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治疗常用药物的种类与应用

2016-02-20 12:14:06敬韩小娟
乡村科技 2016年15期
关键词:雷州市养鸭磺胺类

郑 敬韩小娟

(1.雷州市客路畜牧兽医站,广东 雷州 524200;2.雷州市纪家畜牧兽医站,广东 雷州 524200)

鸭病治疗常用药物的种类与应用

郑 敬1韩小娟2

(1.雷州市客路畜牧兽医站,广东 雷州 524200;2.雷州市纪家畜牧兽医站,广东 雷州 524200)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了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鸭肉需求量亦随之增加,鸭病的治疗工作则显得十分重要。鸭病治疗常用药物种类多,应用方式也不同,基于此,探讨鸭病治疗常用药物的种类与应用,并提出实用性应用方式,为鸭病治疗水平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鸭病治疗;常用药物;种类;应用

防治鸭病常用药物主要是磺胺类和抗生素类,其中磺胺类药物主要有:对氨基苯磺酰胺,为白色或者是微黄色结晶、粉末;磺胺噻唑,是白色或者是微黄色粉末,且无味,不可溶于水,但却可溶于碱性溶液,抑菌作用极强,肠道可充分将其吸收,最终经肾脏排出,此类药物多用于治疗链球菌与葡萄球菌感染导致的疾病,通常都是首次大剂量使用,之后隔4 h喂1次,待其症状消失之后再维持1/2的量连续喂一两天,待其完全治愈。

1 鸭病控制及预防原则

1.1 控制原则

鸭病十分复杂,且新病不断涌现。养鸭场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大型养鸭场已是必然趋势,鸭病控制是养鸭场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养殖户无法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鸭病,且不能正确诊断鸭病,使得鸭病治疗难度极大。导致鸭病产生的原因很多,如胚源性、各种病毒细菌等。病因十分复杂,养殖户难以做到全面预防与治疗,且鸭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升高,养鸭场极易爆发鸭病,一旦发生流行性疾病,则会严重影响养鸭场的可持续发展,且疾病爆发后极易传染,最终导致大量鸭子死亡。养鸭场规模和管理模式和鸭病控制直接相关,这也是现代化养鸭业鸭病控制的关键内容。鸭病防治工作难度不断加大,人们对流行鸭病的各方面问题认识并不深刻,多数人未掌握鸭病的发病机理,缺乏合理成熟的防治手段。

1.2 预防原则

养殖户应树立正确预防鸭病的观念,并坚持科学有效的预防原则[1]。高度注重疫病免疫工作,且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结合的原则开展工作,不断提高疫病防疫工作水平是现代化养鸭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应积极做好各种免疫工作,做好防患于未然;鸭病控制应紧抓细节,如对地面消毒工作严格控制,对鸭笼进行严格的消毒等;强调饲养管理控制工作的科学性,改善鸭饲料营养结构,并根据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管理模式;政府应不断加大投入,高度重视鸭病防控工作,加大科研投入,鸭病流行会直接影响国家养鸭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重视后根据实际情况加大投资,从根本上处理问题。而探讨鸭病治疗常用药物的种类与应用意义重大。

2 磺胺类药物

2.1 对氨基苯磺酰胺

此类物质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或粉末,且难溶于水,通常使用于感染性外伤中。

2.2 磺胺噻唑

该物质为白色或者微黄色粉末,无味,不溶于水,但可溶于碱性溶液,抑菌作用极强,可于肠道中被充分吸收,再经由肾脏排出。此药物是首次大剂量使用,以后每隔4 h再次喂,直到具体症状消失,但还应维持1/2的量一两天,待到其症状完全消失,通常是每只鸭子每天控制于0.2~0.5 g,应配合与等量的碳酸氢钠同服。

2.3 磺胺嘧啶

该药物为白色或者淡黄色粉末,无味且不可溶于水,但可溶于碱性溶液,其毒性不大,且吸收慢,排泄快,实际使用剂量同磺胺噻唑。

2.4 磺胺脒

磺胺脒是白色粉状结晶,味微苦,难溶于水,作用效果弱于磺胺噻唑,服用后仅是部分被吸收,但诸多药物成分会留在肠道中。此药物多用于治疗细菌性及球虫性肠炎,应根据相关规定比例搅拌至饲料中。

2.5 磺胺甲基嘧啶及磺胺二甲基嘧啶

此类药物同磺胺嘧啶相同,但其吸收很快,排泄慢,可于体内维持较高的浓度及更长的时间。此药剂多用于治疗副伤寒及禽霍乱等病症,用量为饮水量的0.025%~0.050%。

2.6 磺胺吡唑

此药物属于中效磺胺类药物,但其抗菌作用弱,却容易被吸收,副作用很小,每隔12 h服用1次。

磺胺类药物不可给产蛋鸭及种鸭服用,此类药物会降低产蛋率。

3 抗生素

3.1 青霉素

青霉素种类诸多,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极大的抑制作用。

3.2 链霉素

此类药物可更好地抑制结核杆菌和多种革兰氏阴性菌,也可抑制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如丹毒杆菌,但对其他阳性菌效果不好。链霉素在机体内的有效浓度会维持长达12 h,排泄速度较慢。治疗时应采用肌肉注射,确保成鸭每只50~100 mg,雏鸭应控制于10~40 mg。

3.3 四环素族

土霉素、金霉素和四环素均是四环素族广谱抗生素,口服剂量应控制为1 kg体质量首次50~100 mg,再次则应是减半的量,或是根据0.02%将药物掺入饲料中喂服[2]。

3.4 氯霉素

氯霉素属于广谱抗生素,其抑菌范围和四环素族十分相似,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很强,内服剂量应控制为每只鸭每日10~20 mg,且1 kg饲料中应添加0.5 g,亦可掺入水中,剂量控制于0.1%~0.2%。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养鸭业亦随之发展,鸭病现状及疫病十分复杂,且相应的防治手段方式并不成熟合理。我国养鸭业发展迅速,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探讨鸭病治疗常用药物的种类与应用十分重要。

[1]宋启明.治疗鸭病常用抗菌素的种类与应用[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3(1):40.

[2]宋良国.鸭病治疗常用药物的种类与应用[J].乡村科技,2015(10):36.

S858.32

B

1674-7909(2016)15-31-2

猜你喜欢
雷州市养鸭磺胺类
雷州市“十年九旱”分析及未来干旱趋势
广东气象(2022年4期)2022-08-24 04:13:26
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
家乡思绪
湛江文学(2019年11期)2019-11-14 02:07:43
永修贫困户养鸭铺就脱贫梦
老区建设(2019年7期)2019-05-21 15:00:34
“红色文艺轻骑兵”进校园写春联送祝福
湛江文学(2019年1期)2019-01-23 10:00:44
二阶线性递推数列通项公式的解法探究
微生物发酵菌养鸭的基本模式及其技术优点
农家之友(2018年1期)2018-01-26 01:24:24
雏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
莲田养鸭生态种养模式效益及技术初探
论我国养鸭业的现状及无公害养殖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