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共举、协同发展中原梨产业——专访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站长王东升

2016-02-20 05:24:31张瑞,姜春艳,李聪
乡村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试验站示范园产学研



各方共举、协同发展中原梨产业——专访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站长王东升

本刊记者:郑州综合试验站是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21个综合试验站之一,依托单位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请问郑州综合试验站在河南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以及近年来发挥的作用。

王东升站长:郑州综合试验站在国家和河南省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分工,主要是面向河南全省进行新品种引进与示范、新技术研究引进与示范、创新集成与推广应用。目前,河南省在6个示范县建立有8个不同类型的梨高效示范基地,同时在全省建有高效生产基地10余个,如在武陟县泰鑫农业种植公司建立了66.67公顷的梨棚架优质高效示范基地,每667平方米效益在1万元以上,在省农科院试验基地建立了一个占地3.33公顷的核心示范园。核心示范园是试验站按体系要求建立的,也是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在全国设立的10个标准园之一,主要目的是展示目前的新优品种与各种栽培模式,对各种新技术进行集成与示范。目前,核心示范园引进梨新优品种30余个,栽培模式有省力密植形、水平棚架、篱架、纺锤形与倒伞形5种,展示的技术有生草栽培、疏果、套袋、平衡施肥、病虫鸟害物理防治、省力栽培技术等5个系列30余项。示范园区内栽培的棚架梨与省力密植园,每667平方米产量为3 500~5 000千克,已经成为核心示范园中的亮点。核心示范园每年都要生产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级领导、企业老板、种植大户、果农及同行1 000余人,深受大家欢迎。

本刊记者:近年来,河南省积极构建新型梨产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大力推进梨产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运用。请问,目前河南梨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如何?

王东升站长: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下面分三方面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第一,河南省梨产业科研机构层次高,专业门类相对齐全,但设置较分散、合力不强。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南省梨产业科研体系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省地间、地区间科研力量联合协作不够紧密,科研联合攻关和联合协作不够。第二,河南省梨产业推广队伍青黄不接、知识老化、精力分散问题突出。第三,河南梨产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成果显著,但产学研结合还不够紧密。由于体制原因,河南省梨产业科研、教育、推广分属不同部门管理,三大体系之间还缺乏有效的协作与激励机制。

本刊记者:请问王站长,如何把梨产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以科技支撑河南省梨产业快速发展?

王东升站长:建设好河南梨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对河南省的梨产业发展意义重大。结合我多年的工作经历,我的看法是:第一,应进一步完善农科教、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的紧密结合。在产学研结合中注重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促进产学研资源要素的集聚和作用的发挥,推动并加强产学研各主体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努力形成梨产业科研机构、高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推广服务部门、企业以及农户之间相互联动的科技网络。第二,要进一步确立和强化以应用为导向的科研机制。在科研目标上,构建“课题来源于实践、成果应用于生产”的农业科技实效机制。有关部门要将农业科技需求调查列入经常性工作,形成农业科技需求汇编,并主动进行课题设计,将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及时列入省级科研项目,开展技术攻关。第三,要推进农业科技需求与成果的有效对接。科技计划项目是科技成果的重要产出源,要加强计划成果的分析评价,梳理出应用技术类成果并建立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形成支持全省及各地转化推广的梨产业科技成果数据库,发布年度科技成果转化指南。第四,要推进和支持建立地方政府主导的农科教产学研联盟,联合市科研、推广机构或相关生产主体组织项目实施,建立试验示范基地,推进研发与生产的结合。第五,下大力气建设一批科技示范区、示范基地、示范户,率先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集中展示国内外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机具、新模式。第六,要组织对基层农技人员开展知识更新培训,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定向培养试点,培养梨产业职业农民,以实施学历证书与技能证书分开的“双证制”为标准,在现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中培训提升一批梨产业职业农民;鼓励和引导广大大中专毕业生在农业方面就业创业,实现梨产业职业农民的高智化。

本刊记者:张瑞姜春艳李聪

猜你喜欢
试验站示范园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
流翔高钙花生 托起示范园主“致富梦”
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09-25 03:05:06
陕北生态桑综合试验站赴山西调研
四川蚕业(2020年4期)2020-02-10 06:14:48
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简介
流翔高钙对比示范园,在齐鲁遍在开花
今日农业(2019年15期)2019-01-03 12:11:33
塘背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中国公路(2017年18期)2018-01-23 03:00:32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庆安灌溉试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