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飞
(湖南省武冈市湾头桥镇动物防疫站,湖南 武冈 422401)
规模养殖场科学合理使用兽药的技术要点
李高飞
(湖南省武冈市湾头桥镇动物防疫站,湖南 武冈 422401)
依据中国兽医药典,结合多年来的兽医临床实践中积累的知识、经验、教训和体会,从临床诊断着手,对给药方法、药物剂量、给药时间和次数、联合用药,对症治疗和对病因治疗,配伍禁忌、违禁药物等方面,全面系统、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规模养殖场科学使用兽药的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规模养殖场;兽药;技术要点
笔者长期从事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及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工作,发现绝大多数养殖场主及饲养管理人员缺乏兽医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导致兽用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乱用、滥用现象,令人触目惊心,不仅导致耐药菌株的增加而影响疗效,而且浪费大量的药品资源和财力,更重要的是严重危及食品安全。为此,依据中国兽医药典,结合本人多年来的兽医临床实践中积累的知识、经验和体会,总结归纳规模养殖场科学使用兽药的技术要点,供养殖户和同行们参考。
1.1 认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用药原则 从业人员应学习家畜(禽)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传染病学、临床诊断学、药理学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兽药的基本概念和药动学、药效学等基本常识[1];了解主要兽医品种的有效成分、作用、用途、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及临床合理用药的原则。
1.2 了解细菌的分类及其引发的传染病 要知道防治何种传染病用什么抗菌药物,首先就要牢记该种细菌属于哪一类,都能引起什么传染病,然后分别选择相适应的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①由革兰阳性菌(G+)引起的疾病有:丹毒杆菌、链球菌、李氏杆菌、葡萄球菌、破伤风梭菌、魏氏梭菌、杆状杆菌、放线菌等。
②由革兰阴性菌(G-)引起的疾病有:巴氏杆菌(如猪肺疫)、大肠杆菌(如黄白痢、水肿病)、沙门氏菌(如仔猪副伤寒)、肺炎支原体(如喘气病)、克雷伯氏杆菌、绿脓杆菌、布鲁菌、副猪嗜血杆菌、钩端螺旋体、嗜血支原体(如附红细胞体)等[2]。
1.3 掌握抗菌药物的分类、抗菌谱及首选药物
1.3.1 抗菌药物的分类
青霉素类:青霉素钾、青霉素钠、氨苄青霉素。
头孢菌素类:头孢唑啉、头孢拉定、阿莫西林、头孢噻呋、克拉维酸钾、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曲松等。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泰乐菌素、柱晶白霉素、竹桃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阿奇霉素、替米考星。
洁霉素类:洁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氨基甙类:链霉素、安普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正泰霉素)、新霉素、盐酸大观—林肯霉素。
四环素类:土霉素(氧四环素)、四环素、金霉素(氯四环素)、强力霉素。
氯霉素类:氨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
磺胺类: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六甲、SMM)、磺胺甲基异噁唑 (新诺明、SMZ)、磺胺二甲氧嘧啶(SDM)、磺胺异噁唑(SIM)、磺胺嘧啶(SD)、磺胺对甲氧嘧啶(SMD)、磺胺二甲嘧啶(SMZ)、磺胺噻唑(ST)、磺胺脒(SG)、酞磺胺噻唑(PST)、磺胺醋酰钠(SA-Na)、磺胺嘧啶银(SD-Ag)、三甲氧苄氨嘧啶(DVD、敌菌净)。
喹诺酮类:氟哌酸、吡哌酸、诺氟沙星、思诺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沙拉沙星、培氟沙星、二氧沙星、达诺沙星。
抗病毒类:吗啉胍(病毒灵)、利巴韦林(病毒唑、三氮唑核苷)、金刚烷胺、金刚乙胺、阿普诺韦。
多黏菌素类:杆菌肽锌、杆菌肽、硫酸黏杆菌素。
其他:痢菌净、利福平、泰妙菌素。
1.3.2 抗菌谱:是指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
窄谱抗菌素:仅对G+或G-产生作用的抗生素,如青霉素,主要作用G+菌,链霉素主要作用于G-菌[3]。
广谱抗菌素:除对细菌有作用外,对支原体、衣原体或螺旋体也有作用的抗生素,如四环素、氯霉素等。
病原菌感染的首选药。例如:由G+菌感染引起的猪丹毒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破伤风梭菌、魏氏梭菌及由G-菌感染引起的巴氏杆菌、钩端螺旋体,首选药物是青霉素类药物;大肠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是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恩诺沙星、阿米卡星);脑部感染首选药物是青霉素、磺胺嘧啶钠;绿脓杆菌的首选药物为庆大霉素;猪密螺旋体引起的猪痢疾首选药物是痢菌净;衣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为四环素类(如:土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支原体和附红细胞体感染,首选药物是沙拉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而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对该病无效;弓形体感染首选药物是磺胺间甲氧嘧啶或其他磺胺类药物;对沙门菌引起的猪副伤寒首选药物为氟苯尼考等。
2.1 正确诊断疾病是合理用药的先决条件 首先必须对发病动物的原因、病原、病理过程、临床症状及剖解变化等充分了解和认识,才能正确做出诊断,然后有的放矢地用药,严禁不经确诊就盲目投药。动物发病时,及时对已死亡的或重症症状的动物进行剖解、检验等。及时确诊,找出病因,制订合理的用药方案,切忌乱做主张或凭经验盲目用药[4]。
2.2 临床诊断常用的基本方法 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有:问诊、视诊、听诊、叩诊、触诊、嗅诊。以询问的方式了解发病动物的发病时间、发病症状、治疗情况及有关流行情况;从精神、饮食、形态、姿势、皮毛、黏膜、呼吸、粪尿等方面观察病畜的状态和病变情况;用手指、手掌或手背及拳头触及畜体的某部位,感知其温度、湿度、硬度、形状、位置、大小、活动性、敏感性、疼痛感;用耳或听诊器听取心音、肺音、胃肠蠕动音;用嗅觉器官闻病畜的呼出气体,口腔的臭味以及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皮肤气味。即通过仔细而又详尽的临床检查,再结合尸体解剖、病理变化和实践经验进行综合分析,用推论诊断法和鉴别诊断法初步诊断患畜是传染病还是普通病,是哪个系统的疾病。如怀疑是传染病,还要通过实验室诊断确诊是何种细菌病或病毒病,是单一病原还是混合感染[5]。只有在准确诊断的基础上,才不会导致用药失误。例如:若是病毒病,却诊断为细菌病,按细菌病治疗,结果只会是毫无效果。
2.3 用药要有明确的指证,选药要根据抗菌谱和适应症选择 一般选择高效、安全、方便、廉价的药物,做到对症下药,切勿超范围、超剂量、无停药期、不注意配伍禁忌而乱用药物,尤其是不能滥用抗生素。用一般的药物能治愈的,不必用新药、贵药、稀少的药物;青霉素能解决问题的,就不必用头孢类药物;窄谱抗菌素能解决问题的,就不必使用广谱抗菌素;一种抗生素能解决问题的,就不必使用2种或2种以上抗生素;必须2种或2种以上抗生素才能解决问题的,应该选择具有协同作用的药物联用。也就是说在病原菌确定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窄谱抗菌素。如G+菌感染,可选择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或第1代头孢菌素等;G-菌感染选择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等药物,如果病因不明、混合感染或开放感染时,则选用广谱抗菌药物或联合使用抗菌药[6]。
2.4 依据药物的药动学选择用药 在治疗消化道感染时宜选择消化道不吸收或难以吸收的抗菌药物,如:庆大霉素、新霉素、磺胺脒等;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时,应选择以原形从尿液排出的抗菌药,如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氟诺酮类及氟苯尼考;治疗呼吸道感染时,选择易吸收或在肺组织有选择性分布的药物如阿莫西林、达氟沙星、氟苯尼考、替米考星等;细菌性脑部感染时,选择在脑脊液中维持浓度较高的抗菌药,如磺胺嘧啶。
必须根据病情的缓急、用药的目的及药物本身的性质来确定适宜的给药方法。不同的给药途径,药物的吸收率由低到高的顺序是皮肤给药、内服、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呼吸道吸入、静脉注射。一般情况下,病危急性病例采用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局部感染,如肠道感染或寄生虫病感染采用口服给药;全身感染则采用口服和注射给药途经用药。有些药物由于给药途径不同,会产生性质完全不同的作用,如硫酸镁内服起泻下的作用,而静脉注射则是镇静作用。一些药物如青霉素,只能注射给药而内服给药无效。肠道感染时,应选择肠道吸收率较低或不吸收的药物混饲或饮水,如:磺胺脒、新霉素、庆大霉素等。皮肤给药则适宜治疗体外寄生虫病,但脂溶性大的杀虫剂可被皮肤吸收,谨防中毒。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先做药敏试验,再从高敏药物中首选价廉、易得、使用方便的药物,没有条件做药敏试验的,尽量选择本场周边地区不常使用的药物,以达到治疗效果。对病毒性疾病,一般抗菌药物无效,目前应用的抗病毒药物大多数效果也不理想,只有疫苗预防才是目前控制动物病毒性疾病的有效方法。
使用药物治疗动物疾病时,药物必须使用到适当剂量时才能在机体内产生有效浓度,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药量过小,药物在体内达不到有效浓度,不仅起不到治疗疾病的作用,且易产生耐药菌株。若超剂量使用,不仅不会增加疗效,还会造成机体菌群失调,发生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很可能产生毒副作用。所以,临床使用的剂量应该是既能产生明显疗效,又不引起毒性反应的量。合理的用药剂量应当是对严重的感染性疾病首次剂量加大突击量,等病程稳定后恢复常规使用量。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磺胺类药物首次用药宜使用突击量,以迅速达到抑菌的目的,然后使用正常有效量,待症状消失后,再给2~3次最小维持量。对容易中毒的药物,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即按推荐用量使用。此外,还要根据动物的年龄、性别,是否怀孕、产蛋、病理状态及对药物的敏感性等因素适当调整药物的品种、剂量、疗程。同时,还需注意足够的治疗疗程,一般感染连续用药3~5 d,症状消失后巩固1~2 d,磺胺类药物治疗疗程较长,一般不宜超过7 d。切忌停药过早,导致疾病复发,最终导致产生耐药性,但也不可长期使用某一种抗菌药。
在确诊后,首要任务就是选择最有效、安全的药物治疗。联合用药并非混合用药,联合用药的目的,主要在于扩大它的抗菌谱,增强疗效,减少用量,降低或避免毒副作用,减少或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如青霉素与红霉素,磺胺类药物与抗菌增效剂(TMP或DVD),四环素与磺胺类药物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林可霉素与大观霉素,泰妙菌素与金霉素合用疗效增加;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能与氟苯尼考、四环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合用会降低疗效。
为获取联合用药的协同作用,必须根据抗菌素的特性和作用机理进行选择和组合,防止盲目联合用药。一般将抗菌药物分为4大类:Ⅰ类为繁殖期或速效杀菌剂,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Ⅱ类为静止期或慢效杀菌剂,如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类;Ⅲ类为速效抑菌剂,如四环素类、酰胺醇类、大环内酯类;Ⅳ类为慢效抑菌剂,如磺胺类药物等[7]。Ⅰ类和Ⅱ类(如青霉素和链霉素)合用获得加强作用;Ⅰ类和Ⅲ类(如青霉素与四环素)合用出现颉颃作用;Ⅰ类与Ⅳ类(如青霉素与磺胺嘧啶SD)合用,在治疗脑膜炎时可提高疗效;Ⅱ类与Ⅲ类合用表现相加或无关作用。
同类抗生素或有相同毒副作用的药物不可联用,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
作用机理不同的抗菌素可以联用,如:氟苯尼考加强力霉素、泰妙菌素加金霉素、林可霉素加大观霉素、阿莫西林加庆大霉素或链霉素。
对因治疗是指针对发病的原因进行的治疗,对症治疗是针对疾病的症状进行的治疗。根据病程的“轻、重、缓、急”按照“治病必求治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的原则进行。在对症治疗症状缓解和改善之后,停止对症用药,转向对因用药,当病畜发生全身性病理变化则对症治疗与对因治疗同时进行。
配伍用药是需要利用药物的协同作用和颉颃作用来增加药物的疗效或减轻药物毒副作用。应该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①酸性药物不能与碱性药物配合应用,如青霉素与小苏打不能合用;②杀菌剂不能与抑菌剂合用,如:氟喹诺酮类药物(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思诺沙星、环丙沙星)等不能与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等药物配合使用,青霉素不能与四环素药物联合用药;③糖皮质激素类(如地塞米松、氟化可的松)、卡那霉素、甲砜霉素、痢特灵、磺胺类药物可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免疫前3~5 d避免使用该类药物。
禁用直接收缩子宫平滑肌的药物,缩宫素、脑垂体后叶素、麦角制剂;禁用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的峻泻药,如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硫酸镁、硫酸钠;禁用氯前列烯醇、前列腺素、孕马血清、地塞米松;禁用氟苯尼考胚胎毒性药物;禁用病毒唑、血虫净引起流产中毒死亡的药物;禁用活血化瘀、行气破滞的中草药:红花、桃红等;慎用阿散酸和伊维菌素等驱虫剂[8-9]。
违禁药物包括: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莱克、沙汀、氯霉素、痢特灵、金刚烷胺等抗病毒药,包括兴奋剂、性激素类、蛋白同化激素、精神药品、汞制剂、各种抗生素滤渣等。
根据《无公害食品—生猪兽药使用准则》附录中规定的时间,出栏(笼)前及时停药,以确保肉食品安全。
[1]吕惠序,郑增义.养猪科学使用兽药十要点[J].养猪,2008(4):41-46.
[2]肖海鹏,刘宏社,赵稳刚,等.基层兽医在猪病诊疗中的用药常识[J].畜牧兽医杂志,2014,33(6):125-128.
[3]吕惠序.养猪场如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J].养猪,2010(1):59-64.
[4]吕惠序.治疗猪病要正确诊断对症下药[J].北方牧业,2012(15):18.
[5]冯大军.科学高效合理使用兽药 确保消费者健康安全[J].湖南畜牧兽医,2011(2):36-38.
[6]刘维华,贺亚雄,晁向阳,等.浅谈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及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2007,34(7):130-132.
[7]吕秀娟,贾建新.兽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及控制措施[J].新疆畜牧业,2008(5):8-10.
[8]张军莹.规范兽药使用 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J].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9,14(5):30-31.
[9]曹忠君,李冰.控制畜产品中兽药残留的对策[J].新农业,2009(9):16.
S854.52;S859
A文章顺序编号:1672-5190(2016)09-0083-03
2016-07-20
李高飞(1968—),男,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防疫工作。
(责任编辑:赵景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