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燕(漯河市园林管理处,河南 漯河 462000)
观赏性果树在沙澧河风景区中的应用
李鑫燕
(漯河市园林管理处,河南漯河462000)
沙澧河风景区位于河南省漯河市,景区具有丰富的景观要素,但观赏性果树的种类和数量较少。基于此,介绍观赏性果树在漯河市沙澧河风景区中的应用现状、利用形式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沙澧河风景区中的观赏性果树的应用提出建议。
观赏性果树;沙澧河风景区;应用
漯河市地处河南省中南部,属暖湿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常年降水量786 mm,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35.2%和31.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5 m2。沙河、澧河贯穿全境并在市区交汇,让漯河市成为中原大地上唯一有2条河流经过的城市。
沙澧河风景区,位于河南省漯河市,依托沙、澧两河而建,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达到了省级水利风景区规定的有关标准和要求,被评为“河南省水利风景区”。景区具有丰富的景观要素,植被覆盖率达98%以上,但观赏性果树的种类和数量较少。据调查,沙澧河风景区应用较多的观赏性果树主要有桃树、梨树、石榴、海棠、木瓜、银杏、枇杷、柿树和无花果等。
这些观赏性果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本地的乡土树种,比如桃树、梨树、柿树、石榴、海棠和无花果等;另一类为外地引进的树种,如枇杷。因为漯河市具有适合于多种果树生长的优越条件,所以不仅绝大多数乡土树种能在这里正常生长,不少外地引进的树种在这里也能良好地生长。
2.1孤植
为了突出果树树种的个体美,一般常用体型较大、树形优美、果实硕大的树种,比如银杏、木瓜、海棠、石榴等。孤植观赏性果树的位置一般选择在开阔空旷的地点,如开阔草坪、花坛中心及入口两侧等。
2.2列植
有单列、双列、多列等方式,多应用于景区广场、堤顶行道树等,常用树种有银杏、柿树、枇杷、木瓜等。
2.3对植
多应用在景区公园、大型建筑物的出入口两侧,石级与桥头的两旁等,有烘托主景的作用。其不但可以丰富建筑物的画面,而且还赋予建筑物空间动态感。常用树种有银杏、枇杷、海棠、柿树和石榴等。
2.4丛植
用2种以上乔木或乔灌木相结合组成树丛,在园林中一般用于草坪中央或边缘、花坛一角、园路转弯处。常用树种有桃树、木瓜、梨树、枇杷等。
2.5群植
群植观赏性果树主要注重层次、季相的变化,才能体现群体美、协调美。群植一般选在开阔的场地上,如大片草坪和有宽广水面的水滨等。
3.1观赏性果树的树种单一
沙澧河风景区的果树树种大概有七八种,外地引进的树种只有枇杷一种,且栽培面积较小。在选择果树树种时,没有很好地把“适地适树”这一根本法则贯穿整个绿化设计中。
3.2养护管理水平不到位
由于景区面积较大,游人众多且素质不等,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个别景区管理跟不上,导致部分观赏性果树树形不整齐,且整体长势较弱,健壮结果枝稀少,影响开花结果,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
4.1丰富景区内观赏性果树资源,增加树种多样性
所选树种应适应漯河市气候和环境,选择对土壤、水分、肥料要求不高,病虫害少、抗性强的树种。还要注意园林绿化树种与果树树种的合理搭配,如侧柏为梨锈病的中间寄主,如果近距离同栽,就会加重病害的发生。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前提下,对观赏价值高的野生树种和优良观赏果树进行引种研究,筛选出更多适合漯河市应用的园林观赏果树。
4.2提高养护水平,发挥果树的观赏和文化价值
果树对土、肥、水的要求很高,不能把果树同园林树种按照相同要求养护。在果树生长过程中,应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腐殖质含量,根据果树生长需要适量浇水。一般果树果实生长、花芽分化时应适当追施磷钾肥,保证翌年坐果率。为避免果树旺长或无花,忌偏施氮肥。同时,要及时防治病虫害。
随着漯河市园林绿化的发展,绿化已脱离了单纯的植树造绿,向着丰富美化迈进。丰富美化对植物的要求是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两季见果,乔灌藤草综合绿化。大力发展观赏性果树,既可丰富园林植物树种,解决我国园林绿化中植物种类少、缺乏层次、观赏期短的难题,又能满足我国城市化建设对新型绿化树种的需求。
1674-7909(2016)09-59-1
S688.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