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程度、困境与战略对策

2016-02-19 12:37杨晓斐
高教探索 2016年1期
关键词:国际学生高等教育国际化英国

杨晓斐

摘要:从国际学生视角看,近年来,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日益增强,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国际学生输入国,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大力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充分实现其经济价值,英国政府提出了扩展签证路径、加强部门协同、加大奖学金计划支持力度、挖掘国际校友资源、与新兴大国建立新型国际教育合作关系等战略对策。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经验对我国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关键词: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国际学生;对策

全球化的时代特质赋予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代战略意义。在经济、政治、学术以及社会文化等多重逻辑驱动下,国际化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主流话语。经济逻辑是当前各国大力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首要因素。一方面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够为大学生带来潜在甚至直接的职业生涯利益,另一方面能够为国家和相关部门带来巨大经济收益。仅2012-2013学年,国际学生为美国带来了高达240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收益,填补了31.3万个就业岗位。[1]从政治逻辑看,格哈特·马利(Gerherd Mally)等西方相互依存论者认为:“世界政治是一个相互依存的联合体,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多层次和多方面的互动模式,并生成相互敏感性(sensitivity)和脆弱性(vulnerability)”[2],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国际政治逻辑关系。因此,一项重大政治事件将会带来区域甚至世界政治巨变,这已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因素。“911事件”对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的巨大变化就是典型例证。从学术逻辑看,一方面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全球化时代的博雅教育息息相关,也就是注重加强学生的世界意识(worldmindedness)、全球素养以及全球思维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升本国学术水平和国际声誉。从社会文化逻辑看,西方以博厄斯(Franz Boas)为鼻祖的文化相对论者所倡导的“社会文化有其自身发展渊源和特性,人类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不同区域、国家、地区以及不同种族、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因此世界文化是多元的”[2]的经典论断,赋予了当代高等教育国际化以深厚的理论基础,加强公民跨文化交际技能培养成为高等教育重要使命。因此,在多重逻辑因素驱动下,在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准市场化”的同时,国际化已经超越了大学传统教育目的,而成为重要经济增值手段。[3]在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济价值,已成为经济新增点。近年来,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学生不断增多,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日益增强。但伴随着国内国际形势巨变,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仍面临诸多问题和困境。因此,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化,增强国际教育能力建设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英国政府的战略重点。其中,英国政府(HM Government)近期出台的《国际教育:全球增长与繁荣》战略报告,对未来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提升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一、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

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核心指标是国际学生。近年来,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学生规模快速增长, 2011年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学生达43.5万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3%,其中本科生和研究生各占50%左右,分布在英国163所公立高校,英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国际学生目的国,紧随美国之后。[4]从来源国看,2011年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学生主要来自中国、印度、尼日利亚、德国等。英国高等教育国际留学生分布于各个科学专业领域,其中商业与管理专业是目前留学生最受欢迎的学科,约占留英学生的三分之一,其次是工程与技术领域以及社会科学领域。[5]以国际学生密集度指标来衡量(单位内国际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重),从世界主要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学生密集度比较看,澳大利亚居第一,为19.8%;英国居第二,为16.8%。从世界主要国家高校科研项目中国际学生所占比重看,瑞士居世界第一,为49.5%;法国居第二,为42.2%;英国居第三,为40.9%。这说明,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已明显居于世界前列。相对而言,仅从国际学生指标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还很低。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学生密集度仅为0.3%;从高校科研项目中国际学生所占比重看,2011年仅为1%。[6]这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明显处于世界较低水平,甚至不及俄罗斯和南非。

·比较教育·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程度、困境与战略对策

英国高等教育系统主要由罗素集团、大学联盟、1992前大学、1994集团、1992后大学等大学集群构成。从国际学生分布看,英国国际学生主要集中在研究型大学集群,特别是罗素大学集团。2011年罗素大学集团国际学生占英国所有国际学生的三分之一以上,其平均密集度达27%;其中曼彻斯特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国际学生数量居全英最多,分别为11.2万人和10万人。1994集团国际学生密集度为26%,其他如英国大学联盟、1992前大学和1992后大学的国际学生密集度分别在12~15%之间。从单所学校分布看,伦敦商学院国际学生密集度最高,达75%,即本校四分之三为国际学生。[7]

二、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实困境

虽然在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国际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程度不断增强,已成为国际学生主要输入国,但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快速变化,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困境依然严峻,难以适应未来国际巨变。从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现实困境看,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

(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入,一方面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不断增强,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作为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澳大利亚,近期发表的《全球化教育》(Educating Globally)报告提出,从2012年到2020年,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学生数量将增加30%,达52万人。[8]加拿大政府的新国际教育战略目标是,未来10年内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学生将增加一倍,即到2022年达到47.8万人。[9]美国通过签证制度改革等措施大幅增加高等教育国际学生。其他一些非传统国家,也纷纷开始采取措施大幅增加国际学生。endprint

另外,国际教育提供者开始呈现新趋势。快速增加的实体化跨国公司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迫使许多国家出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企业模式。如英国的皮尔森集团(Pearson group),美国的阿波罗集团(Apollo Group)、麦格劳·希尔公司(McGrawHill)等。新技术的充分开发利用也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途径呈现多元化。特别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已成为国际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技术路径,从根本上改变了高等教育输出模式。如美国Coursera, Udacity 和 EdX已被誉为世界MOOC三座大山,他们将哈佛、斯坦福等世界著名大学教育与硅谷等尖端技术创新集群协同,向世界各地开发和开放在线课程,满足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实需求。这些国际趋势在逻辑上为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新要求,即需要不断增强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国际教育提供者应采取更加自主、灵活和创新创业方式扩大国际教育机会,加强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协同关系,开发MOOC国际教育市场。

(二)紧缩移民政策倍受质疑

移民政策是影响高等教育国际学生流动的重要因素。英国高等教育统计署的统计结果显示,近年来,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学生数量增幅开始放慢,2011年高等教育国际学生入学率仅比上一年提高了2%,而在2007-2010年间平均入学率增幅则为6.3%。[10]国际学生增长率放慢与英国政府2010年启动的紧缩移民政策改革有直接关系,即取消了“英国大学毕业生工作签证”(Poststudywork VISA,以下简称PSW签证)。这项签证即学生签证后的自动工作签证PSW,曾经允许获本科以上学位的国际学生毕业后留英两年寻找工作。取消“PSW签证”即意味着毕业生毕业以后,不能申请PSW这类签证并去找工作,也就意味着国际学生毕业后留在英国就业难度加大,从而导致留英国际学生成为“不太受欢迎”的群体。从国际学生留学意愿来考察,大多数国际学生将其 “获得签证的难易程度”和“学习期间或毕业后是否能获得工作机会”作为是否留英的决定性因素。2011年英国大学协会一项调查结果显示,56%的受访者认为,学习和毕业后能否在英国获得就业机会,是决定是否留学英国的重要依据。[11]英国全国学生联合会调查结果也显示,学习或毕业后在英国的就业机会是选择留英的第三大因素,其中57%的受访者认为,该因素应在五大因素之列,90%受访者希望毕业后能在英国就业。[12]紧缩移民政策限制了大量国际学生在英国就业的机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非欧盟籍的留学生,而这正是最有可能促进英国经济发展的群体。紧缩移民政策也遭到社会各界的强烈质疑。2012年4月,近70所英国大学的校长和理事会主席联名致函英国首相,要求将国际学生排除在移民统计之外,以使英国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与之相反的是,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一些国家则授权所有国际学生毕业后在留学国就业,至多在某些学科领域有所限制。如澳大利亚通过延长毕业后工作时间和消除工种限制方式吸纳国际学生。而英国很可能就此大幅降低国际学生吸纳能力。英国国际学生事务委员会调查结果显示,取消“学习后工作路径”的签证规定已对英国国际学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必须重新审视这一签证制度。[13]因此,国际学生移民政策已成为提升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重要“瓶颈”。

(三)相关部门之间协同能力有待加强

国际教育各利益相关实体之间的协同能力缺失是制约当前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体制问题。据2011年英国大学协会研究结果显示,为充分利用全球机会,高等教育部门需要与政府和其他相关部门密切协同,力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其实,早在2006年英国政府已成立了教育与技能部门咨询集团(Sector A dvisory Group on Education and Skills,SAGES) ,作为英国教育输出咨询部门,支持国际教育活动开展。基于政府部门“协同失灵”的认识逻辑,2009年英国政府又成立了“国际教育咨询论坛”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dvisory Forum,IEAF),加强政府各部门和核心伙伴之间的协同力度,以政府协同方式推动国际教育政策和战略的研制和实施。另外,英国政府2011年增长评估报告又进一步提出创建“高等教育全球化综合咨询服务机构”(HEGlobal Integrated Advisory Service),联合英国商务与投资部、英国大学协会、英国企业创业技能部、英国研究委员会、英国高等教育国际机构等多家政府和利益相关部门,协同推动英国高等教育机构的跨国教育。针对部门协同失灵,尽管近年来英国政府已初步采取了一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国际教育不同要素和利益相关者的协同能力,为各利益相关部门之间的协同和对话提供了有效平台,但相对于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需求,各部门和各机构之间的协同能力仍然不足,急需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化部门协同平台的建设。

三、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对策

在国际教育经济价值的利益驱动下,面对严峻的国际竞争,为回应国内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困境,英国政府明确提出了“建立一个面向所有海外学生的富有国际竞争力、可持续性的国际教育体系”战略目标,计划到2020年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学生人数将增加15~20%, 即在2020年前,将以6.7%的增幅扩大留学生数量,并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应对策略。[14]

(一)扩展签证路径,完善签证政策

在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组阁的联合政府近期发表的“中期评估报告”中明确提出,对于留英的国际学生数量不予上限规定。对于那些希望毕业后在英国就业的国际学生可以根据工作签证规定获得留英工作资格,并取消对经济移民的上限规定;对于那些希望在英国创业的国际学生,可以在“毕业生创业者计划”(Graduate Entrepreneur Scheme)框架下执行,并不断增加该计划的MBA国际学生名额;对于技能型岗位,雇主在对留英国际学生毕业生聘任之前不需要对地方劳动力市场进行调查。[15]2013年4月,英国政府又启动了“博士拓展计划”(Doctorate Extension Scheme),为那些已完成博士学位和其他博士资格的国际学生提供为期一年的在英工作或自主创业的机会。另外,政府还致力于消除那些影响国际学生的“移民滥用”(Immigration Abuse)问题和不良标准等因素。另外,英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与英国大学协会、英国文化委员会以及其他伙伴组织的协同力度,共同完善“合法国际学生数量免限”以及“毕业后留英工作的博士生和毕业生创业者”的支持政策。endprint

(二)加强部门协同,提供安全保障

为确保国际学生在留英期间的安全,更好地吸纳国际学生到英国高等教育机构接受教育,有效解决国际学生面对社会、生活以及签证等问题,确保国际学生安全,英国企业创新技能部创立了“跨政府应对国际学生危机委员会”(CrossGovernment Responding to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rises,RISC)。该委员会将对国际学生的各种危机情况进行监控,针对危机情况明确跨政府间相应的协同行动措施,并帮助具体实施。企业创新技能部、英国大学协会、高等教育国际部、全国学生联合会协同英国国际学生事务委员会、难民学者援助委员会(CARA)以及其他相关组织共同构成“国际学生危机应对委员会”的核心成员。英国大学协会和高等教育国际部也将加大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力度,增强处理国际学生危机事务的能力。同时,英国企业创新技能部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以确保政府与高校尽早尽快协同解决国际学生的任何“符合性问题”(Compliance Issues),最大限度减少因为高校以任何不当借口不履行相关规定而造成的国际学生学习被迫中断的事件发生。充分发挥新成立的英国签证与移民部的职能,专门处理高校国际教育的举办和履规事件等问题。

(三)加大奖学金计划支持力度

为吸纳国际学生,近年来英国政府成功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国际奖学金计划,如“无边界科学”(Science without Borders)、“英国-印度尼西亚博士学位计划”(Dikti)。“无边界科学”是巴西政府奖学金计划,目标是选派10.1万名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三明治课程以及创意产业课程的巴西本科生、博士生出国留学。“无边界科学-英国”计划已成为巴西在英国最大规模学生流动计划。未来几年,英国将在该框架下接收约1万名巴西学生,并将为英国带来2亿英镑的经济收益。英国政府将根据国家优先战略领域、大学教育与科研质量以及学生满意度等指标,择优选择110所大学实施该计划。英国企业创新技能部、高等教育国际部和英国文化委员会将与国际同行协同管理这些政府奖学金计划,并与其他一些新兴国家协同开展针对留英学生的类似奖学金计划。[16]

(四)挖掘国际校友资源

英国大学校友遍及全球。对此,英国政府将充分利用国际上英国大学校友网络资源优势,推动英国对外政策的实施。英国外交与联邦事务部将会同国际上的英国大学校友组建全球网络联盟,以志奋领奖学金项目为平台,大量吸纳校友官员,并积极开发志奋领校友中央数据库,帮助确保遍布全球的英国大学校友长期参与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此外,英国政府将建立更广域的跨部门项目,将每年从英国大学毕业的国际学生和政府资助奖学金计划校友组建成全球性校友联盟。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领导人与英国大学有深厚的校友渊源。如比利时总理埃利奥·迪吕波、哥伦比亚总统胡安·曼努埃尔·桑托斯、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印度总理辛格、葡萄牙总统卡瓦科·席尔瓦等。充分挖掘和运用这些校友资源,必将给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开展提供不可替代的机遇。

(五)与新兴大国建立新型国际教育合作关系

为加快经济增长,扩大英国东南半球的政治影响,英国政府正在积极加强同新兴大国的关系,以确保英国繁荣和安全,并将国际教育作为其中重要举措。对此,英国政府确立了8个优先国家和1个地区作为未来英国国际教育的核心伙伴,分别是中国、印度、巴西、沙特阿拉伯、哥伦比亚、土耳其、墨西哥、印度尼西亚以及海湾地区。[17]在具体实施上,英国政府将联合英国文化委员会、英国科学与创新网络联盟协同为高等教育机构加强与这些国家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提供支持,继续加强英-印、英-中等国际教育伙伴关系。如“英-印教育与研究计划”是由英国和印度两国政府联合资助的旨在加强两国教育与科研协同创新的合作关系;“英-中教育伙伴行动计划”是英国和中国政府联合教育项目,旨在提升两国教育与技能伙伴关系,主要涉及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语言合作等。

四、结语

在社会各领域全球化纵深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多重逻辑的驱动,国际教育的价值诉求和发展战略都发生了深刻变革。不断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已成为当前英国乃至世界各国政府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其直接和首要动因是经济价值利益驱动。就英国而言,英国企业创新技能部的一项《教育输出对英国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显示: 2008-2009年度英国教育输出总值为141亿英镑,2011年教育输出给英国带来的经济价值为175亿英镑,已成为国家第五大服务输出部门,甚至超出了信息服务业以及保险服务业。教育输出经济收益的75%以上源于国际学生的学费和生活开支。[18]因此,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化既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自然逻辑演绎,也是实现经济收益、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声誉、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诉求。英国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现实困境和未来战略举措的诸多要素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尽管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国际学生来源国,但从国外留华学生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偏低。其逻辑结果显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济价值远未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声誉和文化软实力缺乏国际竞争力。英国经验启示我们,从国际学生视角增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应加强如下方面工作:实行宽松的国际学生签证政策,加大高技术和高学历移民学生引进力度,为他们提供宽松的就业和创业环境;同时,加强政府、高校、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教育相关部门之间的协同力度,确保国际学生在华学习、生活、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安全和权利;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挖掘国际校友资源,积极开拓吸纳留华国际学生的新渠道。

参考文献:

[1]NAFSA.Economic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R].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14:24.(2014-10-12).http://www.iie.org/ResearchandPublications/OpenDoors/Data/EconomicImpactofInternationalStudents.endprint

[2]Gerherd Mally.Interdependence:the European—American Connection in the Global Context[M].New York:Lexington Books, 1976:5.

[3]Moore, Jerry D.Franz Boas: Culture in Context.From Visions of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to Anthropological Theories and Theorists[M].California: AltaMira Press, 2012:38.

[4]UK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Unit.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in facts and figures[R].UK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Unit, 2013:36.

[5][7][10]HESA.Student Record 2011-12[EB/OL].[2014-11-20].http://www.hesa.ac.uk/index.php?option=com_studrec&Itemid=232&mnl=11051.

[6]OECD.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3[R].Centr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June 2013:29.

[8]Australian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Australia – Educating Globally[R].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February 2013:20.

[9]Foreign Affairs, Trade and Development Canada.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 Key Driver of Canadas Future Prosperity[R].Advisory Panel on Cananda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rategy, August 2012:12.

[11]UUK.Impact analysis of the closure of Tier 1 PostStudy Work Route[R].Briefing paper Universities UK, 17 October 2011:25.

[12]NUS.International Student Perceptions on Employability[R].NUS, May 2012:18.

[13]UK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ffairs.International students experiences of applying for visas[R].UK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ffairs, December 2011:18.

[14][15][16][17]HM Government.International Education: Global Growth and Prosperity[R].Department for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Skills, July 2013:11,15,18,29.

[18]Gavan Conlon, Annabel Litchfield and Greg Sadlier.Estimating the Value to the UK of Education Exports[R].Department for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Skills, June 2011:34.

(责任编辑陈志萍)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际学生高等教育国际化英国
英国的环保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英国圣诞节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
艺术类教师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论学术界的全球公民与高等教育国际化
美国留学教育动向及影响因素探析
中国高铁“走出去”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思考
遵从市场引导机制 力促职业教育发展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