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产蛋高峰前的饲养管理技术
蛋鸡从16周龄起进入预产期,5周后可达到产蛋高峰,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是否符合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要求,对整个产蛋期间的产蛋量影响极大。
育成鸡在18周龄左右进入产蛋鸡舍,体重迅速增加,生殖系统也迅速发育。此时,卵巢上的卵泡大量快速生长,输卵管也迅速变粗变长、重量增加,体重增长和生殖系统生长同时进行,且部分鸡开始产蛋,发育好的鸡群产蛋率在20周龄可达5%,22周龄达50%,24周龄达80%,所以这个时期鸡对饲料中的各种养分和外界环境条件均要求十分严格。
产蛋鸡进入预产期后,其体内发生了很大的生理变化,再加上转群、免疫、驱虫等影响,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容易发生各种疾病。
1.适时转群,按时接种、驱虫。蛋鸡入笼工作最好在18周龄前完成,以便使鸡群尽早熟悉环境。在上笼前或上笼的同时应接种新城疫、减蛋综合征、禽流感及其他疫苗。入笼后最好进行一次彻底的驱虫工作。转群、接种前后应在料中加入多种维生素、抗生素以减轻应激反应。
2.适时转换产蛋料。为了适应鸡体重的增加、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对钙的需求,可在18周龄开始喂产蛋鸡料,20周龄起喂产蛋高峰期料。同时,在料中额外添加1倍量多种维生素,并取消限制饲喂,让鸡自由采食。
3.增加光照时间。小规模养殖户在育成期多采用自然光照法。在18周龄时,如果鸡群体重达到标准,可每2周增加光照30分钟,直到产蛋率达到最高峰,光照总时数达到每天16小时为止。如果鸡群体重较轻,发育较慢,可在增加喂料的同时推迟到20周龄增加光照时间。
4.为鸡群创造舒适的环境条件。产蛋鸡生长的最适温度是13~23℃,冬季最好能保持在10℃以上,夏天最好能保持在30℃以下。要保持鸡舍空气流通、防止各种噪声,并保持环境、喂料、饮水、光照等的稳定性。
5.搞好疫病防治工作。鸡入笼后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抗生素,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丁胺卡那等,每4~5周投药1周,以预防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肠炎等。定期在料中额外添加1倍量多种维生素,以适应鸡的产蛋需要和减轻各种应激反应。加强卫生管理,执行合理的免疫程序,坚持带鸡消毒和环境消毒制度,防止疫病传入。●
刘翠英河南省濮阳县动检站45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