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心理机制:基于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的解读与思考

2016-02-20 12:37宁海林王泽霞
关键词:审美心理

宁海林, 王泽霞

(1.宁波大学 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2.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英语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文学研究】

审美心理机制:基于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的解读与思考

宁海林1, 王泽霞2

(1.宁波大学 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 宁波315211;2.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英语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摘要: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在视知觉层面阐述了审美心理动力机制,推动了审美心理学理论的研究进程,但该理论过于专注视知觉直接经验建构的普遍心理基础和基本机制的建构作用,未能与文化的、历史的、社会的、民族的等方面的意义建立起联系,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实际上,不仅“纯粹的形式”,而且文化的、历史的、社会的、民族的等方面的意义作为刺激物也会以力的式样在人的大脑中不断积淀并以同类型力的形式进行遗传。这样,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不仅能够在视知觉直接经验层面上解释普遍的审美心理基础和基本机制,而且能够说明社会、历史以及个人等因素在审美心理机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解释了审美心理机制的历史差异和个体差异,从而形成一种更为完善的审美心理学理论。

关键词:审美心理;审美经验;阿恩海姆;积淀说;集体无意识

审美心理机制是指审美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包括审美感知、理解、想象、 联想、情感等活动,是审美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的研究与进展对理解审美经验、解开美的秘密、探寻美本质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宽泛地说,至少从古希腊德谟克利特“模仿说”就开始对审美心理机制进行了形而上的探讨,到后来康德的“审美无功利说”、席勒的“游戏冲动说”、克罗齐的“直觉说”等等一直延绵不断,但直到19世纪晚期费希纳开创了实验心理学美学以后,美学开始和心理学结合起来,审美心理机制的研究开始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转变,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审美心理机制研究,相继涌现出来一些重要的审美心理学说,如立普斯的“移情说”、布洛的“距离说”、朗格的“情感形式说”、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异质同构说”以及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的“积淀说”等等。在众多的审美心理学说中,格式塔心理学美学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分量,其“异质同构说”在美学界受到广泛的认可,早已成为美学理论的重要学术资源,每每被用来解释艺术学、美学问题。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进一步发展了“异质同构说”,提出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他认为一系列审美心理机制都是源于视知觉形式动力,又归于视知觉形式动力。本文基于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关于视知觉直接经验层面上的审美心理机制的论述,结合李泽厚的“积淀说”以及荣格的“无意识说”,探讨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在审美心理机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期进一步完善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丰富审美心理学理论。

一、审美心理动力机制

在审美心理机制研究中,首先要弄清楚到底是什么促使心理进行审美感知、理解、想象等一系列活动。阿恩海姆认为视知觉具有对视觉形式进行积极组织、加工的能力。比如,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我们一般会把它们看成是一个三角形;或者在“FedEx”标识中看出“E”和“x”之间的那个箭头,这都是视觉积极组织、构建的结果,即视知觉的“完型倾向”所致。阿恩海姆认为视觉之所以会对形式积极进行组织、加工就是因为视知觉动力在起作用。阿恩海姆所说的知觉动力主要是指人们在静止的物体本身中所感觉到一种力。假如我们走在相距一米之隔的两座百层大楼之间,亦或在电梯里与高大人士站在一起时,那种心理的压力都是非常明显的。这种视觉力是人们在视觉形式中感到的,因此确切地应称之为“视知觉形式动力”。阿恩海姆对这种“力”给予了不同称谓,如“生理力”“知觉力”“心理力”等。当这种“力”在大脑皮质层面上作用时,即为“生理力”;当这种“生理力”作用于知觉过程时,即为“知觉力”;当它在心理层面作用时,即为“心理力”。它们是一种力的不同面相。

阿恩海姆认为动力是知觉经验的真正本质, 视知觉存在于视知觉形式动力经验中。 这些力不是存在于外部世界的某一观察对象中, 静止物体本身实际上并不真正具有动力, 而是它们的形式结构激起了主体的一种动力经验, 视知觉形式动力只存在于观看者的经验或意象中。 “我们可以把观察者看到的 ‘力’看作是活跃在大脑视中心的那些生理力的心理对应物, 或者就是这些生理力本身。 虽然这些力的作用是发生在大脑皮质中的生理现象, 但它在心理上却仍然被体验为是被观察事物本身的性质。”[1](P12)

阿恩海姆通过对视觉形式动力的生成过程的假设阐释了审美心理动力机制。他认为大脑视皮层本身是一个平衡的电化学力场,电化学力可以在这个力场自由配置。当视知觉感受到刺激物时,这些力就会与刺激物的形式相互作用,从而形成知觉对象。视知觉形式的“完形倾向”是一种动力机制,也就是说,视知觉形式动力其实就是视知觉形式“完形倾向”的“动力”。“动力”和“完形”之间存在着一种表里交互阐释的意味。说“动力”,其实是指“完形”的内在生成机制;说“完形”则是在说此“动力”所成就的形式。因此,阿恩海姆在揭示了视知觉形式建构的动力机制的根源问题的同时,也就在视知觉直接经验层面上揭示了审美心理的动力机制。

二、 审美心理机制的作用过程

除了如上述那样从视知觉直接经验层面对审美发生心理机制进行阐释外,审美心理机制还要回答审美经验是怎样产生的问题。从审美客体到审美经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虽然视知觉形式动力在视知觉形式建构中无处不在,但它还是有自己主要的运作方式,阿恩海姆将其概括为“简化原理”“平衡原理”和“逆简化原理”,而这一切都具体体现在意象的达成中。意象的形成是审美活动的核心,也是审美心理机制的重要内容。“意象”在阿恩海姆的话语中具有特殊的内涵。通过对阿恩海姆在著作中关于意象阐释的考察,可以归纳出其意象的三个方面的内涵:第一,意象不是物体的物理形象,是视知觉与知觉刺激物相互作用而达成的心理意象;第二,意象的达成是一种创造活动,而且具有完形性;第三,意象是一种完形或格式塔,它包括物体、行为、观念、意义等形式构成的一切。因此,可以说,意象实际上就是一种完形形式。更为重要的是,在阿恩海姆看来,意象还具有思维性。意象作为视知觉中的完形形式,只有当其具有思维能力、对事物本质有所把握时,它才是一个真正的完形。概括地说,意象主要是由视知觉“自上而下”的抽象选择、视知觉“补足”与“重构”的抽象组织以及视知觉“高度概括”的抽象升华活动建构而成的。 而意象形成的这三个层次都是视知觉形式动力的创造活动。

审美经验毕竟是主体的一种感觉,因此如何从形式上升到情感、意义,审美心理机制必须作出回答。阿恩海姆认为情感(情绪)也是普通知觉,从大脑的生理机制上讲,也是知觉动力的相互作用。因此,在阿恩海姆看来,审美情感与其他情感别无二致,而是引起这种情感反应的对象不同。说到底,“情绪最终是各精神力量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强度或兴奋程度。在大脑的机制中,情绪是组成精神活动的牵引力和压力所引起的紧张。这样,情绪没有提供自身的刺激,而不过是对付来自大脑内部全部力量作用的结果。”[2](P334)移情说、距离说、情感形式说等都没有很好地解决审美心理机制与情感表现这个问题。阿恩海姆把情感等精神活动视为普通知觉,也是知觉动力的活动而已,于是把艺术形式和情感等精神活动统一了起来。阿恩海姆关于情感不过是普通知觉的论断,揭去了情感的神秘面纱。从而进一步阐明,审美经验就是知觉形式动力,审美心理机制就是知觉动力的具体运作。

三、阿恩海姆对审美心理机制解释的不足

阿恩海姆引进视知觉形式动力,为研究审美心理机制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研究角度。但是,他过于专注运用视知觉形式动力阐释知觉直接经验建构的普遍心理基础和基本机制,对视知觉形式动力的认识也存在不足。他运用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所讨论的视知觉形式建构的动力机制、审美心理机制时,大脑仿佛是一个净化的场域,那里只有纯洁生物力与刺激物之间的力场,把人作为完全相同的个体,而忽略社会、历史、文化、时代精神等对审美心理机制形成的作用,深层的无意识、欲望等也都消隐不见了,没能揭示审美经验形成的历史差异和个体差异。这不能不说是其视知觉形式理论的重要缺陷。他本人也对这种缺陷予以承认并进行了解释,“虽然它的方法是片面的, 但它所意旨的知觉核心却可以挑选出来……就像我们观看一扇圆花窗, 尽管它的完整意义是从建筑背景中得来的,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欣赏并且合理地分析它的圆形、窗饰以及彩色玻璃设计, 当然, 更完整的理解, 需要同时考虑历史、社会以及个人的因素。”[3](Pix)

阿恩海姆囿于格式塔心理学影响,把自己的研究严格限定在知觉的直接经验上,确立了自己理论研究的有效性范围,这也是一些理论家所谓的“排斥机制”。尽管我们不应过于对阿恩海姆求全责备,但是对其视知觉形式动力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拓展还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我们的研究目的——审美心理机制的研究,决不能仅止于知觉直接经验层面上。正如李泽厚所说:“快乐说、内模仿说、格式塔说的共同缺点似乎就在这里。它们强调了形式感的生理心理方面,没充分注意社会历史的方面,特别是没重视人的生理心理中已经积淀和渗透有社会历史的因素和成果。”[4](P435-436)李泽厚的“积淀说”通过强调社会实践的巨大作用,在哲学层面上赋予了形式感和形式美以深刻的意义。但是,他的积淀说也受到不少学者质疑,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历史、文化积淀在哪里?它们又是以什么形式进行积淀的?李先生对此语焉不详。实际上,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与李泽厚的“积淀说”可以互相补充,对审美心理机制、审美经验进行更为合理的解释。

四、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的进一步思考

李泽厚的“积淀说”启发我们重新审视知觉形式动力,而不囿于阿恩海姆将其限定在视知觉直接经验形成中的普遍心理基础和基本机制上。阿恩海姆把大脑的力场看作是不变的,是先验的,明显是静止看待问题。一方面,他机械地将人的大脑看作都是一样存在的力场;另一方面,他忽视了作为力场的大脑也存在进化的问题。根据现代医学研究,已经确证了脑电波的存在。大脑在活动时,脑皮质细胞群之间形成电位差,从而在大脑皮质的细胞外产生电流。大脑的神经细胞在活动时,会形成电器性的变动,产生电器性的摆动,这种摆动呈现在科学仪器上,看起来就像波动一样。而且,脑电波已经广泛应用于对大脑医疗诊断中,如多普勒。那么我们可以设想,任何刺激物,无论来自外在的还是人自身的,都会在大脑中以电波形式出现,呈现为一种生理力、心理力。它不仅对当下产生影响,也会以力的式样在大脑留下印痕。我们以任何形式记住事情、事物,都一定是因为它们在大脑中的神经细胞中留有了痕迹,这种痕迹未尝不可以看作是一种力的式样或结构。

刺激物作为力的式样或结构在我们大脑中也应该是不断积淀的,人的大脑不是生来就是那样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刺激物,包括其文化内涵、时代精神等均会在大脑中积淀起来,形成的痕迹即为力的式样或结构。如果把我们的大脑比作是一潭平静的湖水,拿一个石子(刺激物)投入其中,湖水会和石子相互作用——产生涟漪并最后趋于平静。这在阿恩海姆看来,知觉对象产生了。但我们还要知道,这潭湖水不是从来就是那样的,也不是永远不变的。每个刺激物对其都产生了影响,在湖面平静后,至少一部分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对于大脑来说,刺激物对神经细胞产生了作用,神经细胞的运动也就留下了力的痕迹。比如长城,我们欣赏它,决不仅仅只是它的弯弯曲曲、雄伟的视知觉形式动力经验,还有几千年来的文化意蕴,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它的历史、传说等通通作为刺激物,同样以力的形式一次次在我们的大脑中积淀下来。当我们一提到或看到长城时,这些积淀下来的力的结构会被重新唤起,我们也就体验了其历史、文化方面的意义,即大脑经历了从力到意义的一个“逆向翻译”过程。由于意义所转化的力在不同人的大脑中积淀的结构并不完全相同,所以也就产生了审美历史、个体差异。

力的形式在大脑中开始积淀的时候,积淀的痕迹比较明显、清晰,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积淀也会逐渐模糊。新的力的式样积累、积淀,逐渐模糊了大脑中原来的力的式样与结构,并建立起更新的力的式样、结构。当然,这绝不是说审美经验只能建立在以往的积淀上,大脑毕竟还是一个力场,新的刺激物一样还会激起相应的心理力;只是说新的刺激与原来积淀下来的力的式样一起在起作用。当然,这也较为有效地解释了实践美学的核心观点——“外界的合规律性和主观的合目的性达到统一,从而产生了审美感受”的问题。

如果说“积淀说”启发了视知觉形式动力还有积淀的成分,那么荣格的“无意识说”则进一步启发力是可以在无意识层面上积淀。尽管一些形式动力本身太弱,不能进入到意识层,但也会在人的大脑中以力的形式留下淡淡痕迹,并在无意识层面积淀下来。或者说,无意识是力的呈现形式,力的式样是无意识的载体。一方面,在婴儿期最早记忆前,刺激物就与婴儿的大脑力场相互作用,而留下力的痕迹;另一方面,在祖先生命的残留中,其大脑的力的痕迹也会通过遗传传给下一代。遗传保留了同类型的力的积淀,个体经历不同又形成了不同力的式样积淀。

综上,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既在视知觉直接经验层面上解释审美心理机制的普遍心理基础和基本机制,也能够说明社会、历史以及个人等因素在审美心理机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解释了审美心理机制的历史差异和个体差异,从而形成了一种更为完善的审美心理学理论。

参考文献:

[1] 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 鲁道夫·阿恩海姆.走向艺术心理学[M].丁宁,等,译.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90.

[3] 鲁道夫·阿恩海姆.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M].宁海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 李泽厚.美学旧作集[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赵琴]

On Aesthetics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Based on Arnheim’s Visual Form Dynamics

NING Hai-lin1,WANG Ze-xia2

(1.HumanandCommunicationCollege,NingboUniversity,Hangzhou310018,China;2.ForeignLanguagesCollegeofZhejiang,YuexiuUniversity,Shaoxing, 312000,China)

Abstract:Arnhem’s Form Dynamics Theory explains aesthetic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and its working process from visual direct experience perspective, which has exerted great impact in this field. However, it only focuses on the perception dynamics on the common foundation and the basic mechanism of direct experience, failing to explain the differences of aesthetic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from historical and individual perspectives. Based on Accumulating Theory and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visual perception dynamics is also constantly accumulated by people in the deep hearts. Since visual form, emotions and meanings occur simultaneously and unconsciously, visual perception dynamics theory can also take the so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 in explaining the working process of aesthetic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in order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istorical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esthetic psychological system.

Key words:aesthetic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aesthetics experience; arnheim; accumulating theory;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收稿日期:2015-04-10

基金项目:宁波大学科研启动项目“全媒时代舆论传播机制及引导策略”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宁海林,男,吉林梨树人,博士,宁波大学教授,从事视觉传播原理及应用、现代西方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152/j.cnki.xdxbsk.2016-03-023

猜你喜欢
审美心理
论中国古典悲剧的中和之美
成都大熊猫基地中的旅游美学分析
解读设计中的儿童审美心理
儿童剧《马兰花》的艺术审美魅力
观众学视阈下的国产公路电影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审美心理培养在高职绘画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音乐欣赏的审美心理与习惯培养
从跨文化角度辨析中西颜色词语象征意义
浅析多元音乐文化理念下中职生音乐审美心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