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萍(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元坝镇畜牧兽医站,四川 广元 628415)
生猪常见疾病预防和控制
赵丽萍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元坝镇畜牧兽医站,四川 广元 628415)
了解生猪在不同年龄段的常见疾病及其预防和控制措施,对提高生猪的成活率,降低生猪养殖场户损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于生猪饲养,旨在就生猪在不同年龄段的几种常见疾病及预防和控制措施进行说明,并给生猪养殖场户提供一些参考。
生猪;常见疾病;预防;控制
1.1 仔猪黄白痢
仔猪黄痢、白痢是一种很常见的猪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的肠道传染病。仔猪黄痢常发生于一周龄以内的仔猪,1~3日龄多发;仔猪白痢常发生于1~4周龄的仔猪,1~2周龄为多发期。仔猪黄痢表现为排黄色糊状稀便,含小块凝乳块,身体虚弱,进而脱水,昏睡而死。仔猪白痢多见于1~2周龄仔猪,排泄乳白色或灰白色糨糊状粪便为特征。
1.2 猪水肿病
猪水肿病是断奶仔猪常发生的疾病,一般在断奶后1~2周发生,死亡率高达90%。发病突然,精神萎顿,食欲减退,口流白沫,病猪不时抽搐,四肢如游泳状,站立时弓背发抖,步态不稳。常在脸部,眼睑,颈部、腹部、皮下发生水肿。
1.3 猪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常见流行病,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它是由冠状病毒科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以水泻为特征的传染病。冬春季气候突变时易爆发,呈地方性流行,排灰黄色稀便。
1.4 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冠状病毒引起的以呕吐和水样腹泻为特征的传染病,不分年龄均可感染发病,以2周内的仔猪发病率较高,若不及时治疗最终会导致猪因高度脱水而死,死亡率可达100%。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以冬季和春季产仔期间发生较多,特别是猪的饲养密度过大时,常爆发流行。
2.1 定期接种疫苗,提高免疫能力
对疾病进行预防,是减少疾病最重要也是最明智的措施。接种疫苗是提高仔猪抵抗力防止生猪流行性疾病发生的最有效办法和最常用办法。根据不同病症的特性及发生年龄,生猪养殖场户应请兽医适时对猪进行疫苗接种,这样可以极大提高仔猪对疾病的免疫力,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从而降低死亡率,避免对生猪养殖场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2 注意猪舍卫生,保持清洁通风
健康、温和、通风的环境对于生猪健康成长以及减少疾病发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温和通风的环境有利于减少病菌生长,从而有效地控制疾病蔓延。特别是仔猪的调节功能处于完善阶段,抵抗力相对薄弱,努力创设适宜生长环境非常重要。因此,饲养者应定期清理圈舍卫生,为仔猪的生长提供一个较为适宜的环境,从而防止疾病,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2.3 科学进行饲养,优化营养结构
众所周知,饲料的选择对生猪的健康生长和免疫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因此,在选择饲料时要注意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必要时自行添加利于生猪生长的添加剂。首先,仔猪自身缺乏先天免疫力,身体调节机能不健全,需要在饲料中得到某些营养成分来提高自身免疫力,尤其在季节交替时期,更要加强科学饲养,如定量、定时、营养搭配适中等。其次,应关注饲料安全性,某些饲料中会存在超标的毒素,对此,生猪饲养者要自行添加有利于生猪生长的添加剂,保证饲料的安全营养。
2.4 及时采用药物治疗,控制疾病传播
当猪群发生某种疾病时,必须及时对病猪进行药物治疗,对某些传染病,应及早将病猪与健康猪隔离,以免疾病继续蔓延。生猪饲养者应善于观察留意,对出现某些不正常反应及症状的病猪加以识别,并由专业的兽医对病猪进行及时治疗,这是控制猪疾病传播中极为关键的一步,否则将会造成更多的猪感染疾病,带来巨大的损失。
综上所述,大多数疾病常常发生在猪的各个年龄段,而在仔猪时期,由于免疫力差,体质较弱,发病率和死亡率往往更高。而疾病的流行将会给生猪养殖场户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做好疾病的预防及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预防往往是避免疾病发生,最大化降低损失的最佳途径。
从略)
10.3969/J.ISSN.1671-6027.2016.03.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