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静
·临床研究·
循证护理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血管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贾 静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血管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5月心血管内科行PCI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5年6~12月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生存质量、术后血管并发症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F-36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应用循证管理,可以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护患关系。
循证护理;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症;生存质量
冠心病是一组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症、吸烟等因素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血管阻塞、心肌缺血缺氧而出现心脏病现象的临床综合征[1]。冠心病患者多数伴有心绞痛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胸闷、烦躁不安、心悸等症状,受冠心病的影响,症状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2-3]。PCI治疗是指采用经皮穿刺技术送入球囊导管或其他相关器械,解除冠状动脉狭窄或梗阻,重建冠状动脉血流的技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冠脉介入治疗方法的总称,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旋切术、定向性斑块旋切术、斑块旋切吸引术、斑块旋磨术及激光血管成形等,它能有效、直接地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创伤小,恢复快,但是有多重并发症,大多由于冠状动脉夹层或急性闭塞所致,一部分与严重、长时间痉挛有关。少数患者在成功的PCI后发生,可能由于治疗部位的血栓形成所致[4]。因此,使用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是很有必要的。近年来有研究报道[5],循证护理措施在PCI术后应用效果较佳,但在心内科的临床工作中尚未推广应用,因此,探讨循证管理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血管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5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行PCI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31~70岁,平均(54.85±12.28)岁;其中原发型心肌梗死40例,不稳定型心肌梗死20例。选择2015年6~12月行PCI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33~74岁,平均(54.80±13.10)岁;其中原发型心肌梗死38例,不稳定型心肌梗死2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6]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以及WHO制定的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2)均符合经皮介入术的治疗标准。(3)均了解该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无智力障碍,且认知能力正常。排除标准:(1)患有精神疾病史者,或依从性较差的患者。(2)合并有恶性肿瘤或其他脏器严重疾病者。(3)治疗期间病情恶化或死亡者。(4)自动退出本研究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均经桡动脉行PCI,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健康教育、生命体征监测、给予吸氧、心电监护、体位护理、并发症预防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方案,具体措施如下:
1.3.1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由心内科护士长、责任组长、组员组成循证护理小组,并定期开展心内科介入术后相关的循证护理课程;对护理人员进行循证检索软件的培训,使其能够熟练运用循证护理程序,可使护理人员学习交流新的护理知识,探讨出一种适合自己医院的护理方案。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规范护理操作,严格遵照标准规范进行护理;站在患者及其家庭的位置上考虑问题,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有利于获得更多更加真实的患病史。加强医护人员配合,详细了解患者病情,与患者家属形成良好的配合,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1.3.2 确立循证问题 在每天的护理工作中都会遇到很多不同的问题,如切口护理、心理干预等,如何才能找到提高生存质量的方法并予以改进,尽量做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应该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鼓励护理人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有临床价值的问题给予奖励,并探讨此问题背后的核心问题,并选择其为下一次培训内容。
1.3.3 检索当前的最佳研究证据 根据提出的问题类型,选择相应的数据库,特别是那些经过专家筛选、根据证据的科学性和临床重要性建立的循证管理网上资源,选择问题与我院手术室所面临问题相似的证据资料。为省时省力、高效地解决所提出的问题,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检索模式,选用Brain Haynes等提出的证据资源的6S金字塔模型[7],尽力找到当前对介入术后并发症最少、患者生存质量最高的护理模式。查找资料时注意筛选与我院情况相符的研究报道。通过对既往的失败病例总结并综合国内疾病相关文献报道,我们发现,健康宣教不到位、术后不良情绪、TR-band止血器应用不规范、心率失常、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
1.3.4 严格评价,找出最佳证据 根据证据分级的标准,评价证据的真实可靠性、实践性及证据的适用性。用自制评分问卷进行评分,选择得分最高的证据,按照里面介绍的介入术后的护理方案解决我院所遇到的问题。
1.3.5 应用最佳证据指导实践并对其作出评价 在所得的最高分文献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稍作调整,使管理方案更贴合我院实际情况。如重点关注患者术后不良情绪、TR-band止血器应用不规范、心率失常、下肢深静脉血栓等问题,积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教。观察记录实施循证护理后介入术患者的并发症及术后生存质量的变化情况,将实践结果反馈给医院管理层,让他们做出更加适合心内科介入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案,对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及竞争力也有着较大的作用。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生存质量、术后血管并发症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情况。
1.5 评分标准[8-10]
1.5.1 心理状态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的心理状态,SDS和SAS量表均含有20个条目,按症状的出现频率分为4个等级,分值分别为1,2,3,4分。正向评价题,分值按照递增顺序计分;反向评价题,分值按照反向顺序计分。最终值由各个项目的评分值相加得出,评分越高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
1.5.2 生存质量评估 采用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进行评估,主要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心理健康8个维度,共计36条,总分为145分,评分越高,生存质量越好。
1.5.3 护理工作满意度 采用我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以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护理工作满意度,<60分为不满意,60~80分为较为满意,>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
1.5.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分
注: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F-36生存质量评分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F-36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注: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F-36生存质量评分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表3)
表3 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注: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1例,其中皮下瘀血6例,局部血肿3例,上肢静脉栓塞2例;观察组发生并发症3例,其中皮下瘀血1例,局部血肿2例
2.4 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例)
近年来,随着介入医学的不断发展,PCI在冠心病的治疗上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已经逐步成为血管重建的首选方案[11]。但PCI术后由于导管刺激、磨损等极易导致血管内壁损伤,进而产生血管相关性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同时由于患者术后多需要长期卧床和患肢制动,会引起患者局部血肿、压疮等不良反应发生,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12]。因此,通过选择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最大程度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重点。
随着护理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循证护理模式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了解和应用[13]。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循证护理的实践过程是发现问题-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循证护理是沟通护理研究和护理实践的桥梁,将护理真正变成了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专业,充分证实了护理工作在患者康复中的作用[14]。在患者的康复护理中运用循证护理理念来指导护理人员的工作实践,可以使患者得到最新、最佳、最快的方法来缓解患者病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5]。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循证管理可以明显降低冠心病PCI术后的皮下瘀血、局部血肿、上肢静脉栓塞、血管闭塞等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这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16]一致。说明循证护理管理已经渗透到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和领域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种护理模式,不仅转变了临床护理人员通过经验和直觉进行护理的习惯,而且还能准确地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查阅相关资料,拟定合理科学的护理方案,避免护理的盲目性。此外,循证管理还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个人能力,从而提高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17]。该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生存质量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心理干预、饮食管理、药物管理、并发证预防等护理措施,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该护理方式更能够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促进了护患关系,这与国内其他专家学者的报道一致[18-19]。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应用循证管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护患关系,因此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1] 覃淑英, 韦 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J]. 全科护理, 2014,,12(28):2628-2630.
[2] 朱秀娴,林素清,陈淑红,等.循证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介入诊疗术后舒适度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2):1841-1843.
[3] 高 娟, 韩江红, 陈 楠,等.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术中护理及病情变化应对策略[J]. 全科护理, 2014,12(22):2056-2058.
[4] 马 焱.循证护理用于预防经桡动脉途径行pci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2B):123-124.
[5] 杨中银.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6):147-148,150.
[6] 王 静,罗 萍,王 霞,等.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循证护理的应用与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8):1652-1654.
[7] 左红霞,牛玉明,程艳丽.循证护理证据资源的检索[J].循证护理,2015,1(4):145-151.
[8] 向世兰,石爱军,石 虹,等.循证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0):3-5.
[9] 李 宇,崔 莹.循证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7):19-21.
[10]姚人银,杨锦妹,梁振月,等.循证护理在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及心理状态中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4):146-147.
[11]孔林芳, 蒋文慧.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焦虑、抑郁与后期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 全科护理, 2014,12(11):967-969.
[12]赵 鹏.对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循证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9):127-128.
[13]金 晶.冠心病患者采用循证护理进行介入治疗中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11):97-98.
[14]李克亚,寇 洁.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24):3697-3699.
[15]黄林芬,傅国胜.循证护理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围术期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师,2013,51(33):116-118.
[16]柴 霞,周丽娅,李瑞红,等.循证护理在预防经桡动脉途径行PCI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31-33.
[17]汪志青.循证护理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医嘱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2):1-3.
[18]陈伟泽.循证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0):261,262.
[19]徐 欢.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后心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2):124-126.
(本文编辑 陈景景)
Influence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on vascular complications and life qualit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after PCI surgery
JIA Jing
(Liuzhou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iuzhou 545006)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on vascular complications and life qualit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surgery. Methods: Selected 60 cas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receiving PCI from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of our hospital in the period from December 2014 to May 2015 were drawn randomly and taken as a control group, to receive conventional nursing; 60 cases of patients from June to December 2015 were taken as observation group, to receive evidence-based nursing. Th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observed in changes of mental status, life quality, vascular complications after surgery, and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ork before and after PCI surgery. Results: Both groups of patients had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SAS and SDS scores after nursing, and the difference was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however, the SAS and SDS scores of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nursing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SF-36 life quality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nursing was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 lower complication incidence rat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a higher satisfact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to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after PCI surgery could improve the patients’ poor mental status and life qualit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vascular complications, and promote the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
Evidence-based nurs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surgery;Complication; Quality of life
545006 柳州市 广西科技大学附属柳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贾静:女,本科,主管护士
2016-08-26)
10.3969/j.issn.1672-9676.2016.2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