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宗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四川 成都 610041)
规范培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势在必行*
梁宗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呼吸衰竭是危重症急救中最常见的问题,呼吸与危重症专科医师是危重症医学中最重要的技术力量之一。本文结合危重症医学的发展历史及国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发展现状,评述我国实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养的必要性,并就培养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培养
Imperative of 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physician on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LIANG Zong’an
(DepartmentofRespiratoryandCriticalCareMedicine,WestChinaHospital,SichuanUniversity,Chengdu610041,China)
【Abstract】Respiratory failure is the most common problem in critical care, and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physician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echnical force in critical care medicin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and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the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the necessity and imperative of 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physician on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along with the training method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Physician; Standardized training
执行编委简介:梁宗安,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从事内科及呼吸内科、呼吸治 疗与危重症医学领域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任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 (CMB)Allied Health Education 项目执行负责人(COO)、华西医科大学医学技术系主任9年,兼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副组长、四川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四川省防治艾滋病专家组成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先后负责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擅长呼吸与呼吸危重症医学、支气管哮喘、睡眠呼吸疾病(鼾症)的研究与治疗。担任《西部医学》等多种学术期刊的编委、常务编委。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新近发表的述评指出,从1949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医疗体系改革,这在许多方面都有指导意义。从中国的经验中我们获得的最有趣的教训之一就是“医学专业主义精神”(medical professionalism)有多么重要!这实际上明确暗示,从1949年至今我国没有一套完整的符合医学专业主义精神的医师培训制度,因此不能保障现代医疗体系有效运行[1]。
有鉴于此,在建国约65年之际,我国发布《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2],要求到2015年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2016年亦将全面启动专科医师培养,到2020年基本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培训制度,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都接受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1如何规划培养呼吸专科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是当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从《2014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可以看出,不管是患病率还是死亡率,呼吸系统疾病包括肺炎、肺结核、肺癌、肺心病等始终是影响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第一类疾病[3]。规范培养合格的呼吸专科医师有助于保障我国人民健康,促进我国现代医疗体系有效高效运行。
新中国的现代医学发展从“赤脚医生”制度起步,成功的在乡村一级社会提供了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当改革开放来临需要建立现代化的医疗卫生制度时,我们的人力物力财力有限,救治危重症患者需要的危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初设立时也只能捉襟见肘。即使大型教学医院最初建立的ICU也只数张床,非常简陋,以后才逐渐完善。从最初的一个综合ICU或中心ICU到设立内科、外科、儿科ICU,随条件日趋成熟,设立完善的专科ICU。因此,专科医师的培养也必须循中国医学发展的轨迹而变化和发展;需要从传统的呼吸病学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转变。呼吸病学对呼吸衰竭的监测与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在危重症救治中日显其突出重要性,这种状况极大地促进了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的结合,这种结合既有利于呼吸学科发展,亦有利于危重症学科的发展。
在北美,传统呼吸科的建制在30余年来早已普遍变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建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已成为除儿科ICU外成人ICU医师的主导力量,约占70%~80%。美国2014年结业的从事成人ICU专科医师人数统计,内科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205人,外科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212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1494人(单纯呼吸专科医师仅76人),麻醉危重症医学医学专科医师139人[4]。南加州大学Qiao RL等将ICU的所有工作和活动按照内科、外科、呼吸、危重症监护治疗等进行分类,结果内科ICU中“内科+呼吸”工作占81%,外科ICU中“内科+呼吸”占62%[4],这一研究解释了为什么近20年来北美地区成人ICU的专科医师中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始终占70%~80%, ICU的工作和活动决定了ICU专科医师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卫生部《医院诊疗科目基本标准》中明确规定,呼吸专业诊疗项目中包括对各呼吸系统疾病和(或)其他系统疾患所致的急性与慢性呼吸衰竭的救治。2009年,在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新增重症医学科目,其设置方式为在医院中建立独立的重症医学科,和继续在有关专科中设置专科ICU进行各专科危重症患者的救治[5]。这一规定并没有限制专科设置ICU,相反,赋予专科继续本专科危重症救治职责;对于“非危重症”诊治需要专科化诊疗以求精深,对于危重症患者更加需要专科化以提高救治水平,如同当年之大内科、大外科分化为各个专科,使诊疗水平显著提高一样,危重症救治的专科化与大型医院中ICU的专科化设置为学理使然、治病需要、病人利益所在,是学科发展的规律与必然趋势。
按照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ACGME)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培养要求,受训医师管理病例包括34类;要求掌握生物医学、临床科学、流行病学、社会学、行为科学各方面的知识,不仅是已经确立的而且应该了解还在发展中的知识,并应该在实践中加以应用,知识面包括16个方面;必须有能力研究评估自己管理病人的水平,学会利用科学依据,通过自我评估与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学会9个方面的处事能力和技能;学会7个方面的人际交流技术;在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方面有7项要求;在充分利用系统资源方面有8项要求[6]。2014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与美国胸科医师学会联合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PCCM)专科医师培养试点,12家大型教学医院参加试点,为我国建立规范化培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打下扎实的基础。
2小结
作为必须遵循专业主义精神的医学科学,我们必须摒弃经验主义的陋习,以科学的精神和态度传承和借鉴欧美现代医学的精髓和方法,按照已经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学理规律培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业人才,方能既完成国家医改的大政,更有助于人民健康,还有利于学科进步。
【参考文献】
[1] Blumenthal D, Hsiao W. Lessons from the east - China's rapidly evolving health care system[J]. N Engl J Med 2015,372(14):1281-1285.
[2] http://www.moh.gov.cn/qjjys/s3593/201401/032c8cdf2eb64a 369cca4f9b76e8b059.shtml, 发布时间2014-1-17.
[3]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4.
[4] CTS-ACCP 2015 personal communication, 贵阳:2015,9,3-6.
[5] http://www.moh.gov.cn/mohbgt/s9506/200902/38935.shtml,发布时间2009-2-1.
[6] http://www.acgme.org/acgmeweb/tabid/134/ProgramandInstitutionalAccreditation/MedicalSpecialties/InternalMedicine.aspx,7/1/2015.
恭祝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作者、读者、编委、审稿专家新年愉快,万事顺意,猴年吉祥!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1851)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3511.2016.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