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洪银于建平
(1.汶上县南旺镇农办,山东 汶上 272500;2.汶上县农业局环保站,山东 汶上 272500)
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韦洪银1于建平2
(1.汶上县南旺镇农办,山东 汶上 272500;2.汶上县农业局环保站,山东 汶上 272500)
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合理使用化肥可以提供充足营养物质保证农作物生长,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肥力。但我国普遍存在化肥不合理使用的情况,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制约生态农业的发展壮大。本文主要分析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解决措施。
化肥;农业生态环境;负面影响
现阶段我国人口总量持续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只有提高农业产量才能满足国内人口的粮食需求。而提高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途径就是应用高效农业技术,其中主要的手段就是使用化肥。但我国普遍存在乱用滥用化肥的情况,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有必要做好相关研究工作。
1.1 酸化与板结
长期施用化肥影响土壤酸碱度[1]。相关研究表明,将硫酸钾、硫酸铵等施加在酸性红壤中,造成红壤酸度增加;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中施加硫酸钾,会在土壤中形成硫酸钙,酸性土壤中则直接生成硫酸,长期使用会造成钙含量降低而出现板结情况。土壤酸化与板结造成土壤肥力降低、生产力降低,有害金属含量增加,影响农作物生长。此外,土壤酸化后直接溶解其中含有的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在降雨与灌溉作用下向下渗漏,造成土壤贫瘠化加重。
1.2 影响水环境
农田中大量施用氮肥与磷肥,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对地表水造成污染。此外,长期使用化肥直接污染地下水,比如氮肥中的NO3-被淋洗到土壤深处,在降雨与灌溉作用下威胁到地下水安全[2]。黄壤旱地施肥水平直接影响土壤磷含量,磷含量影响水环境。
1.3 影响大气环境
施肥影响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引发大气污染。长期施用氮肥造成土壤氮氧化物排放量增加;农田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土壤呼吸,长期使用化肥会对农田土壤的二氧化碳排放产生影响。
2.1 明确化肥最合适施用量
农田施肥时,特别是氮肥施用量,不能超过土壤与农作物的最佳需要量。土壤与地块不同,养分需求量存在很大差别。加治不同作物、不同品种有着不同的生育特点,生长发育过程中种类、数量与比例也存在差别。因此,确定施肥建议时应综合考虑作物特性、土壤条件等,做到合理施肥,避免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2 有效结合化肥与有机肥
有效结合有机与无机肥料,可以有效提高作物生产力与氮肥利用率。有机肥含有全面且丰富的有机物,同时还有助于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养分含量。连续多年耕作的耕地,土壤有机质与氮含量都出现明显下降现象。而有机肥可以给提供足够能量支持微生物生长,化肥则提供其生长所必需的无机养料。因此,有机联合使用两种肥料,能够加快有机物分解,增加土壤养分,充分满足作物生长需求。而且这种模式更加符合我国国情,实现农业生态化发展。
2.3 正确控制各元素的比例
扣除一定比例目标施氮量,根据具体需要选择施加量,避免浪费与流失情况出现。如果钾肥需求量无法得到满足,可以加大农家肥施加量,缓解钾元素不足,将有限的钾肥资源直接投放在严重缺钾的土壤与需钾量高的作物上。此外,国家应开发高含量的复合肥料,调整氮磷比例,逐步改变化肥品种结构单一与含量低的情况。
2.4 不断优化施肥方法
针对目前存在的施肥不当或过量施肥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学者与专家通过大量研究给出了很多可行的方案。比如,因为过量使用氮肥引起NO3-污染,可以直接采用缓效氮肥,对其中存在的NO3-离子采用硝化抑制剂与脲酶抑制剂中和其含量;重金属污染则可以施加石灰、有机肥、调节土壤酸碱度降低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还可以通过翻耕、客土等方式降低元素含量。
本文分析了不合理使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深入探讨了解决措施,为科学合理使用肥料提供相关理论依据,保证化肥施用的合理性,进一步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1]曲均峰.化肥施用与土壤环境安全效应的研究[J].磷肥与复肥,2015(1):10-12.
[2]易永健.麻地膜覆盖栽培对土壤生态环境影响[J].中国麻业科学,2016(5):252-257.
X592
A
1674-7909(2016)3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