一切美好事物与美好心灵的地方,这个地方有人叫做天堂,有人叫做天国,或者净土、极乐世界。地狱呢?正好相反,是具备了一切丑恶事物丑恶心灵的地方。那么,有没有人知道人间在哪里呢?”
孩子们说:“人间是介于天堂与地狱中间的地方。”我说:“错了。”孩子们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
我告诉孩子:“人间不介于天堂与地狱之间。人间既是天堂,也是地狱,当我们心里充满爱的时候就是身处天堂,当我们心里怀着怨恨的时候就是住在地狱!”
如果一个人一直怀着坏脾气,住在肮脏的环境里,对未来毫无希望,就等于是地狱里的人。
如果一个人内心经常欢喜,住在洁净的住所,有爱与美好的向往,那就是天堂里的人。如果在很久很久以后,真的有一个地方叫天堂,应该也是为那些心里有天堂的人准备的。
回到家后,天色已经昏暗。我把灯打开,把音响打开,心里便感觉到悠然的音乐。想到那些话并不是特别为小朋友准备的,而是对我自己的激励,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天天保有内在的美好品质,以一种友爱、光明的态度生活。
每当我触及到心灵中那美好的部分,就感觉自己又一次确定了天堂的位置。
[解 读]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少年儿童纯真而又洁净的心理图画,在这幅图画中,善与恶、美与丑泾渭分明。在他们那些单纯幼稚的心灵中,天堂充满了美好与欢乐,地狱弥漫着苦难与不幸。常人也都认为“人间是介于天堂与地狱中间的地方。”而作者却以独特的感受告诉人们:“人间不介于天堂与地狱之间。人间既是天堂,也是地狱。当我们心里充满爱的时候就是身处天堂,当我们心里怀着怨恨的时候就是住在地狱!”真是微言大义,耐人寻味。对于作者而言,这是积一生阅历而深刻思索理性的结晶,既是一位智者对人情世故的理性概括,也是一位仁者识善恶、美丑的深情感悟,更是一位哲人对复杂世界、纷繁事物包含佛心的参解。而对于单纯懵懂的孩子们而言,则是对美好人性的召唤。孩子的心灵就是一个储蓄罐。只有经常地、不断地向里面注入诚实、无私、勤奋、谦逊、正直等优良品质,储蓄人生的至真、至善、至美,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才能使孩子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