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儿网最近很不太平,先有航空公司相继“发难”,发布公告称因客户投诉太多,关闭其在去哪儿网的旗舰店。这一事件导致资本市场恐慌,截止1月11日,去哪儿网股价已跌至37.39美元,而在此之前的12月30日,去哪儿网的收盘价比1月11日几乎高出17.39美元,跌幅超过30%。
祸不单行。在去哪儿网遭遇封杀之际,庄辰超在1月4日宣布卸任去哪儿网CEO,与庄辰超同时离职的还有CFO赵铁璐、CTO吴永强、COO彭晓梅。核心创始团队的集体请辞,为携程接管去哪儿网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航空公司对去哪儿网的封杀从2015年年末开始。在2015年的最后一天,南航、海航、重庆航空、首都航空发出公告,宣布与去哪儿网暂停合作。值得注意的是,在12月31日这一天发布声明大有用意,因为随后将是连续三天的假期,这几乎关闭了航企与去哪儿网沟通的机会。就在大家纷纷猜测其他航空公司会不会跟进时,2016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国航和东航发布了和此前航空公司如出一辙的声明。在四大航企共同封杀的举动之后,四川航空、祥鹏航空、天津航空、福州航空、乌鲁木齐航空、北部湾航空等航企也加入了这一队伍,均与去哪儿网暂停合作关系。
如果说包括国有三大航在内的一些老牌航企因为自身机票分销渠道已经建立并逐步完善,并且有足够的准备去应对这一局面,那么成立不久的福州航空和北部湾航空这样的新公司在正需要多渠道拓展市场之时主动切断了与中国流量最大的机票分销平台之间的业务往来,也让事件本身变得更加戏剧化。
此次联名围剿,航空公司给出的理由是:近期接到大量去哪儿网购票的旅客投诉,包括多收退改签费用、加价销售机票、不正常航班信息通知不及时等情况,对旅客的出行带来了不便,严重损害了旅客的权益和公司的品牌形象。
但有分析认为,去哪儿网之所以惹怒众航空公司,与去哪儿网去年12月推出的“穿山甲”计划有关。该计划旨在打造一个全新的机票交易系统,采用“预约出票”的方式,由消费者自主选择价格进行预约支付后,供应商在后台进行抢单,当价格得到供应商响应后,才会最终出票。如果这一系统大规模推广,将直接导致航空公司丧失机票定价权。
一直以来,航空公司和OTA(在线旅游服务提供商)形成了一种非常奇怪的局面,就好像两个人合伙做生意,一个人一直想踢掉合作伙伴,而合作伙伴心里也清楚自己是一个障碍,但目前的局面下双方还都对对方有利用价值,不能立刻散伙,于是只能各怀心事继续笑脸相对。
2015年上半年,国资委对国企提出了经营考核的要求,向“三大航”提出了“双五十”目标:“在未来三年内,中国三大航空公司的直销比例要提升至50%,同时代理费要在2014年的基础上下降50%。
实际上,航企都在努力“提直降代”,希望能在与在线旅游第三方服务平台的竞争中提高话语权。自2014年7月,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就开始不断下调机票代理费。尽管如此,有调查显示:2015年年末三大航的直销比例在20—30%之间,离2016年年末达成50%的要求还很远,因此不得不进一步采取措施。
与航企想提高直销比例相比,OTA更重视的是用户的粘性,获得更多的流量。去哪儿网采取按价格排序方式展示机票,是希望通过低价来吸引更多的用户。而对航企而言,航班时刻都是真金白银买到的,他们更希望以时间为序。因此,航企和去哪儿网产生了分歧。
去哪儿网在上演被一众航企封杀的商业大戏的间隙,还穿插着另一幕“宫廷大戏”。1月4日,庄辰超通过内部邮件确认将正式辞去CEO一职,原CFO、CTO、COO等多位高管也一并离职。这一系列的变动也宣告,以比价搜索起家的去哪儿网如同这个行业大多数惊艳入市的新技术平台一样,最终没能保持独立发展,成为了更大平台成长途中的垫脚石。
去哪儿网用了10年时间从一家提供旅游资源搜索的新技术公司成长为中国最大的在线旅游服务提供商之一,然而在不到三个月时间里,这家一直有能力与中国最大的OTA携程旅行网相抗衡的企业先后经历了卖身于老对手、被超过十家中国航空公司封杀以及创始管理团队集体辞职一连串变故,大厦瞬间呈将倾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