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亲情”忽悠老年人,保健品另类营销何时休?

2016-02-19 09:57蓝风
妇女生活 2016年2期
关键词:保健品小张小伙子

蓝风

编者按: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12亿,其中空巢老人占到一半。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健康、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很多老年人对保健品有着强烈需求,于是一些不良保健品推销人员抓住老年人希望健康长寿的心理,并针对老年人尤其是单身或空巢老人亲情缺失、孤单寂寞的特点,大打亲情牌,搞所谓的亲情营销。上当受骗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他们不但掏出养老金甚至多年的积蓄,购买昂贵却没有任何保健效果的所谓保健品,有的人甚至在服用这类产品后引发不良后果。商家或推销人员采取措施推销产品本无可厚非,但打着“亲情”的幌子,采取不当正手段欺骗老年人,只为赚钱,就完全失去了职业道德,突破了做人的底线。那么,面对这种亲情营销,老年人为何会轻易上当?如何才能杜绝这种欺骗式亲情营销,避免老年人被忽悠呢?

推销保健品大打“亲情牌”,老年人上当没商量

黄老先生退休前是一位中学老师,一直有早起和晨练的习惯。每天早晨起床后,他都要到附近的公园打太极拳。老伴早年去世,儿女都在大城市闯荡,家里没别人,因此黄老师可以随意在公园消磨时间。一天早晨,他刚打完太极拳,就听有人在旁边鼓掌喝彩:“好!”黄老师这才注意到,不远处站着一个帅气的小伙子。小伙子由衷地称赞道:“您打得真好,刚中带柔,柔中蓄刚,看了真是一种享受!”黄老师被小伙子这么一赞,不好意思起来:“哪里哪里,锻炼身体而已!”小伙子突然收起笑容,脸色一沉,动情地说:“看到您我就想起了我老爸,他跟您年纪差不多,这会儿该下地干活了。”黄老师的情绪顿时受到感染,也想起了自己在京城打拼的儿子。一老一少,就这么闲聊起来。交谈中黄老师得知,小伙子姓张,是一名健康讲师,正针对老年人搞一个有关蜂胶产品的市场调查。黄老师十分配合地为小张填了一份调查表,分手时两人相约有机会再聊。

几天后,儿子打电话回来,黄老师随口说起了自己刚认识的一位新朋友,以满是称赞的口吻对儿子说:“小张跟你年纪差不多,挺懂事的一个小伙子!”儿子顿时警觉起来,说:“小心别碰上骗子!”黄老师不高兴了:“人家骗我什么了?算了,不跟你说了!”边说边生气地挂断了电话。没想到,电话刚挂,来电铃声“丁零零”又响了。黄老师以为还是儿子,便拿起听筒没好气地说:“一连多少天不打个电话,好不容易打个电话……”话未说完,就听见对方说:“黄老伯,我是小张啊,谁惹您不高兴了?”“原来是小张啊,我以为又是……”一听是小张,黄老师顿时来了精神,“怎么这几天没见你找老伯聊天啊?”“这几天公司有点忙,刚刚忙完。要不现在我去拜访您?”“好啊!”黄老师一口答应。过了半小时,小张到了黄老师家,手里还提着一串香蕉和一盒什么东西。黄老师有点过意不去,说:“来就来嘛,还带什么东西!你一个小伙子打工挣点钱多不容易!”小张说:“这香蕉是我给您买的,不值钱,第一次上门我哪能空手呢!这个呢,是一盒蜂胶胶囊,我们公司的试用装,免费送给您品尝。我们的产品能抗病毒、预防肿瘤、增强抵抗力,您用了要是觉得好,帮我们宣传一下就行!”黄老师高兴得不得了,满口答应:“好好好!”

两人聊了一会儿,就到饭点儿了,黄老师执意留小张一起吃饭。小张稍作推辞,便挽起袖子进了厨房,打开冰箱拿出食材三下五除二做了几个菜。吃完饭,小张又帮黄老师打扫了厨房卫生。黄老师在一边赞不绝口:“你这么勤快的小伙子,哪个姑娘嫁了你可要享福喽!”一句话说得小张呵呵直笑,一老一少谈笑风生。

这以后,小张成了黄老师家的常客,帮他做饭、拖地、擦玻璃、修电器,陪他拉家常解闷儿,按黄老师的话说,“比儿子还亲”。怕儿子反对,黄老师再没跟他提小张的事。儿子女儿也只是一周打一次电话问候一下,确认他身体没事儿也就挂断了。

半年后,黄老师成了小张的固定客户。蜂胶产品他没吃出什么效果来,但小张给他带来的亲情温暖,让他难以割舍。因此,尽管蜂胶产品价格不菲,他也乐意购买。不仅如此,他还热心地给小张介绍新客户。

眼下保健品市场竞争激烈,打亲情牌搞营销已经成为很多保健品商家的“制胜法宝”,像黄老师这样在营销人员“亲情”攻势下购买保健品的老人也越来越多。笔者在采访中发现,“亲情营销”的招数尽管五花八门,但总结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类。

陪聊解闷趁机推销。很多老年人,尤其是单身或空巢老人,因亲情缺失,生活冷清、孤独。一些保健品推销人员便乘虚而入,陪聊、帮忙做家务,甚至认干亲,让老年人感受“亲人”般的温暖,然后趁机推销产品。

免费回报获取信任。既然是“亲人”,有免费的好事自然要首先回报,如免费义诊、免费旅游、免费赠药、免费抽奖等,一些老年人满怀感激之情参加活动,往往正是贪图商家所谓的“免费”。其实,这种“免费”只不过是商家精心策划的营销噱头,“免费”是饵,背后有钩,总有一些老年人会在不知不觉中上钩。

借“专家”打消疑虑。面对“亲情”陷阱,总有一些清醒的老年人会心存疑虑,这时,不法商家便利用“专家”做宣传,通过专家讲座、专家访谈、养生现场会等形式给他们洗脑。中国某养生机构名誉院长、中国某中医研究会会长、某大学博士生导师……站在讲台上的人总是被冠以“高大上”的头衔,他们也总能让老年人对产品深信不疑。

巧用“托儿”现身说法。如果听了“专家”的讲座还未能打消疑虑,那么“老客户”的“现身说法”就该上场了。王老太打牌时认识了一帮退休老人,其中有个牌友刘老太向大家极力推荐一款保健仪,说能祛除风湿、降“三高”,疗效特别好。王老太被拉去看货。营销人员热情地说:“既然是刘妈介绍来的,大家就是一家人,对‘自家人五折优惠。”于是,王老太最终花3000多元买了一台保健仪。

以上推销手段,其实并非技巧有多高明,但拿“亲情”一包装,对于寂寞的老年人来说就成了迈不过去的坎儿。落入温馨“亲情”陷阱的人们,有的是不明就里,有的是盛情难却,有的则是心甘情愿……

“亲情牌”看上去很“美”,消极后果实难预料

表面上看,在以亲情为幌子的保健品营销过程中,买卖双方你情我愿,并没有什么不妥,而且不少老年人有了“亲情”滋润,消除了孤单寂寞,获得了快乐,似乎是两全其美的好事。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一些老年人会渐渐“迷恋”上这种“亲情”,偏听偏信,像吸毒上瘾一样无节制地把金钱花在购买保健品上,甚至因此陷入养生误区,非但不能保健,反而会在花费大量金钱的同时影响健康,有的还会影响家庭和睦。

2014年初,成都市60多岁的胡大爷被医院诊断为肝硬化,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医生建议他回家休养,但要坚持用药并定期到医院复查。几个月后的一天,胡大爷去医院复查时,路过一个看肝病的专家义诊点,一个小伙子热情地迎上来,说:“伯伯,我们是红十字协会的,今天搞义诊,请的是军队医院的张教授,他可是肝病专家,而且看病是免费的……”红十字协会、军队医院的教授、肝病专家、免费看病,能碰上这样的好事,胡大爷哪能拒绝?张教授一番把脉后告诉胡大爷,他的肝硬化已经控制住了,医院用的药也对,但一种药用多了会形成依赖,应该换一种养肝护肝的药试试。一旁的小伙子适时递过来一盒药,说:“伯伯,咱们这个药严格地说不是药,是保健品,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而且正好对你的症。”胡大爷没有多想便决定买药,但身上没带那么多钱。小伙子忙说:“没关系的伯伯,我明天送您家里去!”第二天,小伙子果然给胡大爷送货上门,同时还用保温瓶给他带了银耳枸杞红枣汤,说肝脏病人要多喝汤。胡大爷正好没吃早饭,捧着香喷喷的银耳汤,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此后每隔一段时间,小伙子都会变着花样给胡大爷送汤,并带些保健品,除了护肝的,还有护胃的、护肾的、软化心脑血管的。胡大爷一一笑纳,反正儿女给他的生活费很充足。半年后儿女们发现,老人没到医院复查,也没有服药,而是把医院开的药全锁在了一个柜子里,而与那些药品一起堆放的,是各类保健品。儿女们坚持把胡大爷送进了医院,可惜为时已晚,检查后发现,老人的肝病已恶化,发展成了肝癌。令人唏嘘的是,直到躺在病床上,老人还念念不忘那个小伙子,说小伙子带的汤好喝,而且力劝儿女不要追究对方的责任:“他就像我的另一个孩子,孩子犯了错,老子哪有不原谅的!”

“亲情营销”除了会贻误老年人病情,还会给老年人带来精神上的巨大伤害。

从服装企业退休的李婆婆,被关节炎困扰多年,发病时上楼都困难。后经一位舞友介绍,她认识了某磁疗产品公司的小余姑娘。经不住小余的“亲情攻势”,李婆婆先后从她那里购买了磁化水器、磁化内衣、磁化枕、磁化床等产品,一共花费3.8万元。但使用半年后,李婆婆的关节炎未见好转,刚一入冬就酸痛难忍。她去找小余,对方已无踪影,电话也打不通了。李婆婆意识到可能被骗了,便去质问那位介绍她和小余认识的舞友。舞友很无辜,说:“我用过她的产品确实效果不错啊!我也只是好心介绍你们认识,又没叫你买她的东西!你可不能怨到我头上。”李婆婆只好自认倒霉,但从那以后她的精神状态就越来越差。原来,那3.8万元几乎是李婆婆全部的积蓄,她原本打算把自己的身体搞好了,能帮儿媳带孙子。儿子、儿媳在广州打工,儿媳有喜了,打算春节回来坐月子。如今自己病没治好,钱也没了,如何跟孩子们交代?巨大的精神压力,让李婆婆想死的心都有了。

还有一些老年人,被保健品营销人员洗脑后不但心甘情愿地往陷阱里跳,还听不进家人劝阻,反而认为家人不关心自己,儿女不孝顺自己,以至于亲人反目,家庭不和。王婆婆便是其中一例。

王婆婆的生活本来平静安逸:一儿两女都已成家,每月都按时给她和老伴一笔赡养费,老两口自己也有退休金,每月到手的钱满足生活绰绰有余。平时,老两口住在一幢独立的平房里,老伴爱下棋,经常不着家,王婆婆一人待在家里的时候较多。半年前,某公司推销员小李结识了王婆婆,便时常找她拉家常,在她出门买菜时也会跟她“偶遇”,帮她提提菜,甚至去她家帮她打扫卫生。一番“亲情攻势”后,小李给王婆婆介绍了一种“营养心脏、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王婆婆大方地花4000余元买了两个疗程的产品。老伴得知后提醒她不要上当受骗,王婆婆不但坚称“人家也是为了我好”,而且继续购买、服用。半年后,为了购买保健品,王婆婆找三个儿女提前预支生活费,儿女们这才知道母亲购买保健品已经花了上万元。他们不放心,一番调查后了解到,母亲购买的那种所谓的保健品,主要成分是一种普通的维生素,价格十分低廉,而且根本没有推销人员所吹嘘的神奇功效。但王婆婆根本听不进去,大骂儿女不关心她,“还不如一个外人”。她所说的这个“外人”,自然是指时常看望她的小李。

一家人都觉得王婆婆着魔了,联合起来对她进行“经济封锁”。王婆婆为了夺回财权,时常跟老伴吵闹,甚至以离婚相威胁,搞得一家人都战战兢兢。

多方合力管防结合,让老年人不被忽悠

保健品亲情营销为何能大行其道?他们并不高明的推销术,又为何能在老年人身上屡试不爽?

业内人士认为,违法成本低、监管有漏洞是主要原因。其一,处罚不力,对违规企业没有震慑作用。据调查,一些商家生产的所谓保健品,成本十分低廉,卖给消费者时一个疗程动辄数千元甚至上万元,收益十分可观。而一旦被查处,罚金却微不足道。其二,一线执法缺乏可操作性,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处长程敏平认为,当前对于老年人保健品乱象整治,仍面临执法难问题。新的食品安全法已颁布实施,但相关配套规章没有落实,一线执法缺乏可操作性。其三,保健品市场监管存漏洞,不法商家钻空子。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保健食品市场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不少虚假宣传的企业抱着“捞一把就走”的想法,只要“没人举报,无人追究”,便可“闷声发大财”。

除了市场监管不力,老年人自身防范意识弱、缺乏亲情关怀也是亲情营销能够大行其道的一个重要原因。众所周知,老年人思维与反应能力下降,信息闭塞,对市面上五花八门的保健品鉴别能力严重不足,加上推销员的忽悠,养生心切的老年人很容易上当受骗。与此同时,情感上的寂寞也容易导致老年人痴迷“保健品”。一位迷上“保健品”的老人说:“天气预报说要降温了,给我打电话来嘱咐我加衣裳的,总是一个推销保健品的小伙子,而不是我的孩子。”很多老人买的不是保健品,而是那份温情,尽管这种温情背后隐含着商业动机。有的老人买了保健品后,明知上当了,还是愿意继续买,就是因为渴望继续得到感情慰藉。武汉中德心理研究院院长、心理学专家李先富说:“现代社会,老年人最大的问题是孤独。特别是独居老人,平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保健品公司乘虚而入,组织老人参加活动,让员工贴身服务,很容易从感情上突破老年人的心理防线。”

有关专家建议,治理保健品市场乱象,遏制亲情营销的泛滥,应多方合力,管防结合。

一是加强监管。市场监督等职能部门应切实担负起监管责任,加强常态执法检查,最大限度地挤压不良商家的生存空间。中国保健品协会公布的资料显示,超过1/4的保健品有问题。按照我国有关法规,标注保健食品批号的产品不是药品,不允许宣传疗效,只能介绍其主要保健功能,凡出现“治疗”“疗效”等字样的都属于虚假宣传,应重点打击。针对保健品市场违法成本低、执法乏力、监管有漏洞等问题,专家建议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将生产、销售假劣保健食品,以及虚假宣传、欺诈营销的企业列入“黑名单”。还要不断完善有奖举报制度,鼓励消费者、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等向有关部门举报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努力营造“社会共治”局面。

二是加强预防。首先是家人要多关爱老年人。老年人追求健康的心情尤为迫切,一些子女往往对老人的这一心理及生理需求关心不够,平常与老人又缺乏交流,一旦发现老人购买保健品便一味埋怨、责怪甚至呵斥,这是不可取的。作为子女,不但要在生活上关心老人,还要多与老人沟通交流,在精神上慰藉老人,同时还要帮助老人提高防骗意识。若发现老人上当受骗,要耐心劝解,并及时向当地工商部门或消费者协会反映。其次是社会要多关心老年人。社区、居委会或一些行业协会,应多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养生、保健品知识等方面的讲座,提高老年人的科学养生意识,以及正确识别真假保健品的能力。媒体也应加强宣传,及时传递信息,帮助老年人识别骗局。当然,作为老年人自身,也应加强学习,理性看待养生。说到底,避免养生走入误区,避免上当受骗,最后的关口还在老年人自己,只有每一位老年人都擦亮眼睛,保持理性,不轻信,不盲从,才能真正让“亲情营销”绝迹。一位资深营养学专家建议,老年人可以适当服用保健品以提高身体机能,但应该到正规医院或保健品商店购买,而不是随便购买推销员打着亲情幌子上门推销的所谓的保健品,更不能偏听偏信,用保健品代替药品来治病,否则,很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编辑:冯士军〕

猜你喜欢
保健品小张小伙子
今天忙不忙
热门调查
九旬老人砸200万元买保健品
灯泡先生
今年过节你买保健品了吗
巧妙的奉承
反击
聪明的小伙子
谁逗谁
今天忙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